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2)

关键词: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教育是慢的艺术
奕远0 分享 时间:

这一段,告诉我们所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学校也被各种各样的功利所包围,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时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拥有一颗教育的心灵,要对学生始终充满爱。一方面,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远来的方向,便会使我们平时的工作变得那么急躁、那么势力、那么急功近利,这样导至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任务式的教育,往往学生越学越不想学,对学习也会失去信心,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就更不堪设想。另一方面,这样的工作状况,对自己来讲也不是不尽如意的,试想每天面对着不愿学习的学生,面对情况糟糕的教学场景,教师本人也难以获得教学成就感与工作快乐感,常此以后,身心俱疲,对老师自己的发展也是有弊无益的。

文中张文质先生又谈到了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一段话:“许多年来,叶澜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无论到哪所实验学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听课(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说这样才看得清楚每个学生的“动态”),必定要先和实验教师对话,为他们“捉虫”、指路。如果没有外出,她几乎每周总会安排一天时间,早上六点多钟就出发到一所学校,上午一听就是4节课,中午简单用餐后,就开始评课、交流,然后则是讲座和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她家里人告诉我每次“这样的活动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点了”。叶澜老师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学者,她的“田野作业”方式同样令人赞叹、敬佩,启人心智”!

叶教授是一个教育大家,她都在尽力做一些每天我们看似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她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确真真实实的是一个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态度是一个优秀教育者具有的优秀品质,不带任何功利。也许,教育本是件简单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还原到原来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4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教师前辈向我推荐的。2017年5月份第一次读,读着张文质的'文字,满满的都是真实。他一直在讲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强调生命化的教育,读得我心里很痛的那种感觉!

和另一位教师前辈交流,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怎么会有心痛的感觉?她说,痛苦,就不要读了!于是,就把它搁置那里了。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这本书。一年多的沉淀,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曾经的痛彻心扉。

当教师失去了她该有的阳光下最光辉的师道尊严的时候,我们只能向自己寻找答案,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也许,就是那种笑着哭的感觉吧。就是那种流着泪去追寻梦想——砥砺前行、静待花开、用生命去绽放教育的绚烂焰火!

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读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两件有深刻影响的事,一个就是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结果使得优秀的人才大量涌向学校;一个是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德国,哪怕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开启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心里是振奋的!真的羡慕德国的教师从业者,不是艳羡他们高额的工资,而是眼气高额工资所带来的当教师的师道尊严!

我们当教师的有尊严吗?

有些家长一提起老师,就咋咋咋地评论。就是社会上,也总是贬低教师。我真不知道教师都犯了怎样的道德失误?世人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

教师,是神?还是个人?

当孩子在学校擦伤,家长跑到学校嗷嗷叫:孩子交给你,就给我看成这!当老师和他讲道理时候,他说:滚一边儿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师大打出手!

当教师的是否要问,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泥泞中,用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支持着我们前行!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5

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这本书是张文质先生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先生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

张文质先生写道: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园,哪里有尊严哪里就是归宿,哪里有鼓励,哪里就有起点。如果学校让孩子们时时感到爱、尊重和鼓励,那么学校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在这个家里,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人生的道理。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待学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所犯的过错,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造成“错案”,伤害孩子的心灵。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是急躁地打断作一番暗示,还是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也许你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可以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 ,我们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 。张文质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同时能够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甚至一所学校。我们教师就拥有这样的位置,我们依然要珍视内心的声音,依然要对自己有一个期待,让自己过的更好,让孩子们过的更好。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700字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600字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傅雷家书第一章读书心得50字

傅雷家书第三章的读书心得

幼儿园培训感悟和心得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700字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800字

《傅雷家书》学生读后感700字

少先队活动学习心得

119965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