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学的倡议书

关键词: 扶贫助学的倡议书,扶贫助学,倡议书
浩然0 分享 时间: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扶贫助学的倡议书,欢迎查阅。

扶贫助学的倡议书篇1

亲爱的各位朋友、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天地无情,人有情。

每当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和充满由衷的感激奋发读书的身影,我们都倍受感动,在难以言说的酸涩之余还留有一份安慰。

每个孩子都是明天的太阳,都是未来的希望,尤其对于我们已资助的特困生来说,他们把继续读书的更多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尽管我们一直在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在他们中间还有许许多多的孩子过早体味着生活的艰辛,承担着他们稚嫩的肩膀还扛不起来的生活压力,生活给了他们与年龄不相符的心灵,过重的负担使他们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艰难,更有许许多多的父母因家境贫困没有足够的能力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贫穷,阻断了他们进入知识殿堂的道路;

贫穷,折断了他们追求理想的翅膀!

1000元钱能帮助1名初中生完成一学年的学业;

3000元钱能帮助1名初中生完成三年的学业。

投资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付出,也是对社会的回报,能体现我们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更为我们增添无上光荣与骄傲。帮助他们实现求学梦想,是我们社会全体成员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您的一份关爱,必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您的一次善举,更将换回更多心灵的快慰。

如果我们可以把手中的零花钱捐献出来,虽然只是不经意间的一次善举,众人皆有如此爱心,涓涓细流便能汇成爱心的大潮,足够的经济援助就能托起更多孩子希望的太阳。为了更多的贫困孩子能够重新走进课堂,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不在青少年时期留有遗憾,为了让更多的父母不再因贫穷而觉得愧对子女,为了让社会多一些心存感恩报效祖国的栋梁,让我们再一次献出爱心,再一次点燃希望的火种吧!

让我们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用我们的爱心支撑他们求学的脊梁,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扶贫助学的倡议书篇2

广大市民朋友们: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一批风华正茂的泗阳学子将奔赴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但是,在他们中却有这样一群孩子,或自幼失去双亲,命运多舛;或家人身患重病,负债累累;或家庭遭遇灾祸,生活艰辛。当他们接到入学通知后,欣喜若狂瞬间变为万般无奈,美好憧憬成了家庭负担,满心希望化作渴望奢求……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点燃梦想,这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然而,在全县近3.7万户低收入家庭中,因学致贫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高中生拖累了全家,大学生拖垮了全家……。据统计,全县今年考入大学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近400人,“穷上学、上学穷”成为那些家庭挥之不去的阴影。

寒门学子苦,求学路上难。我们看到了他们无助的眼神:他们手捧入学通知书,或无奈放弃,让全家多年的共同梦想破灭;或借债上学,让本已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或因经济难以为继而中途退学,绊倒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此时,他们多么渴望有人伸出温暖的手,帮助他们跨过人生的坎坷。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倡议全县各界通过建“群”捐款,大众共同参与,开展扶贫助学。请拿起您的手机,通过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捐资,或直接捐款到县慈善总会捐赠。

账号:开户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转账时请注明“扶贫助学活动”。

群策群力扶贫,众善众举助学,让我们用爱心为困难家庭大学生燃起人生灿烂的火焰!

泗阳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泗阳县委县级机关党委

泗阳县教育局

共青团泗阳县委

泗阳县慈善总会

扶贫助学的倡议书篇3

朋友们:

一年一度盛夏日,又是金榜题名时。莘莘学子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随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送达,到处洋溢着激动、喜悦和幸福的神情。然而面对鲜红的录取通知书,一些寒门学子却陷入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困境。

近期,宿城区通过入户调查,排查出全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有近400位贫困大学生面临着就学难题,他们或因失去双亲,命运坎坷;或因疾病所致,家徒四壁;或因各种灾难,生活艰辛。他们经过非凡的毅力刻苦学习,赢得接受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高额的学费和拮据的生活却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梦想。他们的求学之路坎坷曲折,他们迫切地需要大家的帮助!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倡议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开展扶贫助学。请点开文尾阅读原文的链接,进入共青团耿车镇委员会发起的公益捐款页面,奉献您的爱心!活动截止至2019年8月25日。

群策群力扶贫,众善众举助学,让我们用爱心为困难家庭大学生燃起人生灿烂的火焰!

共青团耿车镇委员会

扶贫助学的倡议书篇4

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各位教职员工、同学们):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当我们满怀激情,细细品味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时,我们又可曾想起:在这方校园里还有一批贫困学生,他们也许和我们一样,有着干一番事业、回报社会的火热激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家庭的贫寒、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稚嫩的肩膀过早地面对进退两难的抉择,承担着难以想象的辛酸,有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含着泪离开校园。

20779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