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的倡议书(2)

关键词: 节约资源的倡议书,节约资源,倡议书
浩然0 分享 时间:

6、葬礼,丧宴尽量在家里(或者寺庙里)举行,严禁送(带)酒、喝酒。对回礼等行为要提倡适当行使,严禁在餐厅设宴。

同胞们:我们要提高警觉,防止上述不良风俗的恶性循环,为了发扬光大我们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提高生活水平,争取建设和谐稳定平衡发展的社会家园,我们要放下虚荣心,放大胸怀少计得失,杜绝铺张浪费,跟兄弟民族协手并肩,团结和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脱贫致富,早日达到小康生活而努力!

乌苏市敖包协会

节约资源的倡议书篇4

尊敬的用电客户:

您好!

近期受高温天气影响,制冷负荷急剧拉升,菏泽全网负荷创历史新高。为缓解菏泽电网紧张局面,保证电力供应平衡,请您科学用电、合理用电、安全用电,尽量避开高峰时段用电,安排低谷时段用电。

请您做好以下工作:

1. 电网高峰时段为11:00-24:00;24:00-次日1:00,请避峰用电。

2. 广大居民要养成人走关灯、关空调、关计算机等节电习惯,尽量避开在用电高峰时段使用电烫斗、微波炉、电水壶、洗衣机、电热水器等,空调在使用时请将温度设置在26度以上。

3. 请您在户内安装具备短路、过负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漏电保护开关。

4. 电源插座安装时应严格按火线、中性线、保护地线的标识要求进行连接。

5. 您家中的室内开关、接线盒、插座进出线连接处均应采用压线端子,接线端子应拧紧,防止虚接引发火灾。

友情提示:如遇到停电,请耐心等候,电力工作者正顶烈日、冒酷暑、奔走在大街小巷维护线路、抢修设备!再次感谢您们的理解与支持!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城东客户服务中心

20__年7月26日

节约资源的倡议书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地球上的资源日益匮乏,污染日益加大,我们应该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传承节俭美德”从“八个一”的点滴做起:

一、节约每一度电。做到随手关灯,家用电器用完后养成马上切断电源的习惯。

二、节约每一滴水。水龙头用后及时关闭,取饮用水适量,不浪费一滴水。

三、节约每一粒米。吃完餐盘所有饭菜,不浪费粮食。

四、节约每一张纸。作业用纸,节约使用。不随便撕纸,不浪费每一张纸,纸张尽可能双面使用。

五、节约每一元钱。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买; 六、节约每一件衣。衣着整洁就是美;

七、节约每一本书。可以同学互相借着看,不要每本书都去书店买; 八、节约每一小时。给自己做个时间表,有计划地学习生活。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节俭好少年。

节约资源的倡议书篇6

同学们: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增强。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淡水资源紧缺和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呈加剧趋势。同时,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存在大量损失浪费现象,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明确要求: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节俭养德人人行动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倡导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使俭以养德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自觉将各类勤俭节约行动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深入开展“绿色照明行动”“资源循环利用行动”“人人节水行动”“节约一粒粮行动”“一张纸献爱心行动”“闲置物品共享行动”等,把勤俭节约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使勤俭节约理念成为我们的习惯思维和自觉行动,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三、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养成节约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广泛深入开展“爱粮之家”和“节粮小窍门”评选活动,引导更多家庭精打细算、科学用粮,粗细搭配、注重营养、健康饮食,不过分追求米面的“精、白、亮”。外出就餐不过度消费,剩饭剩菜打包带回,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行动勤俭节约。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引领作用,形成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奢侈浮华的强大舆论压力。同学们要树立培育勤俭节约的良好理念和习惯,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消费理念和生活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社会时尚。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境界、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份责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努力使爱粮节粮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我们自觉行动起来,严格落实勤俭节约各项措施,为建设开放陇县、富裕陇县、和谐陇县、美丽陇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7566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