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2)

关键词: 培根随笔读后感,培根随笔读书心得,培根随笔
奕远0 分享 时间:

就好比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爬山,倘若他抱定信心要爬上山顶,就定能攀上顶峰。正如培根先生一样,他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社会中的不良风气,用理智从根源上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显然是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在此书中我还学到了思考及看待事物的方法,即: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应看到不利的一面。

不仅如此,我还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虚伪的,而应该是坦诚的。虚伪的假面具只会使这个世界变得黑暗,而只有真城的桥梁才能将人心与人心连在一起。

《培根随笔》一书集合了培根先生一生的思想精髓,读起来就像是在与一位睿智的老人对话。我想:我应该在今后的日子里,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以及我身边的人,把培根老先生作为我的榜样,做一个坚定执着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人。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4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耳熟能详话就出他之口。这本书分为《谈学问》、《谈旅游》、《谈虚荣》、《谈野心》、《谈运气》、《谈愤怒》等数十篇随笔。

在众多随笔中,我最欣赏的是《论逆境》,我读了又读,每次它带都给我不一样启示。“顺境带来的幸运固然可贵,逆境造就的品质更令人折服。顺境的德行是节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挠。”这是全篇中给我启示最大的两句话。我认为,这是这篇随笔的浓缩精华。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遭遇逆境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不幸,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困难,挫折和痛苦;遭遇逆境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万幸,因为逆境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它考验了人的意志,还磨练了人的心智。逆境的磨练,造就了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的伟人。

这让我想起了邓稼先研究原子弹。一次,两次,上百次,上千次。面对诸多失败的考验,他没有选择放弃研究。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贝多芬也同样如此,虽然自己双耳失聪,但是他始终认为“谁也无法超越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最后,他谱下了《月光曲》、《第九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正是人们在遇到逆境时不同的表现,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消极的人,遇到逆境,只得叹息与报怨,最终堕落;积极的人,却能从逆境中学会坚持,得到勇气。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5

嫉妒,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就像古人说的一样:嫉妒从不休假。嫉妒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无论是权贵、百姓。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所以说,嫉妒无处不在人们身上体现。“嫉妒亦是最卑劣最堕落的一种感情,因此它是魔鬼的固有属性,魔鬼就是那个趁黑夜在麦田里撒稗种的妒忌者:而就像一直所发生的那样,妒忌也总是在暗中施展诡计,偷偷损害像麦黍之类的天下良物。”即使如此,但人还是不可避免的拥有妒忌这一情感,而且是每一个人都有。但既然如此,人还是有成功与失败之分。为什么呢?

善用嫉妒,这就是人之区别。难以抑制自己对别人的妒忌的人,就是《培根随笔集》中的魔鬼,在社会中难以自立,人人避而远之。请问,那这人即使有才能又能怎样呢?最终还不是失败。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一样。周瑜可能还幸运一些,起码他才能是有所施展的。但是最终还是因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嫉妒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然而,那些善用嫉妒的人,抑制着不断膨胀的嫉妒,转化为动力,不是很好吗?成功属于那些能抑制自我的人。

人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嫉妒之心人人皆有。只要嫉妒之心不用于奸邪之事,用作自我激励,那有什么可让人瞧不起的。所以我们要把握生命,控制嫉妒之心,努力奋斗,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我们而改变,人生会因我们而绚丽多彩。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相关文章:

读培根随笔有感500字

2022培根随笔读书心得600字

《苏菲的世界》阅读感悟8篇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感悟心得

西游记六年级读后感600字

彷徨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培根随笔谈高中读后感700字大全

培根随笔谈精选500字读后感

道德经第一章最精辟心得感悟

道德经第一章最精辟心得感悟

140433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