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个人读后感(2)
其实,现在也有许多像刘备一样的父亲一心忙于自己的事业,认为只有赚了足够多的钱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就能让他们学好,哪里知道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曹操那样,会亲自检查孩子作业,会亲自带孩子接触社会,会亲自和孩子一起体育锻炼,还会和孩子们真诚交流心事的父亲啊!试想刘备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刘禅也就可以扶得起来,不会成为被后人嘲笑的鼠犬后代了。
幸运的是,我有一位曹操式的“虎父”!印象中,爸爸曾经也是一个“工作超人”,经常一周都见不到他几次,为此我还向他发过脾气,爸爸却总是笑着对我说:“等爸爸忙过这一段,一定多陪你!”那时的我从来不相信。直到后来,我渐渐发现课本和作业本的错题旁时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小标记,问号、爱心圈、小星星……多温馨地提醒啊。妈妈告诉我,实际上爸爸每天深夜回家后,都会仔细翻阅一遍我当天的作业,了解学习进度,还特意准备了错题集嘱咐妈妈让我把错题一一抄录下来,反复复习,原来爸爸一直在悄悄地伴着我呀!再后来,我的课外辅导班逐渐多起来,爸爸为了能及时送我去辅导班,每每顾不上晚饭就陪我一起“奥数”到九点,回家路上还津津有味地和我讨论题目,说这顿“精神食粮”太丰盛,肚子都已经饱啦。除了学习,爸爸还是我运动的队友,旅游的驴友,家庭辩论会的辩友。瞧,他这是要替刘氏父子扳回“虎父无犬子”的局呢!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已经意识到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了吧,要我说呀,罗贯中早就在《三国演义》中告诉爸爸们了,如果想要有一个和自已一样出色的“虎子”,学曹操就对啦!
#683214三国演义个人读后感4
当我读完《三国演义》时,心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那一幕幕的画面还在脑海中回放,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千军万马,势不可挡,而在我心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绝非是这些,而是被称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
一开始,我只是听人说曹操并非善类,但当我真正读完这本书时,才发现我错了。鲁迅说过,曹操是个大英雄,至少是个英雄,顺应了历史潮流,统一了北方,为三国乱世结束奠定了基础。虽然有人说他是奸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统一天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勇气,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皇帝的名号,去指挥诸侯;他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我们学过的很多诗都出自他手,例如《观沧海》,《龟虽寿》等等。
曹操一生有许多战役,其中“赤壁之战”最著名,虽然曹操失败了,但并不能说明曹操的军事才能不好,失败原因的其中之一是曹操是北方人,他的军队也是。他们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这样会使战斗力大大下降;他们也不识水性,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即使这样,曹操还是这乱世的领导者,没有人能改变他。还有一场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这一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这一战胜利的原因是曹操奇袭乌巢的正确抉择,再加上袁绍的轻敌,才让曹军三四万人打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不得不说曹操过人的军事才能,当我看到这的时候,我不禁说了两个字:漂亮!
可是,有才能的人总是离世的早。曹操身上有一种叫“头风病”的病,本来是可以医治得好的,但曹操的疑心实在太重了,华佗说要开脑壳动手术,曹操身经百战,经历了太多事情,他谁都不敢太过于信任,心中总是怀疑有人要害他。哎!无奈一代乱世枭雄,就死于对他人的不信任。曹操离世时才六十五岁啊!
三国,如果没有曹操,战争将会继续下去,曹操是应运而生,他所做出的贡献不是一点两点,我只想称他为——乱世枭雄!
#699221三国演义个人读后感5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皇帝无能,朝政腐败,天下纷争。于是,便有了这精彩纷呈、英豪辈出,令人荡气回肠的三国演义。
而在《三国演义》中,我喜欢的故事有许多,比如说有“二猛将威震长坂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诸葛孔明草船借箭”、“智诸葛独唱空城计”等,无不体现出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气概本身,使人物活灵活现。详细的背景描写如“尘土飞扬”、“尸横遍野”等一些成语写出了战争的庞大和战争的残酷。
当然,人物也是千姿百态,英雄豪杰更是数不胜数,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周瑜、曹操等英雄豪杰。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我喜欢的。我喜欢张飞,是因为他那粗狂豪迈的性格,在长坂坡光是大吼了两声,便将十几万大军吓得魂不附身成为千古美谈;我喜欢关羽,是因为他不忘忠义,至死也不忘主公,重情义;我也喜欢赵云,因为他忠心不变,冒着生命危险救主公的亲人,对主公更是寸步不离;我还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聪明绝顶,为国家效力而不遗余力,同样忠心耿耿……太多太多了。
在这之中,我不止看到了那精妙绝伦的战斗,几乎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和英雄激烈的战斗场面,还有一国之内的相互内斗,如“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中,关羽被庞德射中了一支毒箭,而庞德的上司于禁怕庞德杀了关羽抢了头功,便鸣金收兵,在关羽的伤刚好时庞德打算率七路大军消灭关羽,可于禁不想庞德功成名就,不肯出兵,并把七军安扎在不利地形,结果被关羽放水全部淹死,庞德被斩,自己也只好自己投降。
虽说自己不在当时,不了解全部,但有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不怕不懂了,也学习到了不少知识和精神。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 三国演义读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