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到700字(2)

关键词: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三国演义
启智0 分享 时间: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到700字4

当将《三国演义》这本书全部看完、合上书页的一刻,我恍然之间感悟到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真情,周瑜、黄盖使苦肉计的良苦用心,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似乎还看到云长刮骨疗毒的从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机智、七擒孟获的仁厚;也领略到关羽单刀赴会的勇敢,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若渴、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的大胆......

这本书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关云长和诸葛亮了。为什么他们值得我佩服呢?关羽结识刘备、张飞,情同手足。他受曹操厚待却不忘本,立功报答曹操后离去,追寻刘备。白马之战中,关羽刺河北名将颜良于万众之中。随后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八方。关羽骁勇善战、视死如归、重情重义。诸葛亮呢?刘备三顾茅庐,用真诚打动了他,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诸葛亮借自己三寸不烂的口舌功夫,使孙权、刘备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给了曹操沉重的一击,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诸葛亮辅佐刘备,为完成统一中国、重振汉室的大业,他外联东吴,内修朝政,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敌交锋,屡操胜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认为最令我感到惋惜的就是张飞了,一代豪杰毁于两个无名小卒之手,真是令人痛心!虽然我觉得曹操是一个能臣兼奸雄的“两面派”,他疑心重重,阴险狡诈,但是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可以从《龟虽寿》中体会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壮志;也可以从《观沧海》中感受到那大好美景。张飞的勇敢鲁莽、心直口快,赵云的浑身是胆、冷静忠诚,刘备的求贤若渴,孙权的优柔寡断,鲁肃的外愚内智,司马懿的老奸巨猾,吕布的见利忘义,都让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我觉得《三国演义》是一位无声的“老师”。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我明白了做人应该胆大心细的道理;从神勇无比的关羽身上,我懂得了为人应该忠一不二、知恩图报的道理;从求贤若渴的刘备身上,我学到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每天陪伴着,我更加坚信,明天的我一定会更加优秀!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到700字5

“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每当听到这豪壮的歌声,把我的思想又带入了《三国演义》。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二次翻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的人物让我再一次被深深吸引。

忠肝义胆 神勇过人

“义”的化身非数关羽莫属。关羽,字长生,后改为云长,河东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三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因为杀了倚势凌人的势豪,而逃难江湖。后于于刘备、张飞相识,在桃园义结金兰,俗称“桃园三结义”。在三兄弟排行老二,素有“武圣”之美誉。不看关公其神威,单单那气概就令人深深折服。当年他为保护嫂嫂安全,报曹操不杀嫂嫂之情寄予曹操帐下,助他斩颜良诛文丑。但后来他得知刘备还活着,立即把金银珠宝还给曹操,历尽艰辛,与刘备会合。昔日,他为了报答曹操当日不杀之恩,在华容道冒着生命危险放走了曹操,其忠义可见,其勇无人能比。

人心之向 汉室宗传

最深沉贯彻孔子的思想一仁的人肯定是刘备了。刘备,字玄德,汉室宗亲,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后过膝,面如冠玉,性格温和,仁政爱民,他“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可以说他一生为义而生,又为义而死。刘备兵败,携百姓逃难,途中号泣声震天,刘备看见此景象,曾想投江而死,如果没人阻拦,那一定会投江,也曾经因为这事,在刘表墓前哭诉,祈求让百姓平安渡江。可见其爱民之心。

神机妙算 忠心耿耿

东汉末年,战火硝烟各处弥漫,刘备势弱,而有一人辅助齐备建之蜀国。他足智多谋、英谋善辩、诚恳谨慎、执法严明,此人为谁?诸葛亮也。诸葛亮,字孔明,绝世奇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号“卧龙先生。” 孔明用计如神,大摆空城计,以向几千军马,退曹操八十万大军,又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无不体现出他的足智多谋?

英勇善战的张飞、智勇双全的赵云、文武双全的周瑜、阴险奸诈的曹操……每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难忘。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深泽着不同的人生,我们要学习刘备忧国忧民的思想,关羽的忠肝义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让我们在生活的战场上做他们优点的学生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到700字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600字

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

2022《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大全

三国演义观后感文章700字左右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

三国演义心得读后感范文600字作文

三国演义观后感作文600字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不少于7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

165874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