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优秀读后感700字

关键词: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奕远0 分享 时间:

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菲的世界优秀读后感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菲的世界优秀读后感700字1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就这样,苏菲走进了哲学,走进了智慧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从无到有,究竟经历了什么呢?已经存在的万事万物必然有个开端,自然派的哲学家们持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多。我们都曾经好奇万物从何而来,最早的希腊“自然派哲学家”认为有“一种东西”是一直都存在的,他们相信,世上必定有某种“东西”,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仍旧回归于此。于是各种思想得以发展: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安纳克西曼德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他所谓的“无限定者”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安那西梅尼斯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这三位米雷特斯的哲学家都相信,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

然而,过去许多千百年的谜题如今都有了科学的解释。人们提出哲学性的问题,哲学家们又提出了答案,在这种不断问答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得以进步,而我们之所以能提出哲学性问题,是因为人有好奇心,人们对于活着这件事非常惊讶,因此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生命的疑问。这就像我们人看变魔术一样,由于我们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于是便问道:“魔术师如何能将两三条白色的丝巾变成一只活生生的兔子呢?”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失去好奇心,因为我们见得多了,便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只有哲学家们保持着好奇的态度,希望弄清楚魔术师的把戏,这也是我们对哲学枯燥片面的印象的原因。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我们也将会由此领悟哲学的魅力。

苏菲的世界优秀读后感700字2

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有趣的童话故事,然而当我静下心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这远不是我想象的那般,这似乎是一种关于生命的思考和关于哲学的体悟。

主人公苏菲,收到了一封不寻常的来信,改变了她的整个生活,一股关于哲学的神秘色彩也在此缓缓拉开。哲学是深奥的,一个个有关哲学的问题,看似空虚、空洞,让人难以捉摸,但却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这一个个看似荒诞可笑的言语,思考片刻,也会给人带来无限的烦恼与困惑。没有人能够解释明白“我是谁?”也没有人可以说清楚世界、生命的起源,但这却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一切从无到有,一切都充满了巧妙的关系。

对此,作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葛优躺,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只有哲人会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着。想,关于探究魔术师的秘密我们比哲人们缺少的只是一颗好奇心和一颗智慧的头脑。

哲学家们不停的爬着,同时也不停的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和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

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也有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十四岁第一次读苏菲,懵懵懂懂。

苏菲的世界优秀读后感700字3

宇宙就像是一只从魔术帽中拉出的兔子一样。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但没有人知道那只将兔子从帽子中拉出的手又属于谁。

这本书的名字叫《苏菲的世界》。一本讲述哲学的书籍,借书中角色所口将古往今来所有哲学家的理念一一讲述。这些学者都在用一生探讨一个问题:世间万物由谁创造?

本书讲了一名女孩苏菲学习哲学的故事,可事实并非如此。一封封寄给一位名叫席德的人的信不断地送到了苏菲手上,可苏菲对这位席德丝毫不认识,但寄封人却十分肯定苏菲可以将信转交。哲学的学习是一场枯躁之中又不失奇幻的旅行,但当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做出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后,疑点到达了极根。这无数问题都指向一个人——席德。不用着急,真相正在逐渐显现它那诱人的身影。

世界正在崩坏,各种地方开始出现对席德的生日祝福,狗狗的口中,天空的热气球上,甚至未被打开的香蕉内部,真相开始揭晓。那位席德终于露出了她的庐山真面目,她收到了一本书,这是她爸爸写的,这就是而这一本书就是苏菲的世界,而苏菲与艾伯特不过是她爸爸笔下的文字。但这两个世界已经开始共通,那是一个由席德爸爸创造的世界,他是那只手,是这个宇宙的上帝。苏菲的一切,她的父母亲人,她的老师同学都不过是几个字而已。

不过如果从更深层次看,却有着更大的惊喜。席德的父亲是苏菲世界的上帝,而作者也是席德世界的上帝。而作为看这本书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席德呢?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发现世界的真假,我们亦是一样。也许你所在的时世界也不过只是一个人写下的文章,而作者也和席德父亲一样用席德父亲和艾伯特来讲述自己的哲学。

宇宙是一只兔子,谁又能检验这个宇宙的真假,也许我们都是一本书中的角色,一个蜷缩在兔子绒毛中的人。

苏菲的世界优秀读后感700字4

两个月,断断续续翻完《苏菲的世界》这本小说(于我来说,也仅仅是小说),好吧,我只是看了个热闹。那么小说读懂了么?大概…也许…可能吧!也不敢说,苏菲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神秘,留给我的好像只有幻想的恐惧和语塞的尴尬。

141056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