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读本》的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慈善读本读后感,慈善读本读书笔记,慈善读本读书心得
奕远0 分享 时间: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慈善读本》的读后感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慈善读本》的读后感1

爱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只能用心来感受、体会。

在《慈善读本》中讲述了许多有关爱的故事:《一颗赤子之心》、《大爱者爱国爱天下》……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故事中的爱,体会其中的道义。

《一颗赤子之心》写出了郑板桥对老百姓的爱:潍县发生了水灾,郑板桥为了救济老百姓,不惜得罪当地的一些富户而被罢了官,离开时还为百姓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山作鱼竿。”郑板桥对老百姓的爱是一种伟大的爱。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爱,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在家门口的空地上跳绳。邻居家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小女孩才一岁左右,便不满足于只让妈妈抱了,她妈妈只好让她自己走。那个小女孩没走几步便差一点摔倒了,幸好她妈妈扶着她。后来她摔倒了,哇哇大哭起来,她妈妈却没去扶她,她哭得更厉害了,可是她妈妈还是无动于衷。我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准备去扶她,可她妈妈却阻止了我,她见妈妈不去扶她,便只好自己爬了起来。慢慢地,小女孩走得更加稳了,不再一下子就摔倒了,她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这是妈妈对女儿的爱,虽然是一种小爱,但是这坚强的爱会让小女孩受益匪浅。这爱不用心去感受是感受不到的。爱要用心来感受……

《慈善读本》的读后感2

我相信每个人都读过一本让自己爱不释手、刻骨铭心的好书吧?我也和大家一样,而这本书就是我们学校发放的《慈善读本》。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懂得了心存感恩,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铃铃铃!我们的班主任宋老师抱着一个纸箱,面带微笑,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走进了教室,同学们看着老师手中的大纸箱,不禁窃窃私语起来。宋老师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便开门见山地对同学们说:“大家不用猜了,我的纸箱中装的是《慈善读本》,这堂自习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阅读,可以讨论,最后写一篇渎后感,好不好啊?”说着便把书发到了大家手中。

同学们马上由好奇、期盼转变为失落、丧气,甚至无精打采的,心想:这种书有什么好读的嘛,还不是讲大道理。为完成任务,我只好心不在焉地把书捧在手中,漫无目的地翻阅了起来,可读着读着便把我深深地吸引了。当我读到“记住,我爱你”时,5·12汶川大地震中那震撼人心的场面又浮现在我眼前: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脆弱的身躯形成一道铜墙铁壁,抵挡着无情的砖石瓦块,保护着她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虽然母亲已经停止呼吸,但她的无私无畏却让怀中的婴儿安然无恙。时空仿佛在那一刻凝固,在生死之间,母亲的举动是那样义无反顾,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我为母亲的不幸惋惜,为婴儿的获救庆幸,更为母爱的伟大而深深感动,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我继续往下读,“感恩种子”的测试让我彻底汗颜了,我只得了区区五十分》。其中一道测试是:你会记得是谁给了你第一份压岁钱吗?而我的回答是真的不记得了。我们都是“00后”,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我们都有自私、不为他人着想、大手大脚的一面。我们平时在家中要什么有什么,吃肯德基、玩游戏、去影城看电影、逛商场穿名牌、用iPad玩QQ,这些都成了家常便饭,当然不会在意是谁给了第一份压岁钱,更不会在意挣钱的辛苦和来之不易。我们更是很少关注父母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地工作:我忽然之间感觉到,爸爸的白发增多了,鱼尾纹也悄悄爬上了妈妈的眼角。父母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但我们却不能不心存感恩: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改变我们的一些行为和习惯,懂得珍惜、学会感恩。我想:一张优异的成绩单,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主动的家务劳动,一个小小的成功……这些都会让爸爸妈妈感到无比的欣慰。

《慈善渎本》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常读常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希望同学们也都和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慈善读本》的读后感3

在小学时期,我看了学校配发的《慈善读本》这本书后,让我感受颇深。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爱从哪里来?爱,在生命诞生的时刻,爱从我们的父母那里来,爱和我们的生命一起走来。我们一生下来便伴随着哭声,因为我们那时非常的弱小,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保护自己,所以我们会感到不安全,感到恐惧……但是,我们从妈妈的体温中,爸爸的惊喜中,所有在场的医生、护士、亲人的关怀中,感受到了爱、温柔、无限的期待和包容……在我们出生后,不仅我们的父母,家人在爱我们,而且全社会都在关系我们。我的邻居,小区、学校、商店、医院……大家都有一个心愿: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大家都在做一件事;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爱!

其中的一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那是在5。12地震过后盛传的一个故事。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发现了一具特别的女尸。她的身体已经被压得变形了,但依然跪着双膝,双臂支撑着身体。当救援队长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身子下时,奇迹出现了。一个大概只有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在母亲身体的庇护下,孩子还在静静地睡着。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动……随行医生在孩子的被子里,还发现了这位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若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是的,一句‘我爱你’已经包含了太多太多爱的内容。

爱是生命的源泉,更是关怀和帮助。有了爱心就有了慈善,就会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而当我们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关爱你,帮助你。这就是爱心慈善的魅力。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感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关爱别人。就像古人孟子所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我要用心写下“爱心慈善”四个字。

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让爱传出去,爱是仰着头的喜悦;爱是说不出的感激;爱是每天多付出一点点;爱就是伴随着我们的真、善、美。

最后,愿爱心之根种在心间,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慈善读本》的读后感4

最珍贵的角落,充满了关爱与希望:最亲密的`朋友,充满了真情与感恩;最美丽的世界,充满了友爱与慈善。

当我慢慢地翻开慈善读本,看着一页一页的文字,心想:慈善,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付出代价去帮助别人,是各种物质体现出来的团结与力量。或许这本书写的这么多的小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些吧,可是,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我发现我错了,原来慈善在乎的不是付出的代价,而是做慈善时怀着的那份情怀。慈善,不是只有在重大灾难面前才表现出来的爱,也不是以物质的多少来衡量慈善者的真情,更不是一个富有的人对贫困者的“施舍”。慈善,就在我们的身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看完这一个个的小故事,让我有了一个小小的心愿:愿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我记得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一面鲜艳的旗帜挂在一片废墟的汶川,那面旗帜道出了多少怀揣着关爱与善良之心的人们所汇聚的心声,是大大小小慈善者行动浓缩成的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于是,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慈善者们为灾区捐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小到我们这些中学生所写的一封慰问信,捐的一袋衣物,大到一些企业所捐献的巨额资金和多少志愿者亲临灾区义务帮助灾区的人民重建家园,无论是一封封慰问信,还是一笔笔巨额资金,都让一个个失去父母的孩子们重获温暖,重获活下去的信心与信念。让失去家园的人们团结一心,感受到来自全世界的温暖,这就是慈善的力量!它让我们看到一朵朵慈善之花绽放在世界各地,也盛开在被温暖的人们心中。

123266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