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事迹读后感600字(2)
革命先烈事迹读后感600字4
今天,我读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有王朴的故事,有刘胡兰的故事,有董存瑞的故事......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0年生在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而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还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走到山口时迷了路。他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让他带路。王二小先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词作家、曲作家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来纪念他。
读后我想到了王二小为了保护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别人。他可以不保护躲藏的乡亲们,他也可以不牺牲自己,但他没有,他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再想想我们,不用保护别人,也不用牺牲自己,在这种好的环境下,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想想别人再想想自己,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的,但我们不努力,只要努力也可以做到。
从现在起,我们应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发奋读书,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同时,祝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立足于世界强国之首,不再受其他国家欺负。
革命先烈事迹读后感600字5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红色延安的故事》一书,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事迹纷纷呈现在眼前,比如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刘志丹,比如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奔赴延安投身抗战的白刃、钟萍,比如《黄河大合唱》,比如《囚歌》……该书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革命精神、政治品质和优良作风,以及他们用一生的经历诠释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一种以苦为乐的乐观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作为一名80后党员,我深刻地感觉到弘扬延安精神在当下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而在今天,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员工,我发现身边有许多人,虽然赚钱没有外企多,待遇没有国外好,但他们仍然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航天事业、能源事业甘于坚守和奉献。这是因为他们都是党员干部,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
延安时期,党领导广大边区军民开展生产自救的大生产运动。他们吃小米、住窑洞、穿补丁衣服、开荒种地、纺纱织布,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依旧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在今年上半年中核清原公司退役部承建的西藏城市库项目工作中,项目人员战胜了高原反应、天气寒冷、现场偏远、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不喊苦不喊累,顺利完成了首个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废源治理项目;今年最热的6、7月份,核运输部的员工们在田湾电站厂房内执行乏燃料运输容器装运演练,厂房内高温达40多摄氏度,他们每天全副武装进厂房,出来时衣服不知拧出多少水。另外厂房工作安排大部分的演练在深夜进行,但他们的夜宵却只有泡面。诸如此类的事例充分证明,清原人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当今社会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有许多新的事物快速出现,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赋予延安精神新内涵、新思想、新特征。我们或许没有机会再像延安时期的前辈们那样用自己的一生去书写艰苦奋斗的故事,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什么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唯有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去继承和发扬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延安精神。
革命先烈事迹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