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读书有感500字(2)

关键词: 湘行散记读后感,湘行散记读书心得,湘行散记
奕远0 分享 时间:

30年代面临的,几十年后仍在面临,你看那中国南边的某条河上,曾经渔民放一群鸬鹚入水,在竹舟上撑蒿,光着脚、卷着裤腿,黝黑的双脚、嘹亮的嗓子一动、一吼,水花飞溅,歌声朗朗。一会鸬鹚跃出水面,被绑住的脖子卡着新鲜肥美的鱼。这属于江南出神入化的“鸬鹚捕鱼”,还不是抵不过历史的洪流,被淘汰了罢!

那山仍是那山,那水仍是那水,那人却不是那人。岁月蹉跎,物是人非。幸运的是,湘西的水手,还能在历史哀乐中唱上一曲橹歌。

《湘行散记》读书有感500字5

“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沈从文如是说。在他看来,他的生活与思想皆由孤独而来。然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幼时,檐溜滴落使他于孤独中思老;青年时,汤汤流水赋予他丰富的阅历,扩展了他的想象;再后来,在海的寂寞中他磨练出孤独心境;在海的广阔中他陶冶出豁达情操,可以说,他的整个人都是浸满了水的。

这一点在《湘行散记》中可谓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了水,便有了船;有了船,便有了人;有了人,也便有了故事。不同的故事中又淌着不同的沅水。《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沅水是落着雪结着冰的,是让人一落水便透心凉的。在《桃园与元洲》中,沅水是载着落花,满是芳香的,同时又是迷人心目的;于《老伴》在落日黄昏中,水落石出,不复当初,一些记忆便涌上心头。

读过沈从文的湘西水,我不由得思考自己的水。谈到水,我其实是畏惧的,幼时,大人带我泛舟白洋淀,我为近距离接触荷花落入了水中。临了,还不忘抓上身旁的大人一起落水。长大些,我便陆续听到诸如水中有很可怕的寄生虫,有恐怖的海蛇这一类消息,这时,我便用人类总会畏惧未知的东西,这种说法来安慰自己。再后来,即便大人告诉我,我八字全是土,水来土掩,大可不必畏惧那水,我也依旧不能释怀。

虽然江河湖海及骤雨这些“大”水让我畏惧,时刻警惕,但“小”水却是我最喜欢的。若说“大”水能带走生命,带来破坏,那么“小”水便时刻滋养着生命,带来希望。不提那句妇孺皆知的“润物细无声”,还有陶潜的“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春的细雨与秋的露水无一不体现着生命的繁荣,而给人一种虽已残春但生机不减的希冀之感。与沈从文的深思不同,水于我便只是这些了。对“大”水的畏惧以及对“小”水的喜爱。这便是人与人的不同了,他由水而悟道,我于他处而成仙。

《湘行散记》读书有感500字6

阅读《湘行散记》,沈从文那质朴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水,潺潺流入我的心田。微波荡漾也泛起层层涟漪。

在这游记中,我领悟到了湘西之美: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缝隙之间,或蔓延到松树枝丫上,长叶飘拂,花朵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人人都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这更体现出了湘西景之优美,人之淳朴。这样的湘西,叫我怎能不沉醉其中呢?

当然,在游记中,我更多的,是领悟到湘西人的纯朴心灵。书中,描写了许多水手,每一个水手,都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们,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只能拿到最微薄的工资。水手这样的工作,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工作,他们用的是最多的力气,而且,他们不仅是靠着力气,他们甚至是拿着性命去拼啊!在船上,死了人,对于船上的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水手们从当上这个职位起,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担当的是全家的生活。他们,有着最纯朴的心灵。

文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妓女,说到妓女,可能许多人都会鄙夷万分。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妓女背后的故事。因为她们的丈夫早已死去,全家重任就压在她们的身上。出于走投无路,才当上了妓女。在她们饱受白眼时,又有谁知道她们背后的苦衷呢?

飘渺的橹歌声中,扬起的是最真实而美丽的生命。湘西人最纯粹的人性,深深留在我的心里。



《湘行散记》读书有感500字相关文章:

观后感作文500字8篇

读《镜花缘》有感500字

观后感500字7篇

平凡的世界读书有感500字

六年级读书有感500字

十二公民观后感500字

课外读书有感500字

小王子读书有感500字

读《老人与海》有感500字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500字

134275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