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高老头读后感800字范文
《高老头》主要讲述了富商高老头在妻子死后,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到他的两个女儿身上,对她们极尽宠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一高老头读后感800字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高老头读后感800字范文1
合上书页,心中久久不能平复下来,愤慨,悲哀交织着。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一步步走向堕落?社会的黑暗,亦或是人性的丑陋,我们不得而知。
作者巴尔扎克,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高老头》一书被称为近代的《李尔王》,但意义更为广深。书中所出现的各色人物,处于当时的各个不同的阶级。鲍赛昂夫人代表没落的贵族,以隐退终场;拉斯蒂涅和伏托冷代表新兴阶级的两种作风;而高老头和女儿之间的纠缠,凸显了高里奥那绝望却无私的爱。所有人物代表的皆是当时社会的一类人,使读者感受更加真实。
书中的落魄青年——拉斯蒂涅,一步步的转变使我印象深刻。他第一次来到巴黎的时候,是带着心中的理想,想在巴黎这个现代社会闯出一片天地。他努力学习,要在大学中取得学位,然后赚大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是,现实的残酷让他看清了现实。
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为了钱被两个女儿气死;伏托冷"想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的干"的指点;以及鲍赛昂夫人"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的告诫,让他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性。让这个原本天真、正直的年轻人最终一步步地走进泥潭,选择抛弃了自己的理想而走上上流社会。
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也埋葬了自己的良知与初心,因为他明白了,在这个资产阶级的大囚笼里,金钱才是主宰,所谓的真情都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禁不起真心地触摸。没有了金钱的支持,真情终会如烟雾一般飘散而去,金钱的.魔力促使人们一步步走向深渊。而在如今这个社会,它似乎也是万能的,感情、真相、良心,都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它好似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你得到很多,但同时你也失去了人性。这笔交易,真的值得吗?
金钱影响着人们,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泥潭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是最宝贵的,也正因有着一份感情,人才不同于野兽。但在金钱与物欲的刺激下,人性开始变得扭曲、贪婪、自私,一切的情感也开始逐渐变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这句诗一般,人人都应存有一份良知,即使社会再黑暗,光明仍然存在。
初一高老头读后感800字范文2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闭上眼睛,眼泪落了下来,不知这是第几滴眼泪了,阳光下,这滴泪在那本书滚动着,发出奇异的光,仿佛在倾诉着这个悲惨的故事——《高老头》。
《高老头》是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著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丑恶面孔。
“高老头这里个好父亲给了两个女儿?只给自己留下1万法郎的年金。他以为女儿总是女儿,出嫁之后,他等于有了两个家,哪知,不到两年,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
读到这儿,我曾落过泪,这泪是对两个女儿卑鄙的心理、虚伪的面孔、毫无人性的冰冷心肠痛斥的泪。她们难道忘了父亲的养育之恩了吗?她们难道忘了父亲一天只吃几片面包的入身影了吗?高老头把一切的心血都倾注在女儿身上——给她们找最优秀的家庭教师,给她们找有教养的伴读小姐。高老头不会想到,我不会想到,没有人会想到:把父亲赶出家门的竟是亲生女儿!巴尔扎克用辛辣的笔把两个女儿的卑鄙、虚伪、毫无人性揭露得淋漓尽致,也从侧面反映社会上的悲剧:儿子对自己牺牲一切的母亲肆无忌惮;女儿把父亲扫地出门。我茫然了:难道为了幸福就一定要赶走父母吗?难道赶走了父母就幸福了吗?。我曾读过一篇文章,三个不孝的儿女,要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来摸清母亲遗留下来的家底,可是在母亲的级记忆里,他们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母亲的伟大。天下的父母是同样的呀,他们为了儿女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第二天下午2点左右,高老头的病情又加重了。临死之前,高老头哭天喊地的想见女儿一面,但丝毫也感动不了女儿的冰冷心肠。”
读到这儿,我也曾落下泪,这泪是对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痛恨的泪。女儿们为什么不愿来见高老头,因为他自己没有钱了呀!以往,只要女儿叫一声“好爸爸”,高老头就能满足她们的愿望。高老头以为女儿孝敬他,其实不然,女儿真正孝敬的是他的钱呀!“钱能买到一切,能买到女儿。”临死前,高老头才明白了这金钱社会的残酷。
泪,痛斥的泪,悲伤的泪,痛恨的泪,凄凉的泪。愿高老头的悲剧不在重演。
初一高老头读后感800字范文3
亲情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有人说“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但是当我看了《高老头》这本书之后,我发现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情感倾注,对他们的溺爱之极,到头来却换来了自己被女儿赶,这又是多么的悲哀。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富有的破产老头,两个自私自利的女儿,三个因亲情联系在一起的灵魂,构成了牵引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因早年失去妻子,高老头将自己一生的爱全部倾注于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并以高昂的嫁妆作为基础,将她们捧入上流社会。然而,到头来,高老头却被赶出女儿们的住处,独自住在小小的旧公寓中,就连临死前想看一眼女儿的愿望都未能实现。
在绝望与孤独中,高老头感叹到“金钱能买到一切,包括女儿”。这位可怜的老头终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醒悟了,他悟出了造成这种过错的原因,不是他,不是钱,是爱,是他对女儿们无私的爱。这种爱是不顾一切的付出,不顾一切的满足他人需求的爱,是一种不恰当的爱——溺爱。
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由于只有一个孩子,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个孩子的身上,这个孩子从小被保护得太过分,有爷爷奶奶的,姥姥姥爷的,爸爸妈妈的,这么多个人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惯坏孩子,孩子会缺乏自主能力,独立能力。
所以说,爱应该适当的给,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感恩,过分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过分的满足孩子的物质,容易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来得太过的容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