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有感600字范文(2)
读《曾国藩》有感600字4
不知道如何来描述,你的才情身手,你有平乱的韬略智谋,你有倡导洋务的言行,你有中兴名臣的光环,你有家书的传留,你有这般那般三言两语不能休……——《曾国藩全集》
《曾国藩全集》是我读过最有感触的一本书,读完之后深深地被曾国藩的魅力所吸引,智慧所折服,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完之后得到的感想。
一是他进取精神值得学习。他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乡下孩子,通过科举考试,先是秀才,再考举人,最后考中进士,并进入当时朝廷最高学问机构—翰林院。这条路径绝不是一般人能走下去的,但他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了。除了天份、机遇之外,更多的是他那顽强的学习精神使然。
二是在治国方面,曾国藩思想先进,勇于实践。受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憨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造了第一所兵工学堂,翻译印刷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三是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学习曾国藩“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学习精神。多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多看书,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强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养。学习曾国藩的先进思想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多一点思考少一点盲从,做一个对高速有贡献的高速人。
读《曾国藩》有感600字5
曾国藩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看完这本书觉得有些名不副实。《曾国藩》被称为政商必读书,但对我来说只是一本故事书。在我看来,曾国藩不过只是一个长于识人用人,善于长远考虑,老于官场规则,惕于自身修养的普通人而已。至于平定天平天国的武功,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在于天平天国的“气运”所致,这也是曾国藩自己的说法。湘军战斗力比太平天国军强点,但不客气的说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只不过为了劫掠财富而打仗而已,湘军能取胜,也不过是五十步之于百步而已。说实话看着这群湘军将领,常常的感叹是“这都能赢?”而在文章方面,至少从历史来看,其名并不显。略为突出的可能是其治家之言吧,然而实际效果为并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其弟其子都没有什么建树。
纵观曾国藩所作所为,虽然勠力于重振名教,挽救人心,然而在晚清烂到骨子里的形势下,也毫无意义。从这里我在想,为什么几千年的儒家教育,以致程朱理学的更深入的禁锢下,反而培养出的都是这样一些当官前满口仁义道德,当官后毫无道德可言的人呢?从位至极品的官员言行来看,他们早已看透这一切,道德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最多不过作为粉饰而已。他们既不寄希望于别人的道德,也不强求自己的道德,一切都以办事为第一,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块遮羞布也没什么用,但既然都没扯掉,那就心照不宣,继续用着吧。大家都是皇帝的新衣,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有所启发的是曾国藩对自己的时刻自省和他的几次为人处世的转变。先是儒法治事,屡屡受挫,而后在陈广敷指点下,杂用老黄,而有起色。这一点可能在现在也是有用的,但并不感冒,宁愿相信曾国藩所说的以诚为先。
全书让我敬佩的两个人,一个是康禄,一个是彭玉麟。康禄在哥哥康福来劝降时的话,不只让康福深受震撼,也让我感动非常,难得这么一个明白人啊,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难能可贵。而彭玉麟品德高尚,不恋功名,有情有义,可能是湘军唯一一名还算不错的将领。
读《曾国藩》有感600字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