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与子的读后感700字范文

关键词: 父与子读后感700字,父与子读书感悟,父与子读后感
奕远0 分享 时间: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父与子的读后感700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父与子的读后感700字范文1

一位挺着啤酒肚的慈爱父亲,一个顶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他们平凡而又真实的生活点滴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幽默诙谐的经典连环漫画—《父与子》。这本书是德国幽默漫画大师根据自己与爱子的生活日常进行艺术加工而成,为大众展现了一对天真无邪、幽默善良的父子。

聪明又淘气的儿子总是不断地犯错,不停地闯祸,而慈爱的父亲则是永远不变的陪伴和宽容。书中的父亲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无时无刻都在用自己苍劲有力的枝干为年幼的儿子撑起一片芬芳与安宁。也正是如此,书中的父子之情才会幸福美好而又真实感人。

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书中一个个幽默又风趣的小故事,又一次次被故事中的温暖感动着。突然间,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冲动。翻开尘封已久的相册,爸爸抱着襁褓中的我、爸爸牵着学走路的我……那些都还是不记事的我。当我看到眼前这张照片时,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那时的我,刚上幼儿园,天真调皮,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手里拿着玩具水壶正往爸爸头上“浇水”,我笑得合不拢嘴,爸爸也是咧嘴笑着。后面的照片我都清楚地记得每件事,爸爸陪我在海边捉螃蟹、爸爸牵着我爬黄山……我一直认为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只有妈妈在陪伴着我,可是现在我却发现,在我没注意的地方,都有爸爸的陪伴和关爱。原来在我的成长中,爸爸的身影无处不在。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过一张非常感人的照片,这张照片其实只是一对父子的背影。大雨中,父亲把手中的雨伞全部倾向身边幼小的儿子,儿子迈着稚嫩的步伐在雨中安然前行,身上干净清爽,父亲整个后背都被大雨淋湿了,却依然稳稳地为儿子撑着伞。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会被这份深沉的父爱所感动。

很多时候,我们都和那个在雨中被父亲保护得很好却毫无察觉的孩子一样,只顾自己一路前行,却很少回头,也就很难发现身后一路为我们保驾护航、撑起一片蓝天的父亲。

关于父与子的读后感700字范文2

《父与子全集》是一本漫画书,除了前言、目录和标题外,全书几乎没有任何文字,是本名副其实的无字书,也是一本我读给妈妈听的书哦。

喜欢——无字里的字

我喜欢它的无字的表达方式。画面,仅有画面,于是我可以海阔天空、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地遐想。我被书中故事情节逗乐翻天,妈妈却满脸迷惑地默默地看着我,我笑妈妈的阅读太单薄。

喜欢——故事里的故事

书中精彩的画面故事比比皆是,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回味很久。《假期的第一天》,因为不忍心打破儿子的美梦,爸爸找人一起把还在睡梦中的儿子抬上车,等儿子醒来,看到的是明媚的阳光,蓝天白云,各类动物和睦融融的景象,爸爸自己却默默地藏在灌木丛后偷偷地观察儿子。“此时无声胜有声”,任何文字都涵盖不了此时爸爸对儿子的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爸爸,他也经常这样做。这也是全书,妈妈唯一发表意见的一个故事,她说:“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

喜欢——真实的真实

我喜欢书中的父亲和儿子的性格。父亲外形肥胖,缺点也真不少,但他善良、乐于助人,百分之百地爱他儿子;儿子一头乱发,淘气,但他善良,无比聪明。

我更喜欢他们性格中的不完美,就像当我对自己不满意时,妈妈总说要允许自己失败,只有在错误中才会看见那个真实的自己。《钓鱼成瘾》就是个例子。老师、妈妈经常禁止我做的事情,我总是念念叨叨,那份执着缺乏理性,但在看了禁止钓鱼,惩罚钓鱼,继续钓鱼的一连串的画面后,我在狂笑中看到了自律的重要性,我与坐在我边上的妈妈击掌约定,规则是为了更美好。我喜欢《父与子全集》这本书,喜欢无字的表达,喜欢书中的人物,喜欢透过书看到原来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喜欢妈妈默默地坐在我边上,认认真真听我讲

关于父与子的读后感700字范文3

这两天利用上班闲暇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昨天读到二十四章,今天读了后面几章,读的内容不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昨天上班时间由于无事可做几乎读了一天,下班回家路上自己很激动,感慨颇多:巴扎洛夫虽然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无疑是作者很喜欢的角色,但我却不喜欢,但太过骄傲自信而冷漠,反而更喜欢阿尔卡季,以及他的爸爸。父辈与子辈随着时代的变迁,成长环境的不同,观念自然不同,最终难免会有隔阂,这是哪对儿父子都无可避免的,但我认为这不是无法缓和的,只要有爱,可以通过相互包容接纳,多沟通理解,父辈与时俱进、乐于学习接受新事物以及子辈的帮助谅解去化解这一矛盾的,就如阿尔卡季父子,我觉得就应该那样。但巴扎洛夫和巴维尔所代表的父辈和子辈(当然他们不是父子,不会有感情做纽带,所以这种矛盾更尖锐,这也是作者不把他们写成父子的原因)但作为本书思想的深刻体现的两个人物,凸现那个时代的特征的这两个人作者把他们塑造的比较极端,巴维尔风度翩翩却固执,巴扎洛夫性格独立,勇敢无畏却太过冷漠,看看他如何对待他那爱他如命却极力克制的可怜父母吧!尤其仅呆两天后甩父母而去不免让人气愤!

今天看了书的结尾,有点儿让人迷惑,巴扎洛夫这种人物总觉得作者会让他有所作为,或者壮举什么的,可他与老巴维尔决斗后却像换了一个人,没有之前的那种自信和勇敢,反而消沉下去,最后竟然莫名其妙的染病死了,短短三四章就把这个思想独立,敢于和陈旧势力斗争,且不惜丢掉性命与之决斗的勇士草草的写死了,而且死的一点儿也不壮烈!

后来看来书评,解释说作者屠格涅夫本身也是贵族后裔,仍有贵族观念,对这种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思想终是不认同的,甚至讽刺般的把巴扎洛夫后来的消沉颓废一定程度上归到失恋上,和巴维尔一样的宿命……对巴扎罗夫的死个人除了惋惜倒没什么感觉,只是小说最后巴扎洛夫坟前的那对可怜的老夫妇让我潸然泪下!

17483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