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读后感(2)
在这本书中,我最钦佩的人当属梁山泊的军师――吴用了。他并不是人如其名,而是真真的有大用。他的计谋让晁盖和阮氏三兄弟不折损一兵一卒就成功地从杨志手中劫走生辰纲,更是为梁山招来几员大将,这可谓是“运筹于股掌之间”。他的大脑中仿佛藏了一个无底洞,里面尽是奇妙的法子。他的这份足智多谋和诸葛亮的有的一拼,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化难为易,轻松处理难题。
而最令我费解的是那一百零八位被官府逼上梁山才成了土匪,但最后他们却选择相信朝廷,接受招安。难道他们真的相信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官场真能接纳他们这群身负重罪,意图谋反的“奸臣贼子”吗?果然不出所料,招安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大展拳脚的机会,反而成了他们的催命符――宋江,卢俊义等被奸臣害死,梁山泊瓦解,有人出家……
尽管如此,我仍钦佩他们的豪气和重情义;我也钦佩他们敢于维护正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更钦佩他们勇于和腐败的朝廷对抗……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从自己做起,见义勇为,对生活中恃强凌弱的的行为说不,为维护正义出一份力。
#472195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读后感5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我认为这是一本是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它真实地描写了北宋时期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炉火纯青的社会历史画卷,说明造成农民权益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在书中,奸臣当道、贪官横行的北宋,一百零八位好汉各有不同的原因和情况,先后聚义,纷纷被逼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劫富济贫,走上反抗的道路:“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粗中有细,非常直率,却侠骨柔情,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官府的剥削而生活不下去,在“智多星”吴用为“托塔天王”晁盖献计,联手智取生辰纲;武松出身贫民,他疾恶如仇,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宋江三打祝家庄;英雄排座次;大闹大名府,大败高太尉,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卢俊义、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呆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读了这本《水浒传》,使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传》又是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它展示了北宋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景观,将当时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面貌囊括其中,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梁山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及统治阶级的罪恶。林冲、呼延灼、关胜等朝廷官员一心报效国家,却被奸臣所害,可惜!宋江为了当朝廷命官而不惜牺牲曾多次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的性命,最后落得被朝廷奸臣毒死的下场,真是死有余辜,活该!
《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它确实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好书。通过看《水浒传》这本书,使我更好得领略到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让我更加喜欢看古典文学。
水浒传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