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的人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有的人读后感600字1
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支蜡烛,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说是它燃起火花的那一刹那。有人的火焰,微弱欲熄;有人的火焰,烛影摇红;有人的火焰静静发光;有人的火焰,灿烂耀眼。然而它总有蜡炬成灰,归复平静的一刻,唯一不同的是:所留下的贡献。
《有的人》全诗通俗易懂,篇幅短小而容量极大,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全诗又是那么潇洒旷达,毫不留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全然取决于对人民的态度,造福人民者永生;压迫、危害人民者速朽。
作者大胆借鉴古诗用典的手法,在诗中运用了一连串能引发读者联想的典型细节和比喻。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使读者联想起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 再如“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会使我们联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的意境。虽然是政治抒情,然而却运用形象思维,诗句优美,琅琅上口,使人过目难忘。
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论怎么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光荣与羞耻,伟大与渺小,永远是不会颠倒的。人们要想活得有意义,要想使自己的人生焕发出瑰丽的光彩,那就应当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有的人读后感600字2
诗分为现代诗和古诗两种,我特别喜欢具有押韵风味的古诗,对现代诗相对冷漠,但只有一首现代诗例外,它就是——臧克家的《有的人》。
这首诗是作者为了纪念鲁迅逝去十三周年之作。整首诗结构简洁、题目新颖又独特。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首诗是通过对两种不同的人对比而进行的。赞扬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有人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我品味良久,感受到了一丝哲学,在那个时代,反动派骑在人民头上,耀武扬威,欺压人民。可鲁迅虽然在地下永远长眠,但是活在人民心中,反动派虽然还活着,但是在人民心中早已死亡。鲁迅的精神永驻,在人民面前永远那么伟大,鲁迅的精神和思想永驻人间。
鲁迅和反动派,一位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鲁迅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活着,时刻为人民服务,捍卫人民的利益;而反动派却让别人不能活,一切为了自己,侵害人民的利益,处处欺压、迫害人民。
鲁迅用他的武器——笔。揭露了反动派种种的罪恶。反动派曾多次威胁他,可他心里永远没有退缩,只有一往无前,令反动派害怕,让老百姓心安。
后来,人民站起来了,有自己的话言权,鲁迅和反动派又怎么样了?
反动派对人民如此差,相信不用我讲大家也会知道;爱护人民的鲁迅则被人民无限崇拜和爱戴。
鲁迅,伟大的民族英雄,在这里,我向你致敬。
有的人读后感600字3
初读著名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一诗,曾发疑问: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却如同死了一样;有的人死了却活着呢?
后来,通过老师的精讲点拨我才明白过来。像宋朝的奸臣秦桧就是一个“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坏家伙。他死后还要遗臭万年。所以他活着就比行尸走肉还不如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仇恨腐朽的统治者,心甘情愿做人民的牛马,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人民把他捧得很高,很高”因为鲁迅先生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所以,他死了,人民永远纪念他,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虽死犹生!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生命的意义。
想想现在社会上那些贪官污吏,腐败堕落,再想想那些唯利是图、利令智昏的不法商人,还有生产伪劣产品的“企业家”,他们虽然活着,但他们有人性吗?再看看解放军战士,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总是最先出现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他们向祖国和人民索取什么了吗?再说我们的老师,他们呕心沥血,培育学生成才,虽然待遇低,可也无怨无悔,更有广大劳动人民正在辛勤地创造着灿烂的明天,……他们都正在默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复拜读《有的人》,我不禁感到汗颜,原来,我也只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还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来掩饰自己的过失,感谢这首诗,它像一丝和煦的春风,拂过我那即将干涸的心田。我终于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