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700字范文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700字,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想,读后感
奕远0 分享 时间: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700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700字范文1

一直对于知青题材类的书比较感兴趣,翻开这本《守望者》后就被第一个故事《今夜有暴风雪》深深吸引住了,裴晓云,不知道她是幸福还是不幸,出生在上海的她,妈妈是漂亮的歌唱家,爸爸是大学老师,本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她的妈妈因为生她而死,正如文中所说,人首先是从母亲身上来洞察和认识生活的,母亲对一个人,尤其对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何等重要啊!可以看出她的父亲独自抚养她长大,对她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是对母爱的向往使她对父爱更加不满足。可是在她十多岁时连这不满足的父爱都被夺走了,她成了一个情感方面的赤贫者。

作为知识青年到北大荒七年都没有回过家,确实,即使回上海她也无家可归了,根据她的成长轨迹不难看出她是一个很在所有人面前都很自卑,身上半点值得自信的东西都没有、其貌不扬、沉默寡言的人。就是这样的她,爱上全连最英俊的、威信很高的男知青排排长曹铁强。裴晓云无疑又是幸运的,这样看似没有结果的暗恋,竟也收到回报。正如郑亚茹所说,曹铁男把爱情给予了一个在自己看来完全没有可能得到的姑娘。

裴晓云之死让我感到很意外,这种意外更显得她的可贵,可能这就是曹铁男被她所吸引的原因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他们不怕死,就怕平凡的生活。时代的矛盾使得当时的知识青年付出和丧失了许多,但很多人认为他们得到的还是要比失去的多,比失去的有分量。而郑亚茹确实是和裴晓云不同,在选择面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去?还是留?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对北大荒付出了那么多,失去了那么多,一定要带着什么离开,回到城市一切重新开始。她认为任何一个人,要生活得比别人更充满自信,要实现比别人更大的作为,要在同代人中出类拔萃,都必须在生活中借助别人的力量,这就是个人追求及价值观的差异吧。

后面的两个故事看完也都让人感慨万千,结局也都感觉很悲惨,看完给读者带来很深的思考,我很敬佩那些有高尚信仰的人、甚至为其付出自己生命的人,当今时代,这些品质都是很缺乏的,另一方面,又在考虑是否值得呢?

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700字范文2

《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是一部堪称给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但是它的语言却十分简单明了,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简单粗暴。初次看到这本小说时,“混账”……的字眼随处可见,可正就是这些略微粗俗的言语吸引了身处叛逆阶段的我。居然在名著中都能看到如此不堪说出口的词语,这将是一次多么有趣的体验,越粗暴,越愤世嫉俗,不正是我们所谓的一种追求?

走进书中,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是一个孤独愤世的学生,他被退学四次,不求上进,吸烟,酗酒,打架……这么一个大概被周围的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

却将下流的字眼从墙上抹掉,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时就慷慨解囊,对自己的妹妹菲比百般的照顾与疼爱……如此纯洁善良的孩子,也许就是在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中变得彷徨和矛盾。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虽然不生活在霍尔顿那个年代,还意识不到社会虚伪做作的一面,但是,我们依旧愤世嫉俗,也许这就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过程。

有些时候,我认为过度的反叛是无需的,甚至是幼稚的。因为,从霍尔顿的故事中,愤世嫉俗的结果不还是因为各种牵绊回到事情发生的原点——正式他所想逃离的——学校、家。倘若是为了结果,那么他这次叛逆的出走是一点也没有意义的,他没有改变社会,没有改变现状,只是用很粗俗的语言把它们骂了一通。但,如果是为了过程,他却得到了觉悟,他渴望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拯救那些不曾被俗世玷污的人们,这或许只是一种幻想,可却似乎给了一种释放。

从这部小说,也同样给了我们警示,他告诉我们什么愤世嫉俗、出走等各种自以为有个性的举动都是没必要的,最后不还是得到躺在疗养院里接受父母安排的结果。然而表达自己的不满,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不需要用过于偏激的方式。因为在这个年纪,无论你怎么反抗,受伤的只会是自己。霍尔顿也许是被打了一顿什么的,但现在的社会,你怎么知道不会更恐怖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我们想反抗的事情——作业太多,一大堆考试,中考,高考……各种学习的压力就像是霍尔顿心中的“社会毒瘤”,我们也和霍尔顿一样尝试着叛逆,但,哪次不是因为失败而收尾的。社会上不可能没有坏人,不可能没有虚伪,就像我们不可能没有作业。所以还是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了,顺其自然,做我们该做的。

在这部没有高雅艺术语言文字的小说里,我更加理解了作者的叛逆,让我身处其境,我是否也有如此大胆的想法,如此不羁的行为,警惕自己,让自己也成为麦田上的守望者。

我的麦田,由我来守候。

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700字范文3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象话。”——《麦田守望者》

这本书我也是一口气突击完的。

但是实际上读完之后我有些失望,我本以为,书的作者同我一样有着深深的救世情结,尝试种种方法,但实际上,除了上面引用的一段之外,并没有体现出太多的“救世”理念。

对于书中的“我”,有一些可取性,比如“不跟不爱的人上床”,以及“对小朋友很有爱心”

但是很明显,“我”并不是一个很能同周围的人、同社会保持和谐关系的人。

他觉得很多人、很多事情“非常虚伪”于是很不屑。

其实我觉得该书的中心思想(对不起,小学语文课养成的归纳中心思想的习惯)句并不是仅仅上面那句,而是包括那句说“我”是个追求得不到东西的人,有时候估计自己得不到于是就没去努力。

总的来说,本书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让人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光明的未来,苦闷正如毒瘾一样挥之不去。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出现过好几位“我”的老师,不过这些老师多数乏善可陈,比较不靠普,就连“我”最信任的老师也有Gay的嫌疑。

159705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