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600字经典(2)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诵读、理解,真的是收获不小.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在《论语》中就读过,是这样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做.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见贤思齐,道德高尚的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告诉我们学习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运用.
《弟子规》教我们做一个有孝道、有道德、有诚信、善学习的人,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我记得曾在中央12套“第一线”栏目中看过这样一个节目《迟来的爱》,讲的是海南某监狱的事情,这个监狱在对犯人进行改造中,不仅仅限于政治学习和法制教育,而是从人的洗心动念处入手,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植入监狱的劳动改造中.他们选择的是《弟子规》,诵读经典与“亲情帮教会”的开展,触动了服刑人员内心的道德律,让服刑人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就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触动了他们的内心吧.
不过,《弟子规》中也有我觉得不妥当的,比如说:“邪僻事,绝勿问”、“不关己,莫闲管”,我觉得就是现在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人做事这样子总是不好的.妈妈说:国学经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的理论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都有所指导,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思考,批判性的学习接受,也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看来诵读《弟子规》,不能一味的死读死记,还要动脑思考,活学活用呀!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经典5
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
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可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我的衣服拿到太阳下头晒。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我的衣服晾起来,路上看见阮咸晾晒自我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能够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思绪不再飘飞,回到了此刻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个幼儿园门口,一个小女孩竟然对他的同伴说送自我上学的父亲是她们家的司机!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考:我们的社会怎样啦我们的孩子怎样啦讲究物质的奢糜与攀比竟让纯真的孩童至此!试想一下,假如都以此刻的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变成怎样样的人呢到时候吃穿的攀比又将如何呢无数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多亏了这本《弟子规》,他提醒了我们,他唤醒了我们,他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了我们将怎样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经典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