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瓦尔登湖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一
我翻书不多,但每每翻完一本,总喜欢涂鸦一番,不敢言“读后感”,大抵是对自己的感言不够自信,所以总说“读后”,是不是感悟,并不在意。
原来你是这样一本书!也许听过书名《瓦尔登湖》,也许没有听过,看到密友手边放着一本,作者是美国的亨利?戴维?梭罗,我脑子猜想这大概是一本浓情散文类书籍,或是一碗鸡汤,并不是我爱翻的类型。只是临近春节,突然想让自己更慵懒一番,于是拿起翻阅,想象着拉萨的阳光、午后的咖啡,斜躺于沙发,应是一种美妙地享受。
书中内容描述的是一个半世纪前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的日子里所见所闻、所思所考,所以书本推荐标准了这是一本集文学、哲学与博物学于一身的书籍。我看的这个版本是由李继宏翻译,文字没有过度优美,恰到好处,读来非常舒心,还能学习一些现在已经不常用但是略显古典的词汇,这些句子和词汇,就如一个优雅的女子,没有浓妆艳抹,也没有素面朝天,让人心旷神怡。而那些富有哲思的句子,虽然时隔快一两百年,依旧适用当今时代,不论中外。
梭罗的乡下生活,在我人生头20年,有所经历,只不过我没有搭建屋子的能力。但是梭罗烧柴火,我也烧柴火;梭罗种豆子、种土豆,我也种瓜果、捡土豆;梭罗没事看花鸟虫草、抓狗头鱼,我也逗鸟溜虫吸猫撸狗、捉螃蟹;梭罗……梭罗反思着人类物质生活、开发自然,而我盼望着长大,思索着这辈子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世界枉存。
不过,这本书的最后几个章节,写瓦尔登湖的冬天,冬天的动物、冬天的湖,太过博物,略显科学,不那么有趣。不知道是梭罗经过几年,想说的尽说了,或者已经急切地期盼热闹的人群,不再有更多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初中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二
兄弟的离世让他难过,但人总要愈伤,他到了瓦尔登湖畔,在碧水苍山的环绕中,在悲痛之余,开始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思考。
他便是梭罗,《瓦尔登湖》的作者。
那时世人不解,笑他,奚落他,嘲讽他,说他离经叛道,不识时务,但他不为所动,他心中有一支火炬高举,早已为他指明了方向。
在瓦尔登湖的日子,他穷尽自然,返璞归真,而思想的深度却愈发向纵深发展。他在走出了人群,却始终不忘人群,人权思想之木傲然生长,他远离城市,却挂念城市,环境保护思想在溪畔源流。日复一日的朴素生活中,他从未停止思考,他的思想,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也终于实现了蚌育珍珠的过程。
终于,历史的判官笔是公正的,在那时人眼中卢梭所谓的“离经叛道”,终在时间的淘洗中散发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瓦尔登湖》的出版,超验主义不断转化为切实的社会制度。就算总有世人看不得,可又奈何时代的巨轮永不停止前进。
忆往昔,回首今朝,时代飞速的发展把每个人的时间打散撞碎,走出机械式的日复一日,当代人是否也需要如“瓦尔登湖”一般的宁静呢?我认为是需要的。纵使往昔不可度量,但在当下,我们也总要让自己保有思考的空间,站在以往时代巨人的肩膀上的我们,看到的,也应该是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天空。
初中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三
每个人最不缺的都是时间,然而却都显得没有多少时间来阅读思考。在读瓦尔登湖的过程中,一些想法明显的拓宽了我的思路,虽然有些问题没有能够得出最终的结论,但还是多了一些方向,而不是仅仅身陷于原本的想法。
偶尔无聊会在想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干嘛,我们光溜溜地来到世界,最后什么也没有带走。像玄幻小说里,最后主角都是自己创造了世界,自己成为了世界里的神,但是他们却还是没有脱离受想行识、色香味触法等,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亲人、爱人抑或是朋友之类的感觉。或者当一个人不需要旁边的其他人的时候,他是不是需要不断地满足自身的感觉来促使自己更好地活下去,所以最终我们是否是都是为了过日子而过日子,或者是为了一种感觉,但是到最后都变成了一种空。
就像是当一个人做慈善的时候,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自认为做了一件正能量的事情,但是却没有想过他们所在的困境是他们今生所必须经历的[]磨难,我们可能传播了一种负能量,打破了他们自己所应该走的路。作者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过程中,是不是只是为了找寻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思路更加宽广?为了寻找一种另类的方式么?
然而,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几乎都是活成了同一个人、同十个人,是因为在前人的经验模式下我们能够更好地让自己生活吗?所以我们是否只是另一种模式下别人的延续呢?就算最终我们能够活成了自己,到了那一种传说中的情况,是否真的是?
初中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四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一本散文集,宁静而思,作者在这本书中详细的叙述了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对与人相处,与环境融合,与人生的思考。感受自然,摒弃自己浮躁的内心,享受经历人生过程的乐趣。
前段时间工作事务较多读了这本书,当时一读就喜欢上了,书中开篇的宁静生活吸引了自己。这本书在某些方面,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动,让我明白原来孤独不是贬义,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工作生活中只要能够忍受住孤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更多来自于大自然的感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这让我想到了叔本华的一句话“享受孤独”,两者观点可谓不谋而合。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如何生活是一个恒久的哲学命题,而作者梭罗在书中给了很好的诠释。
书中没有华丽感人的词语表达,但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在处世之中的淡然、从容。悠然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经过了两年的所谓逃离现世的生活,让梭罗领悟到了生而为人的真谛,也深深的感染了我。
我在读完了这本书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有了一种想法,也想要和梭罗一样,搬到某个偏僻的地方去生活,或者找一个深山寺庙去修行,也想要让自己彻底地孤独起来,可是现实的生活还是不允许。无论生活变成什么样子都必须要勇敢面对、去接受;逃避是没有用的,要积极面对,遵从自己的内心,享受美好的'生活。
初中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五
“人们赞扬并认为是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在损害别的生活的情况下夸大某一种生活呢?”
世间亦有语:
“所谓生活的减法,是已有加法者方可尝试的。身无长物、地位卑微者凭何以此遮掩羞涩的现实?”
我猜想梭罗闻此语,也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减法是做给自己的生命看的,何来“遮掩”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