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六年级读后感700字

关键词: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书心得,红楼梦
启智0 分享 时间: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六年级读后感700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红楼梦六年级读后感700字1

说来惭愧,相比起很多人在小时候或至少在学校念书期间就读过红楼梦,我算是很晚才认真读的。中学课本上选的章节自然是学过,可真正阅读整部著作是在工作了几年之后了。

对于这部伟大的著作,我实在自觉不够格作书评,单写一点点感受。

一是总记得看书过程中无处不在的伤感——哪怕是在看热闹或温馨的情节的时候。

因为已经知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尾,在看到元春封妃宁荣两府“洋洋喜气盈腮”“言笑鼎沸不绝”的时候,看到元妃省亲大观园里声势浩大极尽铺排的时候,会感觉隐隐然有凋敝之音;

因为已经知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结局,在看到海棠诗社、芦雪庵即景联诗这些温馨场景,看到那些玲珑剔透才华横溢的姑娘们的时候,会更觉得无比惋惜和悲哀...

读着读着,便不时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多么贴切。

二是后来读其他作品时总会感受到红楼梦的某些影子——确定是不同的故事,却总看到一些相似的轨迹——可能是红楼梦写透了世情人性,而往往世情人性总是有其相似之处吧。

比如《大秦帝国》,秦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帝国一时新兴蓬勃耀目,可堪堪十五年即迅速覆灭;又如《大唐兴亡三百年》,玄宗年间唐朝气象极盛之时安史之乱骤起,长安陷落大唐倾颓;甚至《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是在看起来势头最盛的时候整个商业系统滑向崩溃破产......

在看这些段落场景的时候,总会不期然联想到红楼梦,想到热闹煊赫一朝破败,想到“盛极而衰”的演变轨迹。同时,又总会想到探春说的“我们这样的人家,若从外面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只有从里面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谁说不是呢。安史之乱,难道不是玄宗罢张九龄而用奸相李林甫,以及因极度自负而“不察”安禄山野心而导致?

秦帝国覆灭,就更是起于赵高胡亥做乱,致使庙堂栋梁摧折,天下民心尽失。若非如此,六国复辟和农民起义怎可能敌得过曾经威震四方的秦军铁蹄?

——“盛极而衰”的原因必定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每次想想,“内部自杀自灭,才能一败涂地”的确是重要原因之一。

是以总觉得,读完红楼梦之后,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在后来读到见到听到的故事中,总能有所关联而反复体会,同时也会一点一点积累起更多更新的理解和感悟。

令人常读常新,永久回味,这就是经典著作的魅力吧。

红楼梦六年级读后感700字2

读《红楼梦》实在姐姐的影响下开始的,半白话半文言的文字,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还是陶醉于书中文字间流露出的真情,感慨万分我刚刚接触《红楼梦》一书时,便被那些惠质兰心·。优雅。纯洁的青春少女迷住了。于是,我开始做一个梦,一个由绚丽到凄美的梦。梦越深,情越浓。越难以自拔;梦越深,梦中的红楼就越发的凄美。可是当梦醒了,心也就碎了。眼睁睁地看着一朵朵绚丽的四月花的枯萎和凋零。

梦初

贾府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表下充满了污浊丑陋的封建大家庭。在这里有美丽的女儿国,而贾宝玉是这个红楼女儿国里唯一的的男性。而在这个小小的红楼女儿国短暂的几年中,却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诗和酒。贾宝玉在这里享受了很有限又难得的自由。

噩梦

噩梦,是宝玉和他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黛玉是“世外仙妹寂寞林”,性格中有几分叛逆,宝钗是“山中高士晶中雪”。是当时社会贤德媳妇的标准。在爱里,贾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可娶谁做妻子,却一点选择的权利也没有,只能听从父母长辈之命。黛玉,最后是含恨而去的凄凉结局。可她和宝玉的爱情却超越了一切,是灵魂的永恒。

贾府里还有一群少女少妇。被父母送牢狱般宫廷的贾元春,悲观绝望少年出家的贾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钏。·······她们都是“薄命”的,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她们同样的美丽·清纯,却又有同样的悲惨命运。

梦醒

红楼一梦,恍如梦一场.《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噩梦。书中,女性地位是那么的低下,命运是那么的悲惨,她们去又那样的不屈不挠。我对她们又敬又爱,她们又悲又愤,我更对那些丧失人性和尊严的男人深恶痛绝。梦醒了,只觉得她美,美在真挚,美在精神永存,可剩下的却是残花落尽的枝头空留余香阵阵。

《红楼梦》这一篇细腻而婉约的诗篇,是对女性的颂词,也是女性的噩梦。虽然我没有太了解书中耳朵意旨,但《红楼梦》却让我认识了封建家庭的生活和封建社会的腐朽。

红楼梦六年级读后感700字3

读罢《红楼梦》,已是深夜,我不知该如何表述自己复杂的感受,那种感觉,像是湛然寂静,又像是迷离恍惚。荣宁二府家破人亡,红粉丽人香消玉殒,霎那间,一切宛若散场后的电影院,一片漆黑,一片萧凉。

“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合上《红楼》,却发现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女子,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她为整个家族操劳,却因为心里歹毒,口里尖快,没有谁爱戴她。别人给她的评价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的确,她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财主的女儿和长安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着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梯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每当读到这些情节,我都会觉得,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确实可恨。

她曾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但她也像一般的妇女一样,也供瘟神,给女儿起名求福祉。她的确很精明,但费尽心机所追求的爱情落了空,她奄奄一息时,平儿求贾琏给她请个大夫,贾琏却啐道:“我的性命还不保,我还管他么!”有人说王熙凤的惨痛结局是自食恶果,自作自受。或许是吧。但我还会为这个倔强好强的女子叹惋。我觉得,人生一世,只不过是一场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所有的栖居都是暂时的,就连生命,都要归还给日月经天的自然。王熙凤啊王熙凤,你这是何必呢,占有再多的财物,攀上再高的地位,你也无法拥有内心的安宁,享受生活的安然平和啊!

16676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