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假如给我3天光明读后感
面对残酷的事实,海伦·凯勒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并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读书活动中你一定得到了许多的感受,不妨来写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最新假如给我3天光明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534956最新假如给我3天光明读后感1
翻开书页,一缕缕墨香扑鼻而来;细嚼文字,一股股能量充实内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本让我喜爱的书籍,海伦·凯勒——一个让我感动的人物。
海伦·凯勒出生于1880年,美国人。童年时的一场大病,让她成了聋哑人,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曾让她恐慌,悲伤了很长时间,那时,她才19个月大。后来在母亲和莎莉文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她克服了重重困难,用超人的坚强的毅力,考上了哈佛大学,还学会了德语、法语、拉丁语等多国语言,她不但是作家,还是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
作为一个盲人,她取得了超过我们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成就。她幻想着上帝能给他三天的光明,因为她有太多太多想要亲眼看到的事物,她想看看一直陪伴她的亲人,想看看精彩的戏剧,想看看博物馆里真实的宝物,想看看雄伟的城市建筑……
这三天的光明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简直是低到尘埃里的愿望,但是对于海伦来说却成了奢望。作为一个正常人,我甚至从来没有珍惜过视力。我恍然大悟,不能等失去了之后才懂得珍惜。我想:我以后会更加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感官,用眼睛好好去看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用耳朵去听大自然中各种美妙悦耳的声音,不止是视觉、听觉,还有嗅觉、触觉、味觉等等,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最好的礼物。
让我们以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激励自己,书写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童年故事!
#535176最新假如给我3天光明读后感2
怀着期待的心情,我看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
主人公海伦﹒凯勒原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可是,在她出生不久,厄运降临了--一场大病使她终生失明,永远看不见光明,这对一个女孩是一个多么大的心理打击。从此海伦﹒凯勒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七岁时,在爱师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海伦﹒凯勒考进了令万人瞩目的“哈佛大学”,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
海伦﹒凯勒十分坚强。在失明时,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病魔抗争到底,在学习时,她奋发图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虽然海伦﹒凯勒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因为她比一般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尝过了更多的苦头,遭受了更多的罪,所以她洒下汗水的路上便开出了许多艳丽的成功之花。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的。
盲人海伦﹒凯勒能付出努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海伦﹒凯勒能考上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为什么我们就不去想一想,不去做一做呢?不是我们不能,是我们缺少一种意志,那就是坚强。我们一生的路途不可能是平坦的,总有一点挫折,要学会坚强,不能打退堂鼓,只有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才能看见人生的灿烂、辉煌;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才能攀登人类的顶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想起了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杏林子十二岁就患有“风湿关节炎”。但她残而不废,数十年来坚持自学,成了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像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如身残志坚的霍金,意志坚强的主席张海迪。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要想比人看得更高、更远,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多的汗水。
#535174最新假如给我3天光明读后感3
嘿!你好,天是什么颜色的?嘿!你好,树是什么颜色的?嘿!你好,路是什么颜色的?这些,在你的世界是不是都很平凡?你知道我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么?我的世界只有声音,我的世界充满了一个个有意思的小洞——它们带给我知识。是的,这是我想象的,盲人的世界!
也许你会说,盲人的世界多无趣,盲人的世界充满了黑暗,他们在摸索中前进着,弄得满手都是伤痕。是呀,这是正常人眼中盲人的世界。我也很害怕这样的世界,我想问:是不是上帝在他们眼前遮住了帘子,然后——忘了掀开?多么不公平,多么悲惨!
直到我阅读了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充满了对于光明的渴望与向往。假如,假如,假如只有三天也是好的!可惜,没有假如。
但,这个坚强的女孩,还是爱着这个世界。这个看不见的世界!她用双手去触摸光滑的树皮,感受叶子的轮廓;她用嗅觉去关注蝴蝶的飞行,花朵的芬芳;她用耳朵去捕捉第一声蝉鸣,破土的坚强……她的眼睛看不见,她的心灵却长着一双最明亮的眼睛。
我们眼睛常常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仅仅去注意令人惊奇的和壮观的事物。然而,有时即使我们观看着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缺乏耐心,我们不再用多种感官体会每一点细腻的变动。
有时候,我觉得凯勒又是幸运的,她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她沉浸在这个充满着细腻情感的大自然之中。而我,生长在大山里,却很少停下匆匆的脚步。也许,从这个午后开始,我会试着闭上双眼,和每一缕阳光打招呼,对每一丝空气微笑。学着体会一切美好与不美好。去爱这个世界——这个光明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