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作文

关键词: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西游记感想,西游记
文凤0 分享 时间:

读《西游记》,便是在读一条西行大道,品味神魔与西游的酣畅,也许康庄,也许羊肠,也许“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步步惊心,条条交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游记读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1

众所周知,《西游记》乃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可想而知,它的文学价值是非常高的,作为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学精华不了解一点那怎么行。为此,我特地趁着寒假好好去领会一下。

当我将那本厚厚的“经典”的最后一页合上后,脑袋里还真是有很多感触哩!就比如说孙悟空,他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了。

文章较开头的“大闹天宫”一章,或许有人会认为他无事生非,爱挑衅“权威”,甚至妄想做“玉帝”,但我却认为这突出了作者的热爱自由,勇于反抗以及这个时代所提倡的“有能者当居之”。不过如果真让孙悟空当玉帝,恐怕连天都会被捅出个窟窿来。

至于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西天途中更是尽心尽力保护。他的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就仿佛是在为那个时代带去了一位“神”。不过孙悟空的缺点也不少呢!就是有时太卤莽了,像“三打白骨精”,虽说他的火眼金睛是把那妖怪看出了,不过他太急性子,二话不说先给它一棍,可恰好碰上唐僧这个“慈悲为怀”的圣僧,其结果便是唐僧的“解雇书”——“你走吧!”

再来讲讲唐僧,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不过有时他也有点“腐朽古板”,人妖不分,还多次冤枉孙悟空,以至于到最后还得让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大师兄。我对他的这种行为实在没什么好印象,但念在他不辞万里赴西天取经,自然也是功过相抵了。

提起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孙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他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他丑陋和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沙僧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

总之,这些人物都为此书增色不少!虽然作者想表达的“内涵”我无法完全明白,但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不少乐趣。一句话:不愧是名著啊!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2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总是会情不自禁的融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西游记》中以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鬼怪和险恶的环境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其中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的情景,最让我感动。感动在何处呢?他并非抗拒,而是努力的等待着师傅来救他。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无论是干旱,还是下雨。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风吹,还是日晒……他依然等着,等着……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僧终于把孙悟空从石缝里给救了出来。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虽然看似内容简单,但实际上却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在逆境中怎样可以坚强的应对,怎样坚持等待成功!

在西游记中,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故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三识三打白骨精,而唐僧却三次阻拦。从这个小故事中,不仅学习到了孙悟空机智和勇敢,还感受到了唐僧的善良,这些我们都该学习。

西游记让我想到了我以前的故事。有一年暑假,我看见楼下的小朋友们都在广场上玩滑板车。他们就像是一只只小精灵,愉快的穿梭在人群中间。我也想玩一玩,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辆。妈妈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刚开始,我的骑滑板车技术很差,动不动就把身上摔的黑青,心里渐渐地有了打“退堂鼓”的苗头。但是,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故事。是啊!唐僧一行人都能克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取到了真经。这点小困难,算得了什么?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刻苦学习骑行技术,终于在暑假的最后几天,完成了这个目标,学会了骑滑板车。

西游记中的故事太多了,数也数不清。但是他给我们形象的展示了每一个人物的特点,更让我们看到的人物身上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勇敢的孙悟空,诚信憨厚的沙僧,善良的唐僧,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西游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和他人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会有所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3

话说暑假语文老师让读两本名著,反正暑假也不能出去玩,抽些空闲的时间用来读这些中华的精华,既完成了作业,又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况且读书还是我最大的兴趣爱好,何乐而不为呢?而我现在马上就六年级了,以前的那种薄薄的一册书已经满足不了我了,而原装版的古文书读起来有比较困难,我便采取了妈妈的建议:看半古文半现代文的`。于是,我先从四大名著最简单也是最有趣的《西游记》开始看。

西游记主要介绍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连同一匹白龙马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个故事从五六岁的小孩到老人,几乎人人皆知。而今天,我就要来说一说西游记中的四位主角。

第一位,当然就是“师父”唐僧了。首先,唐僧是明智金蝉之相,又恰是太宗的法师,所以被观音菩萨委以重任,开始了取经的道路。可尽管他有明智金蝉之相,一路上还有几位高徒保护,以及其他神仙暗中保护,但却依然一遇到妖怪就被捉到,还几次差点惨遭毒手。他很善良,有大慈大悲之心,但却胆小无比,这从书中的各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唬得个三藏魂飞魄散”“吓得三藏腿一软,从马背上跌了下来”等也可以看出唐僧并非英勇善战之辈,还有“‘既是它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这话,泪如雨落。”等多次提到了唐僧哭得“泪如雨下”,从这些句子和词语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唐僧虽然遇到了几个高徒,但去西天取经势必会遇到不少危险。他又并非像孙悟空那般骁勇,他也是肉眼凡胎,甚至有些懦弱。所以唐僧才会被孙悟空骂曰:“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又因哭而导致悟空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做到老罢!”

接下来,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孙行者。他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小时候,一直觉得孙悟空无所不能,特别厉害,因此也很崇拜他。而这次细读后,我发现,孙悟空他不光会七十二变,无所不能。他也善良,但他的善良与唐僧不同,唐僧乃肉眼凡胎,不是妖怪,所以外表可怜之人唐僧都怜悯;但孙悟空却不同,孙悟空能感受到妖气。所以当他听闻有妖怪祸害村民时,总是站出来,不管费劲多少力量,甚至几次惨遭毒手,差点被杀害,却又死里逃生,为民除害。他正直,对待恶人绝不手软,也从不冤枉善良之人。或许,孙行者有些顽皮,猪八戒骂了他几次,又向师父嚼耳根子,所以,他就几次戏弄猪八戒,可当猪八戒真的遇到危险时,孙悟空每次都插手相救,从来没有起过不良之心。

他还特别忠诚,因为刚开始他不服从管教,所以被戴上“金箍儿”,而这个“金箍儿”就是管教孙行者的。只要唐僧念一念“紧箍咒”,便可让孙行者疼得满地打滚,为此,也让孙悟空遭了不少罪。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篇中,孙行者向唐僧解释那三个人都是妖精假扮的,可唐僧哪里会信?再加上有猪八戒在一旁起哄,导致唐僧几次念紧箍咒。可孙行者明白,这个妖精的存在,对师傅是一个危害,所以他为了师父,不顾疼痛地去打白骨精,而最后,却反而遭到唐僧的驱逐。

137113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