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巴金著作《家》的读后感范文精选(2)

关键词: 家读后感,家读书心得,家读书笔记
金梅0 分享 时间:

2022巴金著作《家》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

巴金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我读过巴金的很多书,在他的众多作品当中,《家》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

《家》写出了高府中一代年轻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写出了在高府的底层,人们正在或先或后的觉醒。地火在缓缓然而持续地燃烧。如果说大哥高觉新并未觉悟新生的话,那么二哥高觉民在抗婚上已有了由“民”自主的觉悟。

三弟高觉慧更如一团火,为高府后院带入了光明。小说以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生活内幕,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罪恶,鼓舞知识青年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光明幸福,在至今,仍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

《家》,在语言应用上,更是彰显了巴金作为杰出的语言大师的功力。语言运用得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带着作者浓烈的感情色彩,突显了其独特的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

2022巴金著作《家》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

《家》是中秋假期里“拾”的十二本书里的其中一本。断断续续终于把它读完了,现在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完之后作何感想。

家是什么,是“来日雨窗前,寒梅著花未”;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也许家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归心似箭;还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悠悠钟声;还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缕缕乡愁;也是“人言落日即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的深情厚谊。

家给予我们温暖,平抚我们的心灵,是我们安全的港湾,累了倦了歇息码头。如果家变成了这样——家里人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哪一点利益互相反目成仇。面上对家人笑脸相迎,背地里不知插了家人几刀。那么这样的家你会选择留下来吗?这样的家还叫做家吗?

在那个家里,你可曾见过鸣凤的烈性?为了坚守自己心中那团炽热的火焰,不惜将生命奉献给了它;你可曾见过,梅表姐独自伫立窗前,在清冷的月光下思念自己心爱的人;你可曾见过觉新思想上的两难?他不想服从平庸下去但却无力反抗;你可曾见过,觉慧立在船头,向朋友和家告别,同时告别了过去,走向未来。你又可曾见过,这封建的'深渊吞噬了多少可爱的生命,让多少人的理想断送于此?

我见过,《家》中强烈的感情,在向我们传递出一种呐喊,一种在逆境中生长觉醒的力量,一种反抗封建接受新文话的坚决。这本书仿佛将我带到了过去,带到了一个浓缩了整个封建体系的家庭中。这些可爱又可憎的人们一次次叩击着心灵深处。这些高尚生命的消逝,让我深切感受到封建道德礼教的黑暗,让我深切感受到现在社会的美好。

在巴金先生眼里,《家》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作品。它缺乏冷静的思考和缜密的思维,但他始终相信,“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没错,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所以我们应该是紧握住她的美丽,不要将它乱入深渊。不要让它轻易溜走,让它在我们人生曲谱中谱写最华丽的乐章。

2022巴金著作《家》的读后感范文精选7

《家》这本书中中主要描写了高公馆这个大家庭,因为一直生活在封建社会,家中大部分人不愿接受新思想,而反受其害,产生悲剧,逐渐走向灭亡的故事。

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其中觉新原本有着打破旧社会的封建制度的精神,但又因为担当着持家的重任,凡事都委屈求全。面对黑暗的封建社会,他选择了沉沦,选择了逃避,但他永远阻止不了悲剧的发生,她的妻子瑞钰因为有了身孕,恰好祖父刚刚离世,陈姨太便提议让瑞钰搬到城外去生孩子,因为在封建迷信中长辈灵柩在家,家中便不得生产,不然会有“血光之灾”,最终瑞钰终因难产而亡,临死都未能见丈夫一面。

觉慧的思想就与他的大哥觉新恰恰相反,他具有着坚韧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所爱。在高公馆这个大家庭中,不顾长辈的反对,毅然担当着反对封建迷信的角色,参加学生联合会的各项活动,来抨击所有封建家庭,告诉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高公馆的丫鬟鸣凤也是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但封建造成的迫害依然波及到了鸣凤这个十六岁的少女身上,她将被迫与冯老太爷结婚,刚烈的鸣凤最终选择了在新婚前夜投河自尽。

我认为高公馆所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的家庭遭到了迫害,许多人都失去了自由,可见封建迷信对但是人们所造成的痛苦。我也体会到了巴金先生写这篇长篇小说的用意,在小说的后记上,巴金先生也提到了他在重读《家》后依然非常悲愤,可见封建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虽然当今社会充满了阳光与自由,但仍然可以进步,仍可以改善,这样的进步需要靠我们,需要靠每个人,需要靠所有人的支持与努力!

追求自由,其实追求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是社会的进步,是每个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不是被旧社会锁在牢笼中

2022巴金著作《家》的读后感范文精选8

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是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那一代人对自由,对爱情,对创新中国的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们三兄弟做出的不同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爱还是恨,是走还是留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不同后果,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起伏不定,内心越是激动不已。

《家》中塑造了一个封建压制极其严重的大户人家,在这个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

觉新无疑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曾经深爱着梅,但让他的父亲用占阖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命运,娶了瑞珏。

他爱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听从别人的鬼话,将待产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难产而死。

他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豪无主见,这也正是旧中国的悲哀。

然而丫头鸣凤对觉慧的不渝也是一个悲哀,这个悲哀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但麻木的人们不以为然,在他们心中丫头拥有的权利不同于他们,他们是物品,可以当作人情相送。

而觉民则不同,当他得知与冯家小姐定亲时,为了自己的梦想毅然选择离家,最终他在这个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胜利的人。

读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为了觉民,觉慧的胜利而欢;还是为了琴,鸣凤的大胆而喜;或者是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爷的专制受到了打击而歌……总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难以用言语阐述。

2022巴金著作《家》的读后感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家》读后感800字

世界名著《家》读后感

家小说读后感600字

家读后感800字5篇

读家读后感800字高中5篇

家初中读后感范文500字

家的读后感美文佳作

读后感800字大全

初一家的读后感600字作文

最新关于巴金文章的读后感600字

170404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