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白夜行读后感700字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小说白夜行读后感700字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看小说白夜行读后感700字范文1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看一本书不喜欢断断续续的看,所以花了七个多小时连夜将它看完。
说实话第一次看东野圭吾的书,一种日本作家特有的气息便很强烈,悲伤的,凌乱的,甚至是偏黑暗向,对人物的情感描写极其细腻,甚至是敏感,我觉得日本作家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恶都集中在自己的笔下,给小孩设置陷阱,一步一步的助长她/他的扭曲。“有一株芽应该在那时就摘掉,因为没摘,芽一天天成长茁壮,长大了还开了花,而且是作恶的花。”这株花被东野圭吾栽下,细心呵护,结出了恶的'果实。
桐原后来改名秋吉,书中谈及是因为“背叛”,初中时秋吉背叛了菊池,将他供了出来,我以为这和秋吉偷拍雪穗也有关,桐原不能和雪穗明着见面,甘心当她在太阳底下的影子,大概他也像秋吉一样偷偷在暗处观察雪穗。
桐原对雪穗的感情是什么?是爱慕,还是赎罪。幼年时的桐原和雪穗应该是唯一的朋友,桐原经常用他的剪刀给雪穗剪好看的剪纸,他视为珍宝的剪刀,也正是他能为雪穗带来快乐的唯一途径。直至结局,他最后出现在雪穗的店里,用他的剪纸,继续给雪穗带来受益。桐原甘心做雪穗的影子,在那栋废弃的大楼里,桐原无意中发现了他父亲的禽兽行为。救下雪穗杀死了他的父亲,桐原走上了一条赎罪的道路,他将一切罪孽归于他的父亲,而他也背负了这些罪孽。
桐原说“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走路”
雪穗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你明白吧?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桐原和雪穗都将对方比喻成光亮的一方,不同的是,桐原心甘情愿的当着雪穗的影子,雪穗却紧紧的抓住那一丝光亮。
最后,桐原身亡,他的黑夜结束了,就像他说的,在正午时分阳光最烈的时候,影子就会消失,毫无疑问雪穗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金钱,地位,上流社会。但是对于雪穗来说,她的黑暗真正来临了,那一丝唯一的光亮消失了,她将在黑夜里不得安宁。
看小说白夜行读后感700字范文2
“在那个满是灰尘的房间里,当亮司看见父亲在践踏自己心中朦胧憧憬的美好时,他心中的暴怒和疯狂与父亲的惶恐、不知所措,雪穗的羞愧、无助交织在一起、极度扭曲的画面充斥这整个房间;当亮司将手中能剪出美丽白花的剪刀插进父亲心脏的一瞬,与父亲的对视,父亲瞪大的双眼,惊讶的眼神与亮司绝望而疯狂的眼睛,狰狞扭曲的脸交相呼应;看着父亲的血慢慢从体内流干,身体慢慢失去温度,亮司的理智也在一点点恢复,那个时候除了对父亲憎恶以外,会不会又浮现出父亲以前的威严与慈爱呢,那种仇恨与父爱的对撞,在脑海中翻滚搅动,又是怎样的体验呢;一个被迫出卖身体的女孩,和一个刚刚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的男孩有没有沉默的相拥而泣,然后不知所措的商量着,彼此间又订下了怎样的约定呢;当亮司用沾满父亲鲜血的双手在黑暗的通风管道里爬行时,坑脏污浊的空气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味,眼泪顺着嘴角滑落,永远留在那里,这时对于一个孩子,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这些类似的画面在整本小说里比比皆是,然而作者几乎并没有去表现太多。
这种感觉就像是作者给你指了一条主路,你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在主路边又不断看见分岔路,可这些分岔路都被封闭着,无法通行,然而路边插着一个个指示牌,写着:通往恐怖屋,通往火葬场,通往墓地。你虽然什么具体场景都没看见,但仅仅是看见那些指示牌上的字,就不由得开始联想,冷汗直流,后背发冷。
高明的,就是让人看不见却又跟着故事不断联想的,随着情节一起坠入黑暗的洞中。
......
雪穗和亮司没法生活在阳光下,只能够生活在童年往事的阴影中,他们的生活像是坑脏污浊的水沟,即使雪穗如何努力也只能妖艳绽放,可能动人但不会美丽,水沟里是开不出美丽的白花的。而亮司一直是雪穗扭曲的影子,像个守护者,也像个恶魔。默默的注视守护他这唯一活着的理由。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只能信任彼此,互为照亮彼此黑夜的白光,他们没有太阳,没有白天,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就像微弱的烛光,在风中摇曳着,随时都会熄灭,坠落到无比痛苦的深渊。
不过我还没清楚雪穗和亮司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我觉得不是爱情,不是亲情,也不是友情,感觉像把那种朦胧的憧憬一直保持,然后不断夹杂痛苦、绝望、蔑视道德...最终成为唯一让他们能够活下去那扭曲变形的希望。”
看小说白夜行读后感700字范文3
白夜行是我两年前读的东野圭吾的第一本书,当时读完没写读后感,主要原因通俗点讲是被吓懵了。读完后的感受,除了震惊,内心由生的恐惧,还有生理上莫名的反胃感。这应该是第一次洞察到深不见底的人性深处的黑暗后的本能反应,是一种细思极恐的阵阵寒意。
其实,客观上说,《白夜行》应该是东野圭吾完成度最高的一部作品。它的时间跨度长达十九年,人物命运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从中东战争、泡沫经济到计算机时代兴起,作者都凭借专业的知识将其融入作品,由此,让这部看起来是爱情推理小说的作品有了社会小说的深刻度和时代的厚重感。
另外,这部作品出场人物众多,甚至运用了多个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但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背后,隐藏了一条条逻辑清晰的伏线,各个伏线交织汇总,在最后让读者恍然大悟,而此时的这种恍然也给读者造成了极具震撼力的心理冲击,达到了极致的效果。
全篇对男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只有不到一个章节的内容,但在每一个出场的看似无关的功能性人物背后,都有男女主人公的影子,没有正面刻画,却在处处刻画,这样高妙的写作手法只能基于作者对整个故事全面透彻的把握和布局。同时,也与主人公的人生不能见光这一主题完美契合。
雪穗和亮司之间是爱情吗?我觉得不是,如果是,也是扭曲的爱情。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们由于心灵扭曲而产生的极致感情,相互依赖,彼此共生。
我从不觉得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它关注的是儿童时期的遭遇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有多大。它会在一个人的心里埋下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遇爱得善,遇恨得恶。
雪穗和亮司儿时的不幸让恨的种子在心中滋长,结出恶的花朵并不断蔓延而不可遏制,最终让他们的内心只有利益没有感情。雪穗的一生都在算计,为了自己的目标步步为营,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是她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和牺牲品。而亮司呢?父亲的罪孽让他看到人性的`丑恶也由此背负了丑恶,一生都只能躲在黑暗中,他用尽一切手段替雪穗扫清向上流社会爬的障碍,这是爱情的守护吗?还是一种情感的赎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