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名著读后感600字
推荐文章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阿长与山海经名著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正需要这份资料的你。

阿长与山海经名著读后感600字一
“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看到以上的文字,你是否已经宛然一笑了呢?这就是节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的一个片段。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往事而写下的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刚才我们看到的正是出自其中的一篇名为《阿长与山海经》的散文。
阿长是专门照顾鲁迅是女工,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鲁迅的保姆。鲁迅一生没有专门写给回忆他母亲的文章,但他却写过专门回忆他是“长妈妈”阿长的文章,也就是这篇《阿长与山海经》。由此可见,在鲁迅的人生中,阿长是对他影响深远的人,可以说,其影响甚至大于鲁迅的生母。
刚才我们看到的片段是阿长有一次告假回家,特意不辞辛苦为鲁迅买来了他日思夜想,念念不忘的《山海经》的故事。从这件事上,鲁迅对阿长有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能成功”。而在年幼的鲁迅眼中,他就认为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在我看来,阿长能为鲁迅买来带画的《山海经》,不是她有伟大的神力,而是她有着对鲁迅那如生母般的爱的结果。
阿长是一个不认识字的农村妇女,她能为鲁迅买来《山海经》必定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难。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出她在一家家书店中向老板询问有没有“三哼经”时焦虑的样子,老板无奈摇头的样子,她额角渐渐渗出细细密密的汗珠,以及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山海经》时兴奋的神情。 这一切的一切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慈母的形象。也许在最后,阿长还是没弄清楚到低是《山海经》还是“三哼经”,但是只要当她看见鲁迅接过书,满眼欢欣的样子,一瞬间,她在买书时所有的苦,所有的累,都化作一缕青烟,随巷子里吹来的一阵过巷风消散了。
每每想到这里,我的眼框就不禁湿润,我被“长妈妈”那一种不求回报,甘于付出的母爱感动了。虽然她不是鲁迅的生母,但她对鲁迅爱的投入却一点也不吝啬,“长妈妈”用尽全力的给予鲁迅的爱,比起鲁迅的生母给予他物质上的保障要珍贵的多。这就是鲁迅日后专门写出了《阿长与山海经》来怀念“长妈妈”而并无作专门怀念生母之文章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而阿长,在当时封建等级制度下,她仍能保持一颗充满热情,不惜倾注所有的伟大母爱的心。阿长的爱是何等的伟大?正如阿长般倾注母爱的,天下千千万万的母亲,她们的爱也同样伟大,同样值得尊重。
阿长与山海经名著读后感600字二
今天,我读了《阿长与山海经》,颇有感受。
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在鲁迅家里干活的女工无微不至地照顾鲁迅的画面,她叫“阿长”,但鲁迅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她的,有一个过程。一开始鲁迅不喜欢阿长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情,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睡觉的时候,她又伸开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让鲁迅睡不好觉。直到知道隐鼠是被阿长杀死的,鲁迅更是讨厌阿长。但是一件事改变了鲁迅对阿长的看法,那时候鲁迅喜欢上了一本《山海经》,阿长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回来给鲁迅买了一本《山海经》。则有使鲁迅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成功。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长妈妈对小时候的鲁迅非常好,她听到鲁迅想要一本《山海经》就到处去寻购《山海经》然后去送给鲁迅,让鲁迅充满了对长妈妈的尊敬和感激。
阿长虽然和鲁迅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却如此亲热,实在令人佩服啊!
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到失去了才后悔。珍惜他人对你的爱就是珍惜你自己。当他们对你提出意见时,不要忘了说一句“谢谢”。牢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牢记他们对你的爱,对你的好。这样才不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阿长与山海经名著读后感600字三
阿长,一个并不华丽却温暖的名字,她仅有这个名字,我不明白她还拥有什么,哦,还有那颗淳朴、善良的心。
——题记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明白了阿长的什么样后,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长这个名字,应当是一个很温柔的、纤瘦的形象,可是,却偏偏是一个胖而矮,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才让我感到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样怎样好,呈此刻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样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明白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