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

关键词: 悲惨世界读后感,悲惨世界读书心得,悲惨世界读书笔记
奕远0 分享 时间: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维克多·雨果,他来自法国,也是十九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们称他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外国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国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1

读罢《悲惨世界》这本书,我心中五味杂陈:有生气,有愤怒;有愉悦,有惊喜;有崇敬,有佩服……但洋溢我胸口最多的还是一个字:爱!这部小说,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原来可以如此强大。

书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幼年时没受过教育,长大后迫于生计,成了一位园丁,帮助贫苦的姐姐照顾七个孩子,生活是无比的艰辛。一次,他为了姐姐和那七个孩子,偷了一块面包,被抓入狱,成了一名苦役犯。一次又一次想逃出去的他,最终服役十九年,只因为偷了一小块面包。

十九年,如此的漫长,冉阿让尝尽艰辛,心灵受尽折磨,在他眼中,这个世界只剩下丑恶,原本善良的心蒙上了一层黑暗的纱。

刑满释放后,冉阿让因一张黄色通行证遭到了各种不公的待遇,他已经没有了法律的束缚,却因曾经犯过法而被这个社会排挤,变得无人问津。后来,他遇到了卞福汝主教,这位特立独行的天使,没有因冉阿让的身份而对他投去厌恶的目光,而是敞开心扉接纳他,逐渐感化他,让冉阿让的灵魂得到了救赎,从而救赎了一位又一位深陷悲惨深渊的人。

冉阿让终于弃去了心中的黑暗,像主教那样用爱去对待每一个人,救赎了许多灵魂。他在蒙特伊城开设工厂,让无数穷苦之人从困境中看到希望;他救济悲苦的芳汀,将她送入医院;他拯救寄人篱下的珂赛特,悉心教育和照顾她;他不计较与沙威曾经的过节,将他释放;他不顾自身安危,在战场上救下了马吕斯;最后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这一对恋人,甘愿自己承担一切痛苦……冉阿让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他人,他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为这样一个伟大的人而感动,也为那时法国专制社会下的人民感到悲哀。

让一个囚犯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转变的,就是神奇的爱,是爱创造了奇迹,是卞福汝主教的爱感化了冉阿让。爱,注定是这个世界最珍贵无价的情感;爱,就是如此伟大圣神,拥有无尽的力量!冉阿让用爱拯救了他人,更用爱拯救了自己。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能充满无尽的爱,用爱来对待世上所有的生灵与万物,让生命因爱而变得富有光彩!

外国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2

《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它强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对那些贫穷的人民寄予了真挚的同情!

这部著作的大致情节为:失业工人冉阿让为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苦役十九年。出狱后,一个主教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成为马德兰市长。天真纯洁的少女芳汀,被恶浊的社会玷污后,受到了众人的嘲弄,她的女儿珂赛特也被别人当作奴隶,遭受百般折磨。最后还是被越狱的冉阿让所救……

这部作品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我感到就因为一块面包判冉阿让19年苦役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也是迫不得已才来偷这块面包的。如果当时政府让穷人们衣食无忧的话,他也就不会来偷了,所以,让人民遭受痛苦的罪魁祸首是政府官员!出狱后的冉阿让受到了一位主教的教育,便决定重新做人。不久后,他竟成为了令人尊敬的马德兰市长。他不断帮助穷苦的人民,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和那些整天沉迷于吃喝玩乐的政府高官真是天壤之别!他宁可自己挨饿,也不让老百姓受苦,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官,才是一个真正爱岗敬业的人!让我们向他致敬!

在他担任市长时期,在路边看到一位衣衫破烂,伤痕累累的小姑娘手里拎着一桶水,走也走不动。冉连忙夺过水桶帮她拎。原来,这个小姑娘名叫珂赛特,是一个老板的奴隶,受尽折磨。经过一番周折,冉阿让终于使小姑娘逃离了魔爪,自己收养了她。多么具有同情心的人啊!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他不忍心这个小女孩,是他那颗善良的心改变了珂赛特的命运!那些资本主义的高级官员们,当你们看到这一切时,难道一点也不会内疚吗?当你们看到那些被剥削的人,难道会非常高兴吗?你们可以醒悟过来了!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感到作者对这种残酷、剥削、黑暗的社会充满了厌恶,非常希望有一个博爱、仁慈、道德的环境。再仔细想想,我们现在不就是生活在后者之中吗?为何还不去珍惜呢?为何还要去蹉跎光阴呢?

外国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3

《悲惨世界》这个故事的精髓,并不在于它的主线情节,而是对每一个人物我深入的刻画。

在读故事的时候,人们总是认为主角和英雄都是重要的角色,可是,那些反派虽然是坏人,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他不一定是坏人。

你们一定已经注意到了一个人。这是整个故事当中最主要的反派之一。就是一直在追捕冉·阿让的警察。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个主要他出现的情节。

记不记得冉阿让在救一个老人的时候,他抬起了马车。这个马车很重,没有任何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把它给抬起来。只有千斤顶才能做得到。人们已经去叫千斤顶了,但是如果等千斤顶来,老人可能早已被压死。这时,为了不让惨剧发生,然而让就把马车抬了起来。在众人一起的帮助下,老人成功脱险。这时,这个警察就发现了破绽。这个警察当然是认识了冉·阿让的。而且他清楚,这世上,除了他也没有几个人能代替千斤顶。警察开始怀疑冉·阿让。

大家一定为主角感到很担心吧,担心主角被他抓住。足以证明这是一个坏人,为了抓住冉·阿让获取功名利禄,不惜一切代价。

还有一次,冉·阿让带着珂赛特,他派了好多人一起追捕。这些人把这里团团围住,设下天罗地网,把冉·阿让逼进死胡同。

太惊险了,我们的英雄主角差一点就被这个大反派抓住了。

通过以上两处情节,我们知道这个警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还有一处情节可以反驳我们对他所有坏的看法。他做了坏事,但并不代表他是坏人。

一场恶战拉开序幕,整个故事也接近了尾声。这个警察毕竟是坏人,被抓住了。现在可不是冉·阿让落在警察手里了,而且恰恰相反,是警察落在了冉·阿让手里。冉·阿让是好人,他的善良不可否认,他并没有杀死这个警察。

然后这个警察做了什么?感谢他的大恩大德?磕头认罪?赶紧逃跑?

他没有那么做。他自杀了。因为他没能抓住一个犯人,反而被一个犯人抓住了。他感到耻辱,感觉自己失职了。

虽然他做的坏事,但它也有敢作敢当、忠于职守的英雄精神。反派就一定是坏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外国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4

从古至今,有多少句名言是说书的重要性。这正说明了书籍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读书,就要读好书。一本名著会让你得到启迪,告诉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雨果写的《悲惨世界》,就是一本全世界畅销的世界名著。

我想我不多说,大家一定就听说过雨果。雨果写的作品中,其中最著名的两本就是《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

我喜欢雨果的文字,他描写一件事情,写得生动而又形象,充满画面感,却又不失文学味儿。他描写事物的方式很独特,很新鲜,让人回味无穷。

117732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