微观经济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
规范经济学: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企业采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如何生产),生产那些利润最高的商品(生产什么)。消费则取决于个人如何决策去花费他们的收入(为谁生产)。
指令经济是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
当今世界各国大部分实行的都是混合经济制度。
投入指的是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品或者劳务。
产出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者劳务。
投入也叫生产要素:土地(自然资源)、劳动、资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PPF)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PPF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机会成本:那些所放弃的选择就是你的该项决策的机会成本。
在存在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相应的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当经济体无法在不减少一种产品查了的前提下生产出更多的另一种产品事,即到选择点处在可能性边界上的时候,我们就说该经济体的生产是有效率的。
经济危机是产生非效率的根源之一。
经济学基础知识
1、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3、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在家庭总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费之外,居民可随意支配的部分。
4、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的指标。
5、基尼系数,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
6、财政收入,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7、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
8、财政盈余,是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而形成的差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