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读后感10篇(2)

关键词: 我是猫读后感,我是猫感悟,我是猫体会
小淇0 分享 时间:

7、铃木教主人向“金钱”、“众人”屈服。甘木医生说:“催眠术可以舒缓神经。”最后造访的贵客表示:“唯有消极入世方可安心。”

第九章:

1、主人经常毫无根据地崇拜自己看不懂的东西。这世上还有很多跟主人一样的人吧?总是认为看不懂的才值得研究,无法估价的才值得追逐。俗人常把不懂的事情挂在嘴边,显得自己很懂;学者却习惯把浅显的东西讲得深奥,显得自己渊博。大学的老师也是如此,把学生侃晕了的总是受欢迎,讲得浅显易懂的却无人追随。

第十章:

1、“没。她只是来参加这个活动。真的很时髦啊,我都看呆了。”

“是不是很有姿色?”

“一般吧。不像她认为的那样。大家都清楚是因为她妆浓的缘故啊。”

“雪江如果也化浓妆,应该比她好看一百倍。”

“讨厌啦,你净说实话。”

2、要想研究人类,就得挑有风波的时候。平素大部分的人都隐藏得很深,怎么看怎么打听,都是不与人争抢的平凡模样。但是,一旦有状况,这种平凡就会在某种神秘作用下变身,显得奇怪、奇妙、微妙、异样,大多激烈,反正绝对让我们猫族长见识。雪江小姐的泪花,就是此类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

3、有自知之明的人才够资格比猫更受尊重。

4、人类不是情深意重的动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流的泪、做出的同情姿态,只是生而为人必须交的税而已。这种混淆视听的表演其实是一种非常费心神的艺术。擅长表演的,都是被尊为“此艺术领域中比较有良心的”,在社会上非常吃得开。因此,再也没有比能吃得开的人类更靠不住的了。一试就试出来。从这一点看来,主人属于演技拙劣那一类型。因为拙劣,所以无人重视。因为无人重视,所以他能够毫无保留地把内心的冷漠表现出来。那句重复多次的“说不准”已经将他冷漠的内心表露无疑。千万不要因为主人冷漠就嫌弃他这样善良的人。冷漠是人类的本性,不故意隐藏这种本性的人,才是真正坦诚的人。

5、如果名字在关键时刻能管用,雪江早就可以只用名字去相亲了。

6、没有在深夜听过老虎叫的人,不足以跟外人聊虎啸。

第十一章:

1、“自我意识都这么强,怎么可能稳定平和?虽然表面看起来都相安无事,其实每一个都相当痛苦。就像相扑选手在赛场上扭作一团不得动弹一样。外面看起来平稳,内心没准正在死命发力呢。”

2、“别这么威风。你这种人没准被倒吊在电光影里呢。”

“总之如果文明照此发展下去,我是不想活了。”主人说。

“不必客气,不想活就尽情去死吧。”还没等主人说完,迷亭就赶紧抢白。

3、主人总是把自己的糗事说成是全人类的弱点。

4、“每个人的地位都提高,等同于每个人的地位都下降。人类不再做让自己委屈的事情,正是个人力量变强的证明;几乎不再插手别人的事情,反而是群体力量变弱的证明。变强当然拍手称快,但是变弱,谁都不想。所以一方面一丁点亏都不吃,来死死捍卫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能占小便宜就占,来加剧自己的不足。这么一来,人跟人之间的空间越来越窄,日益窘迫。只能以扩充自己为目标,膨胀到几乎爆炸。正因为痛苦,所以才尝试各种方法,只为人与人之间的那点空间。”

5、“这倒没错,不过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不对。”

“你的直觉说不对,我的弯觉说这非常对。”

6、“十六世纪,托马斯纳什的作品。”

”更吓人了。那个时候就有人说我妻子的坏话了。“

“写了各种关于女人坏话,肯定也包括你的妻子。好好听着。”

“嗯,洗耳恭听。太感谢了。”

“首先是古往今来的圣贤介绍自己的女性观。都在听吧?”

“都听着呢。连单身的我也在听呢。”迷亭说。

7、“这么好条件,能全娶了吗?”

“全都要娶?你的野心也太大了。没看出来你拥护一夫多妻主义啊。”

“不,我不是拥护一夫多妻,我只是一个肉食动物罢了。”

8、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快活,如果叩问他们心底,却总能听到悲凉的回响。

9、反正是一条连死期都不知道的贱命,趁着苟且活着,多尝新。等躺在墓碑底下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后序:

1、年底过去了,正月过去了,花朵凋谢,新叶又生。以后世界将如何变化,我不了解,只不过,水缸中的猫的瞳孔,应该可以凝固成瞬间的永恒。

《我是猫》读后感6

1、很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会说的乱七八糟。

2、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次都觉得读起来有点乏味。所有的文字就像是在听一只猫扯谈,并且这只猫确实很能扯。偶尔有那么几句还能扯得让你心服口服,又或者不知不觉的引人发笑。

3、读着读着,越是到了后头,越是觉得似乎有了咀嚼的劲头。你会忽然发现,原来这只猫不仅能给你讲有趣的故事,偶尔还会一针见血地发表它自己的意见。它把生活看得特别透彻,并且为你细细解说,不厌其烦。

4、它每次一本正经地说“本猫”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我总会成功地被它逗乐。它在观看它周围的人,我在观看它。在我眼里,它估计是一直有点见识同时又还特别傲娇的一只猫。明明自己捉不到老鼠,还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各种借口开脱责任。它似乎有一双能洞察一切事物的眼睛,总是把主人的一举一动完完全全猜透。这只猫的心理很强大,估计脑洞也很大。

5、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华丽优雅的词藻。主人苦沙弥,水岛寒月,独仙,迷亭,东风。这五个人基本就是整本书的主要人物。可能贯穿全书的除了这只讲故事的猫就是猫的主人苦沙弥,寒月和迷亭了吧。翻译过来的这些人的名字倒是挺好听的。唯独没有猫的名字。如这本书的开头说过的一句话。我是猫,但是我没有名字

6、这只猫能听懂人类的语言,看懂人类的世态炎凉,但人类不懂它。它饿了想吃什么的时候无论它使劲地暗示主人女仆,他们都置若罔闻,任凭它一只猫孤独地活在猫类世界中。他或许就是一只孤独的猫,以讲述主人家发生的生活小事为乐趣。

7、书中经常会提到一些中国古代的思想。比如说孔孟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等等。这是译者翻译之后的效果呢还是这些优良的中国传统思想原来很多也被日本人认可并且推崇呢。不过看到这些话语,我会有种很自豪或者说亲切的感觉。

8、也许各个篇章读来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当你读完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这些短小的篇章也是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比如说,开头写到过主人家有梁上君子来访,家中很多东西都被偷走,但警察也差不多个所以然来。而在后头,快要结尾的时候,又提及了当初的那个小偷已被抓,失窃之物终可归还原主。前面写某人给金田小姐写了一封情书,后面又揭示了这封当初来历不明的情书的源头。这一前一后的描写,让人在模模糊糊中忽而恍然大悟。

9、这只猫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隐形人”。它全程监督着别人的生活并且人类毫无察觉。它血淋淋地揭露人类的丑态。直到最后仿佛还在嘲笑它的主人苦沙弥。它很善解人意,但它懂人人不懂它。

10、这只猫最后死了。在故事写到最精彩处,情感基调瞬间一转变,上一秒还在活蹦乱跳的猫,喝了啤酒之后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只醉猫,一失足掉进澡池,在挣扎中停止了呼吸。无人问津。无人营救。

11、我在想,有没有哪个可爱的人也读过这本书,并且能够分析书里的各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大家各抒己见,说与我听听。

《我是猫》读后感7

《我是猫》是一部叙事非常平缓的小说,它的叙事节奏让我想起曹雪芹的《红楼梦》。如果你喜欢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我想你也会喜欢这部小说。如果你喜欢《指环王》而又对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无感,很可能会看不下去这部小说,会觉得它枯燥、絮叨。还有一种,如果你喜欢黑泽明的电影,喜欢在小说等艺术作品中寻找深刻,获得灵魂的洗涤升华,我觉得,也会看不下去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第一视觉与全知视觉交错进行叙述,迷亭、寒月、独仙等人物逐一登门拜访男主人家,并与之谈论,或谈时政,或谈社会,或谈文学典故,最后来一个大团聚,并以猫的溺死收尾。小说中没有吸引人的情节,没有深刻的人性揭露,但有对社会、对人性的批评,如“展望当今世界那些所谓‘大有作为’的人士,除了撒谎骗人,暗下毒手残害人,虚张声势吓唬人,以及设下圈套陷害人之外,似乎没什么其他能耐了。连中学里的那些少年们也照猫画虎,错误地以为不这样就吃不开,只有扬扬得意地干那种本应脸红的勾当,才称得上是未来的绅士。这哪里是什么‘有能耐的人’,简直是一帮无赖。”如此这般夹杂着作者观点的直白批评,在小说中也不止一处,然而并不多,更多时候,小说都在平淡地“拉家常”。

有人问李健:“什么是好的音乐?”李健回答说:“能够感动你的音乐就是好的音乐。”我觉得小说也可以这样子看待,不过还有一种小说就是能够让你觉得,小说居然还能够这样写。让你感觉佩服的小说,也是好小说。比如《我是猫》这部小说,它没有感动我,但让我非常敬佩。据柄谷行人所说,夏目漱石是一位反对西化,主张复古的小说家。而他的这种主张在《我是猫》中有明显的表达如“西方文明也许是积极的、进取的,但实际上是那些一生都不知足的人们创造出来的文明。相比之下,日本文明并不通过改变外界事物来求得满足。日本和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日本文明是在‘不许从根本改变周围环境’这一前提下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他还在小说中大量引用日本的俳句、能剧等传统文化元素,甚至也引用不少中国的古典诗词,使得整部小说极具日本特色与东方情怀。

夏目漱石的这部小说,即便放到当时的日本,其渊博的文化水平也是少有人写得出来的,故而能够一鸣惊人。《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作,他写出来时才三十多岁,《心》则是他后期的杰作。《心》是很现代的作品,讲求深刻性,探究人的心。这样的作品固然好,但似乎进入了现代社会,这样的作品有点泛滥,而像《我是猫》这种作品则极少见,套用侯孝贤最近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现在很少人这样子写小说了。”

《我是猫》读后感8

夏目漱石先生无疑成为了我欣赏与敬佩的作家之一。在小说《我是猫》里,浓郁的东方古典韵味和幽默谐趣的语言交织其间,既饱含现实主义批判,也不乏深刻的哲学思辨。关于主题“我是猫”,我的解读是,作者夏目漱石、主人公苦沙弥、主角猫三者既为一体,又各自独立。中学教师苦沙弥不吃喝嫖赌,也不讲究穿着,终日待在自己的小书房里读书写字,有妻女三人为伴,有一芜杂庭院栖身。但他并不是彻彻底底的无欲无求。苦沙弥肠胃不好,却十分贪吃。阅读时读不了几页就在书房睡着了。这些细节表明,作者本人虽然倾向于无欲无求,但他作为一个肉体凡胎,依旧还是会被世俗的烟火气息干扰。与此同时,作者又化身为一只无名的猫,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旁观人类的生活。既不掺杂进人世间的种种虚妄、荒诞,反而又对各种乱象作出鞭辟入里的见解。如果说作者是通过苦沙弥的肉身入世,那么猫的意象,就是他通过上帝视角解构人间百态。小说里的种种思想和情节体现出,夏目漱石先生应该是位哲学语境上的悲观主义者。我本以为作者会安排猫与其他人物的生活就此绵延下去,直至自然死亡。我未免太过简单。结局猫的溺水而亡恰是全书悲观主义和批判思想的顶峰。猫明知自己无法逃生,与其奋力挣扎,不如看淡一切,不再强求。而人呢?大部分人显然没有猫的觉悟,也没有猫的勇气,这是现实语境下真正的悲哀。

《我是猫》读后感9

猫是一种很玄乎的动物,据说它们的智商远远高于其他生物(比如愚蠢的人类)。因为不养猫,实际上我并不了解猫的事情,一般都是听来的。而听来的事情中最令我惊叹的要算亲戚家的“厉害先生”——一只全身白,头顶有一块褐色斑块的家猫,据说这猫早上会去敲门叫醒卧室中熟睡的主人起来做饭——贤惠到这份上,真是令人感动。

虽没有“厉害先生”的贤惠,但苦沙弥家的猫绝对是猫中的文化猫。“虽然我是一只猫,但也喜欢琢磨事情。”看着主人苦沙弥一家的生活以及主人与朋友的各种日常,猫儿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吐起槽来也是一语中的,妙语连珠。甚至偷吃着年糕,这猫也能悟出几条真理来。

作为一只有文化的猫,它不仅有自己的主意,也有自己的一番原则:“肯定有读者认为,我说的这些事情,都是耍耍嘴皮子随便看看的东西,但是我要提醒你们,在下绝非如此肤浅的猫辈。且不说一字一句饱含宇宙哲理,这一字一句,如果连起来读,会发现是首尾呼应、前后连贯的。即使之前当做无聊琐事漫不经心扫了几眼的读者,再读也会震惊地发现如同聆听高僧指点,因此决不能失敬地躺着读,或者翘着脚一目十行地读。柳宗元在读韩愈的文章之时,总会先用蔷薇花泡的水来洗手。看我的文章,希望诸位至少要自掏腰包买正版杂志(小说最初连载于《杜鹃》杂志),而不是挑朋友看过的杂志草草阅读了事。”你瞧,这还要求别人想看它的吐槽必须得买正版书了。所以说,不怕猫傲娇,就怕猫有文化。

我不禁猜想,如果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对世事冷淡的苦沙弥,以及他的朋友们——玩世不恭、没事就喜欢胡扯瞎扯的迷亭,怪异有趣的美男理学士寒月,热爱新体诗的东风和满嘴顿悟的独仙看到这只猫对他们的描写时,会作何想法呢?《我是猫》并不是规规矩矩的小说,它描写了这群人的日常,并且多是以对话呈现——想来,日本人擅长描写日常场景,就是由夏目漱石开的好头啊。

一群无所事事的知识分子的日常会是怎样的啊?你想大概就像中国的古人那样,没事就诗词歌赋,或者大谈风花雪月之事——这些他们也会,并且不止于此,他们还会穿插着各种身边发生的琐事,还都是经过自己的二次创作——于是不免就变成了怪谈了。谈话中,信手拈来的俳句,时不时讲几句英语,甩几句希腊语,至于各种心理学、哲学家的名字、定理、典故、轶事,全部如数家珍。跟他们待在一起,你永远不会无聊。然而,一群肚中有墨的知识分子,却终日在这逼仄的屋顶长草的穷酸屋子里聊以自慰,于是连猫儿幽默的吐槽中都透着一股悲凉——“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快活,如果叩问他们心底,却总能听到悲凉的回响。”

夏目漱石的文笔俏皮幽默,早前虽已有多个翻译版本,但最新曹曼译版的《我是猫》却真是小猫附体翻译之作啊,读时分明也会处在小猫的境况里,一起柔软好奇……译者在导读里提到真的是把自己想象成猫来翻译的,特别有代入感。而在装帧排版上也与其他大部头不同,封面为淡粉色,上面的图案,远看似是“人”字,近看为猫嘴,十分传神,似乎能感受到猫的灵动。

说句题外话,藤子·F·不二雄大概也是夏目漱石的粉丝,野比大雄的原型没准正是苦沙弥呢,而哆啦A梦被老鼠咬掉耳朵的这一段,跟书中猫抓老鼠时被老鼠耍着玩的情景简直异曲同工。不过,不管如何,阅读《我是猫》真是一段愉快的神游之旅。

《我是猫》读后感10

读完了这本书,也许只是想要满足自己读一本书的愿望。虽说也是重读,但上次是大二的时候看的,2008年,说起来也是快十年了。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候感到的愉快,被作者逗得直乐、郁闷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重读之下,依然那么陌生,那么有趣。也可能是翻译不同了,翻译得更接近生活用语,有些时髦的新潮的词。之前读的是翻译比较古朴的版本,记得里边还探讨过“我”翻译成“杂家”更贴切,为此我还借用了一下,博得了整个宿舍的一阵欢笑。

这只洞察力、智商情商超群、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猫,不仅在叙述书中主人呆板僵化的生活时带来轻松幽默的欢笑,也使我常常反思自己的一些问题。言行不一、懒惰、死板、自以为是、不切实际……作者的知识库也是令人敬佩的,世界各国、哲学美学文学各个学科、这个家那个家的趣闻轶事信手拈来,作者读过的远古的故事显然都没白费,都用来描述了一只猫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我是猫》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

105220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