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了吗的读后感600字5篇

关键词: 幸福了吗的读后感600字,幸福了吗读后感,读后感
陈翠0 分享 时间: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幸福了吗的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幸福了吗的读后感600字1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许多人都在追求它。然而,什么是幸福,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来说吧,吃好穿好就是幸福。其实,我也似乎觉得这也太孩子气了。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片童话故事后,收到了启发,找到了答案。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砌了一口井,做了一件好事。智慧姑娘代表森林里的花草树木和动物来感谢他们,祝他们幸福。牧童问:“幸福是什么?”智慧姑娘要他们自己去弄个明白,10年后再到这里相见。10年过去了,三个牧童果然在小井旁边又相见,他们有的当医生,干各种杂活的,也有留在村子里种地的,他们都说,用自己的劳动,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别人幸福,自己也感到幸福。

掩卷沉思,智慧姑娘一语道出了幸福的真谛,拨开了我思想上的迷雾,我不经为过去的幼稚无知而羞愧。吃好穿好就是幸福?不见得。凡事要看具体情况。电影《红楼梦》里锦衣玉食的贾宝玉幸福吗?别说我们对他的生活有看法,他最终自己都觉得那种“幸福”难熬。没有好的吃,没有好的穿,日子过的艰苦就不幸福?也不见得。烈士为了革命一生过得都是清贫艰苦的生活,可是,他在《可爱的中国》里不是讲了他的一生是乐观,幸福的吗?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呢?反复思索,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观决定个人幸福观。一辈子只为自己吃好穿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那样的幸福不用说是低级的,他的一生也是无价值的。因为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的一生应该是很好地尽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应尽的义务,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你看,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们,他们放弃了自己舒适的生活,远离家乡,来到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他们吃的是压缩饼干,喝的是苦涩的地下水,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猫耳洞。他们的生活很艰苦,但他们懂得为人民吃苦就是光荣。他们的崇高心愿“战死沙场我心愿,祖国人民要安全”,“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的

是国家昌盛,人民幸福。他们的心愿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革命导师马克思有句著名的格言说的对,“能使大多数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

智慧姑娘,我感谢你!你使我变得成熟多了,你使我不仅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而且,是我懂得今后我的一生该怎样度过,该怎样做人!

幸福了吗的读后感600字2

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我看了一本名字叫做《享受与幸福》的书,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享受?什么是幸福?这本书引领我的心灵到达了一个新的领域!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在看过《享受与幸福》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作为教师这本书更是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首先要始终相信自己。

朱永新先生说:上帝在每个人身上都安装了成功的密码,安装了成功基因,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找到这些密码和基因,从而赢得辉煌的人生,无论你是智是愚,是健康还是残疾。朱永新先生还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例子:聋哑人周婷婷。盲人戴维。甚至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海伦。 凯勒,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破译了自身的密码和基因,获得了成功,我们是如此的健康,如此的年轻,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有什么理由可以倦怠呢?我相信自己会使每一个学生鼓起自信的勇气,扬起希望的风帆,去破浪远行。我也相信自己不仅仅是个教育园中默默耕耘的教书匠,我会成为幸福的收获者,会朝着科研型的教师去努力,会寻着成功者的足迹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其次,要努力控制自己。

朱永新先生谈到自我控制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有所为告诉我们一定要认准目标,全身心地投到这项活动中去。有所不为告诉我们要战胜与自己的决定相对抗的一切因素,其实这一点尤为重要。当今这个世界的诱惑实在太多了,作为教师的我一定要学会耐住寂寞,抵制诱惑,克服自身的惰性,做学生征途中的号角,夜路上的火炬,航程中的灯塔,指引学生不断的前行。

最后,要坚持撰写日记。

朱先生在多篇文章中都谈到了日记在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日记,是自己教育生命中的一朵朵浪花,一簇簇花絮,可以记下前行路上的收获,可以为自己的成长之路铺垫出绚丽的颜色,若干年后,再次翻看,整理,可以使自己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可以为自己的生命之路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有过很多次的激动、兴奋和感慨,但是很多次都是在忙忙碌碌中让这种感觉慢慢的淡去,消失了,等到有时间想提笔记下闪光的时刻时,却已没有了灌注笔端的激情,找不到了那种感觉。朱先生多年来笔耕不辍的经历,不得不使我们扪心自问,我们难道比这位市长、校长还忙吗?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到汗颜,不得不承认是我们的懒惰在阻碍着我们。朱先生还引用了毛主席在湖南师范读书时写下的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来说明事业成功最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受朱先生的影响和启迪,我也决定坚持写教学日记,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的记录每一个挫折与失败,进步与成功,享受每一份感动与欢欣,我并不奢望多年以后成为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只希望自己不是在重复所谓的教学经验的教书匠,不是在重复的过着每一天,希望能做一个有心的人。

我喜欢这本书,喜欢朱永新的理念,喜欢那激人上进的话语,喜欢那种大家的人格魅力,喜欢那富有诗意的书名:享受与幸福,让我们也一同去享受每一天的灿烂阳光,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美好,享受教学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享受那些可爱天真的孩子们,在享受中体验生活的幸福,体验工作的幸福,体验来自孩子们的幸福,让我们共同幸福着教师的幸福!

幸福了吗的读后感600字3

藉由“书香昆明”建设学习活动的机会,我有幸读到了白岩松老师的《幸福了吗》,有颇多感触,下面一一道来。

一本好书,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旁敲侧击,渐渐引人入胜,把作者的观点慢慢传入读者的精神中,不置对错,让人慢慢回味、思考,然后而有所得。

幸福的概念,因人而异,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关于幸福的感受。通读全文,很难找到幸福这个字眼,而是提到了信仰、理想、心灵的平静,白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而是通过他几十年身为新闻人的视角和经历,不断潜移默化地阐述着、指点给我们寻找幸福的方法。读完全书,仿佛在凉爽的午后喝下一口清茶,清新、宁静,心中充斥着幡然而悟的感动。

真正意义上的幸福,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更多的取决于心灵上的平静。然而,在当今物欲横行的社会,物质上的幸福似乎更容易被人感觉到,体会到,因而人们狂热地追逐,而逐渐放弃了精神上的平静。结果,在“繁华尽后,我已不再是我。”,物质是满足了,精神上的空虚却无法弥补。钱是多了,权也有了,但笑容假了,心肠冷了,朋友少了,到最后除了金钱,什么也没有,这种孓然一生的孤独是何等的可

悲!有时候,我们的确是该停下来休息,等等我们的灵魂,好好审视我们得到了什么放弃了什么。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物质,而放弃了生而为人的宝贵财富。

信仰和理想,我觉得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直接关系着我们是否真正幸福。但因为现实的残酷,我们大多数人渐渐舍弃了这些东西,沦为单纯的赚钱机器,我们的灵魂早已被金钱和权利所玷污,失去了他们原来的纯洁。无信仰和理想的人,是麻木的,可悲的,他只能借由物质上产生的满足感安慰自己早已空洞的灵魂;而有信仰和理想的人,看这个世界是不同的,这个世界都是围绕着他而转,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动,充实而感动。现在的我们,谁还记得儿时的理想?谁还在为儿时的梦想奋斗?但是,当你想起儿时的理想,是不是有一种感动和动力充斥着胸臆?我们,的确是该好好想想那个古老问题的答案:“我因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白老师的这本书除了带给我对幸福的思考,还让我从一位睿智的新闻人视角,审视这个社会。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存在于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13621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