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精选15篇)(2)
推荐文章
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篇9
父母的心始终念着孩子,孩子从小的一颦一笑一直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他们渴望孩子能时刻相伴左右,但又希望孩子能在国外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大的发展。面对这样的矛盾,他们的内心是复杂的。
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可谓呕心沥血,让我佩服。有人说,傅雷对儿子是“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看了一封又一封书信,确实如此。这样用心,让人潸然泪下。
书信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这种感情,拨动着我心中的涟漪,让我不时想起爸妈对我的爱。
《傅雷家书》是一本很特殊的书,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数书籍一样,《傅雷家书》收录的是一位父亲对于教育子女的语言,总的来说,就是一封封的信构建自己对于子女的谆谆教诲,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中傅雷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总告。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诚的心来和自己的儿子进行心灵的交流。
每一位父亲对于教育自己的子女都会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对于儿子在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傅雷对于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看出了傅雷与儿子之间的友好关系。
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篇10
你们知道傅聪是谁吗?让我来告诉你们——他是傅雷的儿子,他曾获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及萧邦《玛祖卡》演奏的最优奖,由此名声大噪。
《傅雷家书》里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里面充满一个父亲的爱和忏悔。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和翻译家、思想家。家书里充满了爱,家书的字弥满了人间真情。父母的淳淳教诲,孩子与父母真诚交流……其中家书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走过的,是我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的中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我心中一部分的罪过。结果是一回事,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我要怎么拥抱,你才能原谅我的后悔与热爱呢!”……
通过家书的片段,我们能够体会到傅雷对父子关系的见解,表达出的那份深沉的父爱。我读过傅雷家书后真羡慕傅聪有一位好父亲,我建议大家都可以看一看《傅雷家书》,体会父爱如山的感觉。
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篇1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在生活细节方面,傅雷先生对于傅聪的要求是极严格的。他在1954年8月16的信中写到对于傅聪习惯的改进建议,例如“手插在上衣兜里比插在裤兜里更无礼貌”,“双手不拿刀叉时要平放在桌面上等。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严格、只知道批评儿子的父亲。但他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爱。只是他将严厉转化为爱,将批评化作关心,将惩罚化作呵护。在与儿子往来的家书中,很多方面都对儿子提出了好的建议,想尽全力为儿子分担,帮儿子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从而引领儿子成为一位人格卓越的人。
在情感及生活中的小事方面,傅雷也会关心自己的儿子。在傅聪年轻时,傅雷叫傅聪要经得起诱惑,以事业为重。在交友方面傅雷总强调待朋友一定要真诚,艺术家总有很强的情感,但仍要用理智控制自己。傅雷总是给傅聪寄自己看好的书,以此熏陶他的思想。傅雷的教子之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
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篇12
傅雷的一封封家书,都是傅雷对于傅聪的教导,傅雷优秀的教育使傅聪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钢琴家,有着西方音乐的才华却又不失中国人的傲骨的气节,有对于艺术的忠诚、尊重与见解。
傅雷希望傅聪能够成为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弹琴机器,傅雷告诉儿子:“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你的艺术,但过多的音乐只会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他有着十分长远的目光,并不是注重眼前的利益,他知道艺术家,不注重提升自己的水平,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艺术之路才会愈走愈远,有了父亲这样的思想的引导,傅聪才在音乐界大放异彩,始终保持坚韧、顽强的精神,戒骄戒躁。
然而,傅雷在对儿子做的不是告诫,不是约束,而是领导,他并不是直接告诉或直接命令儿子一定要少进行商业演出,而是循循善诱的告诉儿子“为什么不能”,“过多的音乐会麻痹你的艺术”,这样的劝说,会使傅聪更加容易接受而不会形成反抗的情绪,也让傅雷成功。
“教育的本质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傅雷用他的教子之道用心的培养出了一个真正尊敬艺术、忠爱艺术的优秀艺术家。
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篇1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无论是在战乱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里,家书都是无比珍贵的。在薄薄的信封里,装着的不仅是一行行充满亲情的字,更承载了难以丈量的爱。
在信中,傅雷与傅聪谈人生,谈艺术,谈生活中的琐事,谈傅聪的终身大事……他向傅聪毫无保留地讲述他的经验,他的建议,傅雷对孩子的关爱展现在每一个字里行间中。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中的三个孩子,一声比一声强烈,一声比一声思念。
傅雷一直在向自己的孩子灌输一个艺术家该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要做一个人格高尚,追求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中每一句自然流露的语言都给今天的我们极大的启发,不仅仅是至于我们,而也有对家庭教育的渗透。现在家庭也许最缺少的就是父母真正的关爱,父母每天的“工作忙,为了你好”,使孩子丧失了多少被爱的感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其实想要的就是父母的关爱而已。
一个好的家庭熏陶出来的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感谢《傅雷家书》,让我了解傅雷一家爱的故事。
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篇14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读了许多名著,但都是马马虎虎,唯有《傅雷家书》让我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阅读这本家书,体会到的却是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我对她仰慕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读完《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了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教子爱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总之,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书,让孩子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300字左右读后感篇15
海鸥依海而生,但也要展翅飞翔;大海随海鸥而广,只为护它一生。——题记
穿越回那个属于傅雷的50年代,一封家书足以跨越鸿沟,抚平游子心中成麻的万千思虑。家书似一把打开相隔两方空间之门的钥匙,见字如面间,亲人间的温暖,父母对孩子在外打拼的担忧、不舍,对傅聪的种种关心问候,从字里行间中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飘进心中。
《傅雷家书》里更多的是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母亲的信似白月光般的温柔,却又不敢完全给予你爱的光明。她总怕爱孩子爱的深沉,她的孩子会陷入爱的沼泽里,从而失去了展翅飞翔的能力。
父亲的信却似烈阳般凛冽,不似母亲般的白月光温柔长情。傅雷先生对他的孩子从来都是有一说一,但他的深邃背后也有温情的一面。傅雷先生曾对他的孩子说过:“我做父亲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厌烦。”父亲是矛盾的,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飞得不高,却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得遍体鳞伤的模样。
或许有一天你也会飞向蓝天,你的父母就像大海,当你跌落谷底时,你的父母不会责怪你飞得太高,而是为什么自己没有更广的海岸。
海鸥与海会永远相伴,直到时间的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