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小说青铜葵花的读后感800字(2)
某个周日的下午,我冒雨到图书馆借了一本梦寐以求的书——《青铜葵花》。
一直以来我对曹文轩的书都情有独钟。因为我非常喜欢他的写作手法,他经常在文章中用丑陋来反衬美好;用肮脏来衬托纯净;用邪恶来烘托善良……不仅如此,他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运用方面更显得游刃有余!
《青铜葵花》这本书主要是讲的一个男孩儿与女孩儿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形影不离的“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葵花貌美如花,是大麦地的骄傲;青铜心地善良,可惜是个哑巴。葵花12岁那年,命运将她召回了城市。青铜因此常常坐在草垛上凝望芦荡的尽头,凝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其中《冰项链》这一章使我感触最深,它主要讲的是青铜和葵花看马戏的故事。他俩先是为了看马戏而兴奋不已,接着因为受到大孩子的欺凌,他们原先的“座位”——石磙被霸占。青铜只好忍着疼痛让妹妹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戏。青铜表面上很轻松,还时不时和葵花聊天,但他心里却极其的痛苦。葵花在观看动物们精彩的表演下,早忘记了是自己骑在哥哥的脖子上。最后葵花终于意识到哥哥的默默付出,泪水浸湿了青铜的头发。青铜对葵花的关心无微不至,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青铜为了让葵花看一场完整的马戏,忍受了他人的嘲笑与欺凌,这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兄妹情,真让人感动至极!
葵花当然也不是见利忘义的人,他曾为病危的奶奶放弃学业,偷偷去江南捡银杏卖钱。在青铜家有困难时,她总是想方设法与青铜一起来克服困难并解决困难。
当看到全书最后一个章节的时候,青铜声嘶力竭地喊出“葵花”二字时,我不禁鼻头一酸,顺势流下了两行泪水。
读完整本书,我发现: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用不着为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而青铜与葵花之间的故事,更加完美的诠释了这个道理。
名著小说青铜葵花的读后感800字5
一位文静而又瘦弱的小女孩,手拿着一朵橘黄色的小花,静静地走在大河边,刚下过雨的天空显得格外的蓝。一路的草,叶叶挂着水珠,几只丹顶鹤在欢乐的嬉戏着……这幅唯美的画面,让我不禁打开了这本曹文轩写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男孩子与一个女孩子的故事。男孩子叫青铜,女孩子叫葵花。在一个异常的机缘,让生活在城市的女孩葵花和住在乡村的哑巴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齐生活,一齐长大,一齐读书。但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一个不会说话的他,在芦苇的尽头,在女孩消失的地方,竟大声的说出了女孩的名字:“葵——花!”
这本书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爱——至爱,将爱写的充满生机与情意。它告诉了我们: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灾害、人类的野蛮本性等。我们每一天都在目睹着与耳闻着这些苦难。当东南亚的海啸在人们淬不及防的时,以十分短暂的时间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将一个好端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当人们在沉浸在欢声笑语里,突来的地震让无数人死亡,让无数的楼房倒塌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以为世界就仅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这些又算得了什么?那些零星的、琐碎的却又无边无际、无所不在的心灵痛苦,更是深入而有持久的。跌落、失落、波折、破灭、沦陷、被抛弃、被扼杀、雪上加霜……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人的一生写照。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罗曼·罗兰曾说:“我们应当正视痛苦,尊重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并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的伟大灵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会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是啊,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日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名著小说青铜葵花的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 名著读后感小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