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600字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你。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600字一
今年寒假,女儿的教师推荐家长读台湾作家刘墉教师写的《跨一步就成功》一书,刚开始没怎样关注,但读完后感触颇多。
这部书是刘墉教师“成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写给他女儿看的,也是写给我们这些渴望儿女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的人看的。书的开头就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秘籍:发现孩子的天才点!“世界上没有不适用的员工,仅有不会用人的老板,世界上没有不堪造就的学生,仅有不懂得发现学生潜能的师长。”这句话就说明了成功首先需要我们去善于发现自我孩子的优点,并加以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才能迈进成功的大门。
此刻的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能够说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在无形中对本来负担就很重的孩子身上又压了一副担子。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同样的教育方法在别人的孩子身上起到显著的效果,在自我的孩子身上不见得能有用,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发现自我孩子的特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细致的人必须会发现,刘墉教师在每小篇里都会举一些自我生活上的,或名人的小例子,这个会让人更加想看,耐人寻味,也证实了刘墉教师积累的素材是很多的。这也提醒我们,在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全方位知识、素材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他的一些如“浸润法”、“节奏法”、“图像法”等,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有用的,都是教导我们如何把孩子引向成功的风儿,明确成功的方向,逐渐帮忙孩子理清走向成功的路线:发现孩子的天才点→跨一步→成功。
青春期是每一个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转折点,也是大部分家长的头疼点。我一贯认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在教育上要注意多元化,“导”优于“堵”,这就好比是在河上建一座拦河大坝,无论坝有多么结实,终有水满的一天,那只是时间的问题,到了那一天水终将会漫堤而去的。如果再有外因的诱发时间会更短,一旦爆发那将是凶猛的,不可抵挡的。反之如果能够时刻注意疏通河道,随时坚持河道的畅通,无论有多大的水都会顺河而去,永远不可能有决口事件的发生,这才是百年大计。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提高,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就需要大批的人才。每个父母都期望自我的孩子能成为人才。什么是人才,我认为人才就是先做人,后成才。如果连起码的做人都不会,空有满腹经纶也枉然。这就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帮忙他们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分清轻重,这样在他们踏入社会才能有所作为,而不至于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一失足成千古恨。在这方面做父母的要身体力行,时刻为孩子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学习一切的启蒙教师,如果父母自身独不能明辨是非,不可能教出好的子女的。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600字二
前几天,妈妈向我推荐刘墉的《跨一步,就成功》,这本书是作者写给他的女儿的,我最喜欢“谈处世”和“谈时间”两个章节。
在“谈处世”这章中,有一篇文章叫《何必欺人太甚》,里面有一个故事,说有一次作者夫妇去法国,旅行团没有安排去罗浮宫,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参观完回到团中,有人问他们门票价格,他们才想到自己是从出口“冲”进去的,那个问他们的人怕他们尴尬,就马上转移话题。如果那个人没有转移话题,反而穷追不舍,那作者一定会当众出糗,虽然那个人心里会觉得作者在吹牛。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同学吹牛,当同学被问得一问三不知时,我们是不是应该转移话题,如果打破砂锅问到底,叫对方认错,甚至当众落泪,对我们也没有好处。
“谈时间”中的《大时间和小时间》告诉我,不同的时间要做不同的事,《一时二用》告诉我,要懂得分配时间,做事才能快。作为父母,在读了这本书后,我将会更加注重观察自我的孩子,努力去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来培养自我的孩子,同时也经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来充实自身素质,从而满足教育孩子的需要,如果有机会期望所有的父母能够读读这本书,这是一本让人受益一生的好书。
没有严厉的呵责,没有过分的溺爱,有的'只是自然亲切的言语;没有眼泪,没有任信,有的只是欣然接受。这就是一本好书给予我的收获。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有道理的文章,等着我细细去品味。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600字三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着手的。十分贴近我们这些即将步入高中的学生,因为我们现在正值青春期,所以总会在学习上,与人相处等方面遇到大大小小的烦恼,而《跨一步,就成功》这本书正像我们的一个朋友一样去开导我们,引导我们。
比如,书中谈写作这一章节给我的感触颇深。曾经的我非常排斥考场作文,因为我认为考场作文总是会禁锢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的文章中只有华丽的语句,而缺失了真实的情感,这类的作文不应该得到高分,因为它缺少了“有血有肉”的文章所带给我们的感动。当读了“热笔与冷笔”这一小节后,我似乎对考场作文有了深刻的理解,精心雕琢的是佳作,投入情感的更是精品,这些文章同样都能体现我们的语言功底。
再如,“谈处世”这一章节,从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在家中与长辈相处,在社会与他人相处的几个方面谈及。其中并非是在教育我们圆滑,而是婉转,使我不仅对已经遭遇的麻烦一筹莫展,并且对未来走向复杂的社会有了一些铺垫。
这本书除了在内容上会给我们许多帮助,更多的是在它的写作方式上。刘墉在阐述每一个中心前总会举一两个实例来引出自己的观点,使我们更能够深刻的体会。这一方法在谈记忆这一章节里尤为突出,许多的记忆方法是不能够用抽象的定义去传达的,所以用实例说明显得更为生动。当然其中也举了爱因斯坦的例子,使所说的方法更具有说服力。
这本书之所以得到我们的青睐,我想和刘墉所在书中使用的语言密不可分。他不是以一个父亲严厉的口吻在警告孩子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而是以一个朋友的口吻在给我们一些善意的建议。循循善诱的言语使我们这些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更能够接受。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600字四
第一次读刘墉的书,是在高一,别人送的生日礼物《下一站,成功》。读完第一遍的感受觉得这是很平凡的一本书,但是一本如此普通的书为什么会获得那么多人的青睐呢?于是,我将那本书拿出来,重新阅读。在我考试失败的时候,读这本书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宁静,一种放下所有东西,去品味一种经历的宁静,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我看到自己走向错误的原因,然后沉淀,努力;在我朋友生病时再看,体会到的是生命顽强的抗争,人——在顺境逆境中,小心的呵护着生命,同时又坚强的支撑着生命。一本书,无论在何时,都能给你积极向上的激励以及深层的体会生命,那么这就是一本好书。
这次,拿起另外一本,他为自己的女儿而写下的一本书,那又是一种全新的感受。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他让我想到我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话要对我说的呢?回想起父亲欲言又止的神态,我知道,曾经,父亲也想对我说同样的话。
刘墉不是一个平凡人,但是却是一个平凡的父亲,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快乐、幸福、有成就,对于子女他或许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观察,但至少他了解自己的子女,了解子女的个性特征、不满、缺陷,然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教材教育子女。尽管自己当时的处境与现今女儿的处境已大相径庭,但是但历史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从女儿一句抱怨到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到女儿作业时的坐姿,都在他的关注范围之类,这样的琐事,也许在我们子女的眼中是不屑的,但是每一个父母却都时担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