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的作文西游记读后感

关键词: 西游记读后感700字,西游记读书心得
启智0 分享 时间: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00字的作文西游记读后感,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700字的作文西游记读后感1

阅过许多古色古香的文学名著,有些如蜻蜓点水一样很快就忘记了,唯有这一部——《西游记》依然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初次接触《西游记》,是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从大人们口中的故事里。那是一个讲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披荆斩棘、降妖伏魔,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当时的我认为唐三藏代表善良,孙悟空代表机灵,猪八戒代表可爱,沙和尚代表老实。我想,那么让我去取也是可以的啊。

我小时候的想法并没有错,可是当我再次重温,我并不这样想,我更注重的是它的前因后果——为什么他们会去取经?为什么他们能胜利能成功?我想,一定是因为他们是勇敢的。虽然唐三藏给人一种懦弱无能的感觉,猪八戒给人一种贪生怕死的感觉;只有孙悟空和沙和尚才真正算得上是真正的勇敢。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他们并不都是勇敢的,那他们还会一起去,一起胜利而归吗?是的,只有勇敢才能取得胜利。

当今世界,胜利已经成为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可是大部分人都只是麻木追求,丝毫没有注意到胜利者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这样,胆小怕事的人遇到机会不去闯练,就知道每天把胜利挂在嘴边,直到离胜利越来越远;相反,而那些勇敢无畏、勇往直前的人,就算他们不在乎胜利,但他们永远是胜利的。由此可见,胜利的曙光只属于勇敢者。

最近热播的神魔电视剧《仙剑奇侠传ⅲ》里的主人公景天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本身只是一个小混混,应该过着与世无争、混吃混喝的日子;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一条别人所认为的“不归之路”——斩妖除魔。他勇敢,他相信自己,他坚持到底,把连天帝也无可奈何的邪剑仙也消灭了。因为勇敢,他从一个小混混,成为一个救世大侠。

有人会问:现在的我们只是学生,干番大事业还是离我们太远,我们空有勇敢也没有用?其实,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勇敢。不要因为一些作业上的小难题,成绩上的小挫折就把自己给打败了。我们应该用勇敢来应付它们,消灭它们,把它们占为己有……

记住,胜利的曙光只属于勇敢者。只要勇敢,我们就已经向胜利迈出了一大步。

700字的作文西游记读后感2

努力做一个勇往直前的人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主要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从古至今,这本书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西游记》中有很多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女儿国遇险、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讲述了白骨精知道师徒四人要经过白虎岭,便想方设法想抓住唐僧,吃他的肉。白骨精先是趁孙悟空去寻食物,变成一个姑娘来加害唐僧,谁知恰巧悟空赶回,便一棒子打死了她。可白骨精贼心不死,先后又演化成老头和老妇人,但都被悟空识破并打死。唐僧肉眼凡胎,不辨妖魔,指责悟空滥杀无辜,残害人命。不管悟空怎么解释,师傅依旧不信,最后竟把他赶回花果山。后来,悟空知道师傅被抓,依然毫无反顾,救出了他。

本书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悟空,他在我心中就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化身。他的这种精神还曾激励过我呢!记得那天,我们一家人去爬天柱山。刚开始,我信心十足,可还没走多久,就累得不想继续。再看看天上如火的太阳,眼前望不到头、高耸入云的山,我的脚步不由得越来越慢。就这样撑着劳累,拖着双腿又往上爬了一小段,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死机了一般,往石头上一坐,动弹不得了。妈妈看着我,笑眯眯地问:“这点累,就不行了?”我喘着粗气,艰难地打开瓶盖,喝了两口水。“你不是最爱看《西游记》,最佩服孙悟空吗?”妈妈又说道。这时,我眼前仿佛浮现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艰难跋涉的场景……是呀,九九八十一难,他们都能坚持。我怎么能被困在这山的小小一角呢?想到这,我像是打了鸡血似的,迈开大步继续向山顶爬着。其实,后来到达山顶看到的风景已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决心迈出的每一步。

每次我合上《西游记》这本书,闭上眼睛就能回顾一处处精彩的情节。虽然,现在的我还不敢说真正读透这本书,但读它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一件事,只有持之以恒,勇往直前,才能成功!

700字的作文西游记读后感3

谈到《西游记》,大多数人都会先想到有着通天本领、敢大闹天空的孙悟空,继而是身体强壮、长相可爱的八戒,最后是只会做好人、深知佛理的唐僧。几乎是没有人会感觉到他的存在——沙和尚悟净。

其实,我曾经也是不太在意他的,谁让导演总是将在前线杀敌的机会都给了悟空和八戒,而悟净却永远只有喊“救命”的份呢!荧幕上的他就是个懦弱的人。

可今年暑假,我突然心血来潮地翻出名著《西游记》,准备看看原汁原味的西行究竟是怎样的,沙僧是否真的如此没有存在感。

终于,悟净的形象开始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

他勤劳。西行奔波的路上,他永远是尾随其后。因肩上重重的行李走得有些慢,却从未停止过。他从不会像大师兄那样乱用法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也绝不会像二师兄那样动不动就喊苦,耍小聪明。他的抱怨声从未存在过,真实存在的只有他一次又一次踩过青草,踏过沙砾,碾过冰雪的脚步声。

悟空好比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良驹,世人无不惜无不爱,八戒就像体型硕大的黄牛,也能帮你干许多重活粗活。而沙僧则是沙漠里的一头骆驼,他没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可以穿越千里马望而生畏的沙漠;他没有黄牛的力气,但黄牛总是吃了睡,睡足了再干。而骆驼却即使几天滴水未进,仍可以踏着稳健的步伐,驮着货物,顶着骄阳穿过沙漠。

他是重情重义的,面对大师兄的怄气离开,他虽明白西行的路上亦会更危险,更艰难,可他从未说过放弃,也从未放下过肩上的担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他只是忠诚的守候在一旁,不离不弃。即使是面对师傅被妖怪抓了去,大师兄在一旁无计可施,二师兄说着丧气话收拾行李打算回高老庄的场景,他也绝不会气馁,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营救师傅,哪怕粉身碎骨。

17485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