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10篇(2)
推荐文章
这些字句如芒在背般深深地戳痛了我的心,深深地,难过的感受是如此真切。
作者终究不愿将结局落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俗套,但这更是反映了现实的残忍。真爱难敌时光。
为他们深切而又无终的爱情唏嘘!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5
最近读了桐华的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也许自己所经历的年代和作者描写的相似,就像把自己的年少时光又走了一遍,也曾年少时贪玩,也曾青春时迷恋爱情,也曾任性肆意不懂退让,也曾经历过伤痛,无数的唏嘘感叹,欢笑、激情、冲动、好奇、困惑,没有后悔,只有遗憾,这就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经过岁月的沉淀后,才懂得尊重生命、体谅他人,成长不仅仅是偷走了我们的年少时光,更是丰盈了我们的人生。
一、 尊重生命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尊师重道,可是,正因为老师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老师其实也应该尊重孩子。有了对生命的尊重,才能有对生命的正确引导。就如同并不是寒冷锋利的刻刀雕出了美丽的塑像,而是一双懂得欣赏美的眼睛,一颗充满爱的心,一双温暖的手才雕出了美丽的塑像。同理,管理者对下属的引导和培养首先应是基于对下属的尊重和欣赏。
二、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人生的每一步走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一些东西,可能也会失去一些不想失去的东西。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纯净的幕布,当青春在缤纷地演奏时,我们却懵懂无知,正因为它太近了,近在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唯有当它逐渐远离时,我们才能看清它。看清一切精彩与不精彩,一切因果得失。
年少时,因为没被伤害过,所以不懂得仁慈,因为没有畏惧,所以不懂得退让,我们任性肆意,毫不在乎伤害他人。当有一日,我们经历了被伤害,懂得了疼痛和畏惧,才会明白仁慈和退让。而这时,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正逐渐离我们而去。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
成长如同参加跑步比赛。看到别人比自己跑得快时并不一定会着急悲伤,唯有被 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日渐越时,才会着急悲伤。也许你不会记得那些已远远落在后面的人,可你会永远记得那个跑在你前面的人。十字路口,也许你们挥了挥手,也许你们连挥手都没有,就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方向,你舒了口气,以为比赛终于结束,却不知自己又站在了另一起跑线上,新的比赛已经开始。你质问怎么没完没了,何时才能休息?永不!这就是生命!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6
此书是书友之荐,我迫不及待地刨书到深夜,终于看完了。有种回到年少的感觉。我有着罗琦琦的敏感,自卑,还有那自卑带来的过分自尊,总喜欢伪装自己的情绪,特别爱伪装对别人的爱……但我没有罗琦奇的聪慧。琦琦是幸运也是幸福的,有爱她的张骏和小波,面对他们对琦琦的爱,忽然想起周华健那首《浓情化不开》,里面有句歌词:为了你,有更好开始,再不舍也愿意。
书能打动人,是因为身同感受,让人回忆过往:比如琦琦爱把张骏的张拆成长弓,而我以前总爱把喜欢的人的名字写成竖的,然后再在每个字后写个明星名,呵,比如李克勤,成龙……竖起看就读成那人的名字;又比如总怕别人知道自己喜欢谁,总在别人面前装成一副无所谓样子,也会象琦琦一样,故意找个关系好的男生去试探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孰不知最温柔的感情就藏在最深的角落,也不知这些过份自卑,自尊,敏感给对方带来伤害……但谁年少又没做过一些傻事……
时光任冉,往事只能追忆,就让一切美好都藏于心底,唯愿你,我,他一切安好……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7
花了6小时41分钟,读完了这个在大一就看过的书。心情也没有波澜起伏,只是像在看一个别人的故事,然后偶尔想想自己的故事。
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年,痛苦眼泪欢乐笑声交织。我的这些年全部在实验里,时隔四年,可我再也没回去过。记忆中实验南边是一大片油菜花田,西边是柿子林,东边是一片荒地视野开阔,很幸运在第一栋楼里度过了初中两年,每到下课就走出教室看看美景,来得及从三楼跑到一楼去捉蝴蝶,上课铃响了冲上去正好。每月都会有露天电影看,周杰伦的大灌篮,汉江怪物都是在操场和大家一起看得,每周六下午都是自由阅读和自由时间,大家会结伴走到海南中学那条路上吃东西。暑期说是去补课,每天都盼着中午时间去溜冰,补课只是幌子。如今,一幢幢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换个市长说什么城市南迁,呵呵。所以,我并不想回去,看什么?看初中真正用来做化学,物理实验的屋子变成教室?考场?难道学生坐在里面不觉得冷吗?看曾经住过的宿舍楼变卖?不是悲愤,只是因有些东西回不去了而难过。回不去的还有人情。我的初中因叛逆而过的有惊无险。
我的高中过的平淡,学自己不爱的东西。可能我不适合这种体制,真的学不进去,存钱买了很多个mp4,被家里收了好几个,都用谎圆,圆不了被打,整夜听许嵩的歌,觉得无比慰藉。
现在想来,真的恍如一场梦。大四毕业,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站台领奖时,我的青春应该是过去大半了,院长的一声丫头,让我当场绷不住了!如今的我特别清醒,虽然还不知道未来的路,但我知道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妈妈不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为我高兴。回忆从前,该放下的是时候放下了,该把握的也不要再轻易放手了!
再见,我们的青春,以后的我们会更好,我们会以更好的姿态,再见!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8
青春是什么?
是“人不轻狂枉少年”吗,还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亦或是“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那不过是诗人们对不平凡的年少时光的追求,和看淡世事后对青春的怀念罢了,都不是渺小我们的真正青春。
桐华笔下的罗琦琦,其实是很多人青春的缩影。在老师为天的小学时代,却不受老师待见;在懵懂的中学时代,有热心的老师和前辈,有三五知心好友,有喜欢的人甚至幸运到与他热恋一场;最后经历一场残酷的高考,分道扬镳。
在年少时光里发生的故事,是我们回不去,带不走的。我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月考,等英语听力播完了,我才反应过来“噢,原来那是英语听力啊”,考试的结果自然是很不理想的“56分”,人生中的第一个不及格。所以,当看到罗琦琦被老师不待见时,我便会想起一二年级时,老是不及格、不那么优秀的自己。但很奇怪,那时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烦恼,照样一天天开心地跑来跑去,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一个都没落下,可快乐了。
中学时代,我交了两个很好的朋友。从初一到大一,我们一起分享过身边的八卦;一起因为暗恋的男生说的一句话,而紧张无措或出谋划策;一起面对各种考试、挑战……我们还在一起,如同罗琦琦和她的朋友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即使分隔多方,也会默默守护彼此。友谊,是年少时光里最珍贵的礼物,是一份我们能够带到以后岁月里的珍宝,它或许会平淡,会褪色,但每当想起那些时光里的故事时,都有她们的陪伴,都不会感到寂寞。
青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烈活过的日子,即使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我们仍拥有对自己而言,最不普通的青春;纵使回不去,也会是彼此记忆里最美的模样。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9
有点后悔没有早点看,其实如果高中看的话,或许我的人生轨迹会有点不同呢。
从头开始说起吧。琦琦小时候孤僻乖张的性格其实与我蛮像的,一样的孤独、不爱说话、特别敏感。但幸运的是,琦琦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好,成为一颗众人羡慕的、追之莫及的璀璨之星;而我,还是,一成不变,终日昏昏噩噩,一事无成。
看到第一部后半篇的时候,琦琦真的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到了终场版,文章有一大篇幅描述高中时代的罗琦琦。说到她的学习方法,如何努力地在她所认为的失败中站起来、如何日复一日地在没有半点提升的英语死磕到底、如何量身定制地为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当然,她不仅仅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令所有人都刮目相看,还在性格与兴趣爱好方面都比以前要好的多的多。
可以在迷茫无助时看看、缺乏生活斗志时翻翻。反正,我读下了,整个人都治愈了。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10
每个人都拥有着不多的青春,都拥有着不一样的回忆,成长的道路沾着不同的色彩,有哭,有笑,有泪,才是成长,成长的路上,你会遇到无数的人,他们或许在你的生命中一闪而过,或者陪伴了你许久,你总会记起他,他们和那些与他们一起做过的事,我感慨,走向未知的世界,尽管有的人已不见,但我从未忘记。她是那样一个女孩,没有特殊的能让别人记住的气质,她有了妹妹,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了来自父母过多的爱,她默默的承受着那个可恶的小学老师,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不考虑他人的感觉,做着自己。这份不羁和自由让她遇见改变她一生的人们,如果她没有走进那家放映厅,见到就不会遇见小波,李哥和乌鸦,如果没有遇见他们,她打架的时候可能会出手过重,她在歌厅可能会酩酊大醉,她可能会没法正常完成自己的学业,她遇见了他们,他们纵然与社会紧密相连,做着当时最前卫的别人敬而远之的工作,但是她们教会了琦琦正义,教会了她担当,教会了她坚毅,教会了她忍耐,教会了她要学会保护自己,他们从不让她受委屈,她一直都是他们的妹妹,就算现实的洪流阻碍了他们,在他们未来很难相见,但这从未让她忘记与他们一同患难,一起成长的时光。他们身在远方,但记在心上。
感谢你们,在我的青春的路上爱我,包容我,有生之年,遇你甚幸。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