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700字大全
推荐文章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他是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的文章很有文采,也很幽默风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700字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700字大全1
翻开《格列佛游记》这本文学名著,它一下子吸引了我,一幅幅插画,顿时映入了我的眼帘。
小人国、大人国……一看目录,就觉得这本书一定很有趣。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是一位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写的,通过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并对英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
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在他父亲五个儿子中排行老三,他在贝茨先生那学习了四年医学,还学了航海和数学知识,贝茨先生介绍他到一艘商船上当外科医生。而格列佛也酷爱航海,就是因为这一点,就有了许许多多有趣而又神奇的故事。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格列佛到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因国,而在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他在飞岛国的经历。
格列佛和同行者遇到了海盗,海盗给了格列佛四天的食物,让他独自在海上漂流。后来他遇上了会飞的岛并上去了。飞岛国中的人们各个都非常奇怪,他们的头要么向左歪,要么向右歪,眼睛一只向里翻,另一只却朝上瞪着天,他们的衣服上画着一些奇特的装饰图案,不仅有太阳、月亮和星星,还有笛子、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的图形。飞岛国中的人们不务正业,还有一批专门研究不着边的假科学,让人哭笑不得,他们的国王还制定了一系列可笑的政策。
我非常羡慕格列佛,因为他有幸能到慧因国,在这里,马是这个岛上的主人,他们非常的聪慧、善良,具有各种优秀的品德,而岛上还有一种叫野胡的动物,却贪婪、狡猾,与人类非常的相似,在这里,格列佛看到了自身的丑陋,打算在这里永远生活下去,但是那些优秀的马却放逐了他。
孩子被拐骗了,家里人是会有多么的担心啊!而那些犯罪分子,却不想想后果,心里只想着金钱、利益,没有道德观念,没有法律观念。往往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更有的一些得到了惩罚,却还不知悔改,一错再错,就如书中的野胡那样,贪婪,狡猾,丑陋。
《格列佛游记》中种种离奇的经历令人大开眼界,也让人读到许多道理,现在就跟随格列佛游历这个奇异的国度吧。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700字大全2
可以说出的和不可以说出的,你没让我说出。言于色,心却不能空,或是真善美,或是假恶丑。那么就是我真的和你们说再见的时候了;亲爱的,你在哪里,乡村的田野里,你说你站在一棵梧桐树下,在一片盛开着油菜花的地方等我,在充满花香的地方,我却寻不到你的踪影。
说起小人国和大人国,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小人国的居民们虽然只有我们的一只手掌大小,但是他们勤劳而又聪明,光是这一点就胜过我们很多人了。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却因为国王的亲信们嫉妒格列佛,而国王又偏信亲信,使格列佛不得不离开这个国家。这正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在大人国时,又通过大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君主的渴望。
在第三部中的飞岛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飞岛国的设计家们发明了许多出色的创造,如语言组合机,无毛绵羊等,都表示了作者对科技发展的期许。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够到慧马国。在慧马国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慧马,供智马驱使的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野猢。前者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后者生性贪婪、好斗,好吃懒做、喜欢在田间寻找、争夺一种发亮的石头。做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慧马国里,没有表达谎言,欺骗,虚伪和罪恶这类意思的词。在那里,每一匹慧马的都是真实的,诚实的,公正的,和当时的英国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国度。是啊谁不想住在一个没有争吵,没有斗争,不需要考虑别人是否在欺骗你的地方。
看看我们的身边,骗取别人钱财,卖官卖官,甚至有人杀人放火,为了钱财不惜抛弃父母。这些都是在慧马国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要想生活在慧马国那样的社会里,就必须打击,抵触这些不良现象。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变成慧马国那样的社会,没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社会里。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700字大全3
格列佛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岛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度过三年奇妙的生活并经过多次冒险,回到英国的经历。
这本书读来让人爱不释手。作者的想象,作者的文采,都令人拍案叫绝。可是,这只是表面的,讽刺才是主要。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是一把利剑,首当其冲被评点和讥讽的,即是当日之英国。那时,英国政府专制黑暗,目中无人。人们都奢侈浪费或贪婪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人民大多过着悲惨的生活,斯威福特看到上上下下的人都如此心甘情愿的被金钱所奴役驱使。
小说第二卷更是批评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的向大人国国君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挣面子”的事。不过,用大人国的眼光看,英国是利立浦特般的小国,它的历史充斥着伪善、无信、残暴、淫欲、阴险和野心所产生的恶果。斯威福特的讽刺还说了英国社会其他许多重要方面。第三卷里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描写是直接针对英国皇室学会的,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种种忧虑;有关勒皮他飞岛一段则影射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总之,在十八世纪早期,工商繁荣、物欲张扬、政界腐败、及对外扩张等构成了英国生活的主旋律。
格列佛在抄下“领土广被”一语后,还在括号里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周界约十二英里”。他似乎并无评论,只是在忠实客观地为我们解释利立蒲特的尺度。然而,随着这句解释,那“直抵地球四极”的无边领土就陡然缩为周长不过十余英里的弹丸之地,讽刺锋芒脱影而出。
也许因为今天的地球人大多生活在所谓“现代社会”中,斯威福特的讽刺和寓言两百多年后读来仍尖锐淋漓、字字见血。幽灵极有反讽意味地成了计算机网络“明星”的年月里,人们不能也不应忘却斯威福特的怀疑绝望和劝告。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700字大全4
这个寒假,我读了由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刚翻了几页,便被作者的描写所吸引。作者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将我深深带入主人公格列弗的奇遇之中。
格列弗一共游历了四个国家:小人国、巨人国、飞鸟国和慧骃国。他在小人国里成了身材庞大的巨人,在小人们看来似乎拥有神力,刀枪不入,一连吃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却成了巨人们的玩具,身型不占优势的他,是那么的渺小而脆弱,稍不留神就有丧命的危险;后来,他去到了神秘的飞鸟国,那里的人们利用鸟和海底磁铁的力量,可以随心所欲地移动;最后,他去了慧骃国,那是一个美好的国度,他在那里生活得十分快乐满足……读着,读着,我仿佛身临其境,跟着格列弗一起展开了冒险。
在我看来,格列弗落入的四个不同国家,正是作者想要道出的四种不同人生境地。我们总是被逼迫到某一境地之中,也许会无奈,也许会辛酸,但这中间的苦痛滋味只有自己才明白。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渺小的个体,往往身不由己,但还是要努力散发自己的光芒。在不同的境地中,人也会发生变化,有些人变得狡猾、贪婪、攀附权势,有些人则变得潇洒、坚强、恬淡坦然。
格列弗在慧骃国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觉得十分幸福和愉悦,这与和前面小人国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耶胡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格列弗的诚实,使格列弗因不被信任而感到十分失落。
慧骃国是我所追求和向往的社会。在那里,人们可以不需要对人有所猜忌,不用处处提防着周遭的人和事。而现在的社会,有着太多令我们不安的因素,好像随时都有可能被小偷抢劫,被黑心商欺骗,被人贩子拐卖。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现在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变得越来越多疑,伸手帮助一下别人都会犹豫:他是真的需要帮助,还是说对我另有企图?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他人想得单纯一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