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范文(2)
我非常喜欢读《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它使我明白了: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让我们像乌丢丢一样用爱来回报他人吧,世界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6
寒假里,我读了金波爷爷写的《乌丢丢的奇遇》。这个故事感人至深,让我不禁拿起笔写下我的感触。
主人公乌丢丢本来是布袋爷爷一只木偶的小脚丫,被残疾小女孩珍儿捡到后给了他生命。但由于任性他离开了珍儿,闯进了吟老先生家,当吟老先生知道他的故事后,决定陪同乌丢丢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吟老先生给了他智慧,让他明白“感情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有了感情才能和世界相处,才能和人交流,才能享受生活。”一路上乌丢丢结识了很多朋友,让他从独脚跳中获得了快乐。
乌丢丢从蝴蝶身上看到对友谊的忠诚,从种鸡蛋的小姑娘身上感受到梦想的力量……当到达布袋村时,得知布袋爷爷已经去世,乌丢丢伤心哭泣,因为是布袋爷爷给了他生命。当乌丢丢终于找到珍儿时,珍儿的学校却发生了火灾,乌丢丢为了救火,失去了血肉,最后只剩下了一只脚丫。当他重返珍儿家时,发现珍儿妈妈身体十分虚弱,珍儿需要一只健康的脚来支撑这个家,于是乌丢丢渐渐消失,变成了珍儿的一只健康的脚。
读完全书后,我明白了爱与被爱的意义。比如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爱,我懂得孝顺和感恩。老师给了我们智慧和爱,我们要努力学习,尊重老师。这也是一种爱的回报方式。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无论是‘独脚大侠’还是乌丢丢,甚至失去躯体的小脚丫,都因为被爱而获得了生命,更因为用爱去回报而使生命更美丽。”我们接受着别人的爱,更要学会用自己的爱来回报!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老爷爷,经常来镇子里演木偶戏,戏里的木偶叫乌丢丢。这一次演的戏的名字叫“独角大侠平妖记”。戏演完了,孩子们都走了。只留下了一个小朋友,她叫珍儿,她是一个残疾孩子。在人群里,她看到了乌丢丢的一只脚丫,也是乌丢丢唯一一只脚丫。珍儿把这个脚丫带回到家里,赋予了它生命,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娃娃。
有一天,乌丢丢来到了一位老诗人家里,那位老诗人很喜欢她,经过了解知道爷爷死了,乌丢丢回不了家了。当故事最后乌丢丢找到珍儿,为了使珍儿拥有一双健康的脚,毫不犹豫贴近了珍儿,把自己的体温。生命和力量一点一点地融入珍儿的生命之中的时候,自己却消失了。
我们接受着别人的爱,更不该忘记用爱来回报,在人生道路上,如果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道回报爱,就等于只迈开了左脚,那样是没法走路的;相反,如果只知道付出爱,而不知道接受爱,只等于迈开了右脚,当然也没法走路;但如果我们既接受别人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就是诗中的“迈开左右脚”,那样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才会一路走好。
乌丢丢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真是一个优美而忧伤的童话故事。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8
《乌丢丢的奇遇》是由著名作家金波爷爷写的一本童话书。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残疾的小女孩珍儿在木偶戏表演家布袋爷爷那里捡到了一只会跳的小脚丫。珍儿把它安在了一个没有腿的布娃娃的身上,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人,并给他取名叫乌丢丢。
乌丢丢非常的快乐,但同时也很想念布袋爷爷,于是乌丢丢离开了珍儿的家。它无意中遇到了诗人吟老先生。在吟老先生家,乌丢丢认识了七个小姑娘、诗篓子、木头姑娘。乌丢丢和他们一起想让吟老先生快乐,吟老先生看到乌丢丢他们一起快乐的玩耍,想起了他童年时代和姑娘嬉戏玩耍,就快乐起来了。
在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姑娘的旅程中,乌丢丢从吟老先生那里学会了做诗,懂得了爱和感恩,知道了快乐和忧伤。珍儿赋予了乌丢丢生命,吟老先生给了乌丢丢智慧,让它知道了作为一个人是多么的辛福。故事最后写的是乌丢丢听说珍儿的学校着火了就赶忙去救火,终于救出了珍儿和他的朋友,结果乌丢丢被火烧成了一只小脚丫,但仍然是一只有生命的小脚丫。小脚丫把自己融入进了珍儿身体内,使她离开了拐杖。
我觉得这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乌丢丢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所以获得了生命,它懂得如何使自己和别人变得快乐,而且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才使得它很可爱!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