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5篇(2)
15、如果你清楚你自己在做什么,就不是在赌博;如果你把钱投进一笔交易然后只是祈祷才是在赌博。
16、找工作的时候要看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只看能挣多少钱
17、多问问自己你忙碌的目的是什么
18、不管什么事情最痛苦的事做出决定,一旦你度过了这关开始了这件事就好办了
19、害怕冒险,担心亏钱,就早点动手积累资产,年轻开始积累会更容易致富,20岁开始储蓄和30岁开始储蓄的人之间有巨大差异
20、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懒惰的人,忙碌的原因是把忙碌作为逃避问题的借口,这是一种通过忙碌掩饰下的懒惰
21、当发现自己在逃避内心清楚应该做的事情时,就该问问自己“我还能得到什么?”贪婪一点是治愈懒惰的灵丹妙药。
22、做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你不管怎么做,总会受到批评,做会受到批评,不做也会受到批评
23、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就别想着致富
24、能否自律事将来夫人和中产阶级区分开的首要因素
25、不太自信,对理财压力承受力差的人永远不会成为富人
26、生活之所以推着你转,不是因为生活的力量很强大,而是因为你缺乏自律,那些不够坚毅的人往往称为自律性很强的人的手下败将。
27、不要背上数额过大的债务包袱,要保持低支出,首先增加自己的资产,然后再用资产项产生的现金流来买大房子或好车子,陷入“老鼠赛跑”中不是明智的选择。
28、当你资金短缺是,让压力去发挥作用,而不要动用你的储蓄或资本。
29、穷人有些不好的习惯,其中一个普遍的坏习惯就是随便动用储蓄,富人知道储蓄只能用于创造更多收入,而不是支付账单。
30、行动的人总会击败不行动的人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4
这本书读了如醍醐灌顶。上海拿了个文凭,毕业工作10年了,以前刚毕业的时候还在YY一份好工作,每年工资涨20%。后来梦想幻灭,发现真相是做打工者,除非加班加到吐血,没有自己的私人生活,也不一定年年20%。做个后勤的非业务部门的基本就是一年涨个百分之几,通货膨胀都不够的百分比。
好在上海买了房子。老公高中就读了《穷爸爸富爸爸》,所以上海工作10年来,车子也没买,就是买房子,07年老公和他爸妈一起买了一套,11年买了套小婚房,14年爸妈的房子换了老破小学区房,现在又计划换房子。。。小孩到幼儿园了也没有买车。面子上终究是很难过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别人家里都有车子,我们没有,只能地铁或者滴滴打车(我其实倒是觉得滴滴更方便,自己开车还要找策车位)。平常生活也是一直保持学生时代的水平,没买过一个名牌包,手机不用iphone,和拆二代之类的没法比了。不过房子毕竟是加了杠杆,增值很多。所以坚持要再买一套(还计划二宝,所以又要艰苦朴素很多年了),等安置好我爸妈以后80岁之后上海的住房问题,然后再买车子吧,毕竟车子就是个消耗品,不断在贬值。
可惜我和老公都不是学Finance或者经济相关专业的,否则早就开始资本市场投资了。我觉悟的比较晚,今年才开始学习各种证券知识,炒股票A股港股美股。以前有时候也会仇富什么的,觉得有些人喜欢装逼划胖,不过现在明白了很多,很多有钱人是很nice的,反倒是越底层的上海小市民越是喜欢装一装。所以人品和穷富倒不是直接关系,不是说穷人就人品好,富人就吝啬势利眼。现在很多中国人飞快的财富增长其实增长的根本就不是辛苦血汗钱,并不是说有了苦劳就有钱了,根本还是在于意识的转变和投资能力的提高。
继续努力,人穷就多多研究金融和经济学,投资潜力股吧,争取有一天我的投资收入超过工资收入,安享晚年。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5
忘记在哪看过的一句话,说资金是带着智慧的钱,钱在有智慧的人的手里才叫钱,是生产资料。在没有智慧的人手里,只是钱。
看完此书,印象颇深的一句话是:自律是区别一个人是穷人、富人或者是中产阶段的标志性的一种能力。
这个世界就是大部分富人都要比穷人更聪明,眼界更宽,更有知识,更懂经济,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觉的这个世界有个可笑的结论,世界都是要保护穷人的利益的,做到真的很难。好比二年纪的孩子要欺负六年级的孩子,这事可能只有二年级的孩子会一厢情愿的相信。上了初中的孩子只在一旁冷笑,心想不管你是几年级都得给老子交保护费。
书中写道一个人要有财商,财商包括:
1、基本的财务知识,(会计、金融)
2、基本的法律知识
3、国家时政
书中写道,如果你没有动力,那么是你一定不够贪婪。贪婪是才促动你往前走的动力。
好走的路前面很好走,后面很难走;
难走的路前面很难走,后面很好走。
书中写道要首先支付自己,也就是对外的应付应该能晚拖一天是一天。不停的找到对方的底线。这就是生意!!!
多上一些研讨会,哪怕是付费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文看似在说财务,说经营,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自律。
文中写道日本人重视三样东西:剑、宝石、镜子
剑代表武力
宝石代表财务
镜子代表自律
一个人要贪婪一些,再加上自律的意识,他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