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21回读后感(2)

关键词: 水浒传读书心得,水浒传21回读后感,水浒传读书笔记
阿祖0 分享 时间:

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期,梁山泊好汉忠君报国,为民除害,着实令人钦佩。比如一百单八将中的宋江,江湖上人称他为山东及时雨宋押司,他深明大义,急盼招安,愿为国家出力。在兄弟托塔天王晁盖死时,他十分悲伤,几次要哭昏过去,每日都会领众举哀,遵从晁天王遗言,发誓要带领好汉们,活捉敌人史文恭,为晁盖报仇,在不断地努力下,他做到了。他军法严明,宋江手下的军校因为酒肉少而杀了厢官,宋江哭着命他痛饮一醉自缢而死,而后,他顾着梁山泊时的恩情,盛棺安葬,他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爱憎分明的好官。

而反过来呢,以高俅为首的奸佞宦官使人愤恨,高俅身为殿帅府太尉,本应报效朝廷,而他却因为宠溺养子,使计拿下教头林冲,刺配沧州道,险些被防送公人董超和薛霸结果了性命。在三败梁山泊时,他被活捉上山后向宋江保证会向天子重奏招安一事,而后却转面无恩,连日称病,不敢上朝,又将水银放入卢俊义、宋江得赏的御酒中,让他们中毒身亡。这样一个奸诈小人没有被天子加上罪名,令人可忧可悲。

现在的社会不再是过去那个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新社会,我们身为祖国的花朵,应该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肩负起未来的重任,为理想勇敢前进。而书中的梁山好汉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成为我们积极向上成长的新动力。《水浒传》在我遇到困难时使我想到梁山好汉们在遭到朝廷的讨伐时携手共进,积极出力的事迹。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梁山好汉仿佛变成我的指路人,告诉我要对朋友热情主动。

读过《水浒传》后,我仿佛被注入了正义的能量,它恰如一首史诗,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的国势特征和民俗风情,但它为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443264水浒传21回读后感5

思考一切无人问津的未知,可能可以发现无人知晓的桃源。

——题记

它们在纸页上狂舞,昏黄的光的透视下,下一层地狱的恶魔墨色的身影放声欢唱,隐约可见它们寂然而狂暴的眼神。

我百般无奈,坐在屋内,几粒光从窗间的缝隙飞奔而来,金色的光束里细小的尘埃在微不可察的气流中升腾。我知道那层薄薄的窗外是什么——奔放的云拥抱着高耸的楼房顶部,光的河流自天而下,灿烂的阳光中隐约的笑声将欢乐抛上诸天……

我烦躁地不停翻页。

只是忽的,我发现了一句话:

“兄弟不知,我是心腹兄弟,现在舍命前来救你……”

这是在“宋公明义释晁天王”中宋江见到晁盖时所述的第一句话。

我霎时间感受到了某种奇异的吸引力。

我又用眼瞟了一下前文,吴用询问晁盖要不要让宋江进屋,晁盖反问宋江是否单身前来,吴用回答是,晁盖迟疑了一伙儿才同意了。

吴用是谁?晁盖的真正心腹弟兄,可他居然不认识“晁盖的心腹弟兄”宋江。

“心腹弟兄”到访,晁盖居然询问是否单身前来,且迟疑了一伙儿才让他进屋。

可见晁盖对宋江尚有戒备,绝非宋江所述“心腹弟兄”。

事实上,以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本事,即使没有宋江向晁盖告密,恐怕也能逃出官府之手。且这样,晁盖还欠下宋江一记人情。

我思考着,有了些什么发现。

淡黄色的书页上,它们的身影忽然幻化成为一只只天使,圣音缭绕指引迷途的羔羊走向圣殿。

再翻看下去,我便看见了柴进落草的事情。

殷天锡仗着自己亲戚的本事,来柴进庄上闹事,便被当时暂住在柴庄的李逵一斧子劈死。

而事后李逵为了“保护柴进的家当”,连夜把柴进的金银财宝一车一车往梁山泊上搬。

可是,事实上,柴进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忙”呢?

要知这天下,本应是姓柴的,只是宋祖占了这地位。因为心中有愧,便为后生留下了遗嘱,大意是说,若非造反,柴家人做什么都可原谅。

这大致就相当于一道免死金牌,有这“金牌”加身,柴进何须畏惧殷家人的报复呢?

而且,李逵将其家产搬上了梁山,便是让柴进坐实了“造反”的名头,他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得依着他意,乖乖上了这土匪窝。

以李逵那脑袋可绝想不出这聪明绝顶的好办法,而他又最听谁的话?

答案不言而喻。

在这浑身散发着水墨清香的仙女的引导下,我一页一页地翻看下去,如痴如醉。

这“一百单八好汉义聚”的梁山泊,或许绝非那般光明。

发现未知,思考未知,可能可以打开一番新的仙境。

思考一切,有良多收获。

水浒传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水浒传个人读书感想

《水浒传》读书心得

水浒传最新读书心得体会

水浒传读后心得体会

水浒传读书心得600字

名著关于水浒传读后感

阅读名著水浒传读后感心得

水浒传读书心得感悟精选

读《水浒传》有感10篇

水浒传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158076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