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2)
推荐文章
这是中华文化孕育出的不可多得的精华,是民族的骄傲——《三国演义》
品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4
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三国演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三国演义》时,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三国演义》时,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周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上奏后主刘禅自贬三等,从中我么可以看出人也有失败的时候。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普通人。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经常喝醉,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投靠东吴的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赤壁之战”了。当时,曹操带领八十万大军与周瑜三万军士隔江相对。周瑜手下一员大将黄盖考虑到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献计苦肉计和火攻结合在一起的计策。首先,黄盖假装要让周瑜投降,接着周瑜罚黄盖一百军棍,后来,黄盖写了一封诈降信。曹操接到信后高兴极了。不但没有防备,反而大摆宴席来迎接黄盖。结果被黄盖的计策骗得团团转。这个故事就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品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5
我最喜欢读的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古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书中主要讲了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魏国、吴国、蜀国三国鼎立,互相想征服对方,互相攻击,互相争夺的故事。书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能人志士,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勇事迹,比如: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书中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蜀国:刘备,他是蜀国的主公,他礼贤下士,爱民如子。虽然是主公,但他还是经常为别人编草鞋,正是因为他为人正直、豪爽的精神,所以才在桃园三结义中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传为美谈。关羽:他是一个武艺高超、行侠仗义的英雄,他过五关斩六将,忍受刮骨疗毒的痛苦。他还有一个报恩之心,在赤壁大战中不顾自己的安危放了敌国主公曹操。张飞:性格冲动,好打不平。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终于请到了诸葛亮来做他们的军师。诸葛亮雄才大略,用军如神,他创造了一大奇迹,那就是发明了木牛流马,它是用木头做的马样的车,靠齿轮的转动来替蜀国运送粮食,这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啊!,他帮刘备指挥行军大打战,用他的计谋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战略,譬如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你说厉不厉害!刘备手下还有很多大将,如赵云,黄忠,马岱等。魏国:曹操,他是一代枭雄,“夹天子以令诸侯”,他有雄兵百万,本想称霸三国,最后在赤壁大战中输了。吴国:孙权,他有一个厉害的手下,那就是大都督周瑜。他在赤壁大战上和诸葛亮合作大败了曹操。
在这个连年战争中,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都死去了,司马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在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中,体会到他们那勇敢顽强的精神,从他们的计策中得到启发,来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吧!
品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