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最新读后感600字

关键词: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600字,读后感,最后一头战象
奕远0 分享 时间: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最新读后感600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后一头战象》最新读后感600字1

读了《最后一头战象》后,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最后一头战象》讲的是战象嘎羧在抗日大战中幸存下来,成了村寨里的英雄,几十年后,嘎羧自知大限将至,它没有去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是一位品德高尚,重情义的英雄。

这本书写得非常震撼人心,我敬佩嘎羧的善良与忠诚。在将要离别之时,它围着村寨走了三圈,告别这对它如同亲人一样的村民们,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呀!

嘎羧最终躺在了百象冢,没有去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和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嘎羧是多么忠诚啊!

我被嘎羧的善良与忠诚所感动。当年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让嘎羧终身难忘。他盼望着和平,不想再有战争发生。嘎羧站在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它在怀念它的战友,在打洛江畔守着战友们的灵魂!这头战象是多么重情重义。为了和战友

们生死在一起,它连祖先留下的象冢都没有去,而是选择了百象冢,和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友们歇在了一处。这是多么的难得!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很多。连动物都能如此的忠厚忠诚,我们作为人类,难道还不如象吗?!嘎羧是那样的伟大,它的泪水,换来了亲人的相聚;它的鲜血,换来了一方的平安;它的身躯,为人们开辟了一条安全的路。在嘎羧的身躯下,我们是那样的渺小,我们向嘎羧这位英雄致敬!

《最后一头战象》最新读后感600字2

前天,我看完了《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是沈石溪。

这本书讲述了一头老战象的故事:西双版纳的召片领曾经拥有一支威风的象兵。战斗中,有80多头战象中弹倒地。战斗结束后,召片领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把阵亡的战象隆重埋葬了,还立了一块碑:百象冢。

在搬运战象尸体的时候,发现有一头战象还活着。民工们将它运回寨子。这是唯一幸存的战象,名叫嘎羧。村民们治好了它的伤,把它养了起来。

主人公“我”插队落户时,嘎羧还健在,但已不见当年的气势。我和饲养嘎羧的波农丁很熟,也和嘎羧成了朋友。

我插队的第三年,嘎羧愈发衰老了,食量越来越小。波农丁年轻时当了多年象奴,他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了。”但是,有一天嘎羧精神大作,原来它想要它的象鞍。我问波农丁它为什么想要象鞍,波农丁说它可能要去象冢了。

果然被波农丁说中了,嘎羧要找它的最后归宿了。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来送它。嘎羧走了以后,波农丁叫上我去发一笔财,我和波农丁一路跟随,可是它只是回到了“百象冢”,跟曾经的伙伴一起长眠。

大象虽然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可是它也蕴含了许多的情感,战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并没有回到祖传的象冢,而是选择和曾经的战友长眠在了一起。

《最后一头战象》最新读后感600字3

也许我的理解太天真,太幼稚了。

象,如果以前让我给这种动物排上我所理解的词,我会一如既往地说“大象笨重、脏脏的,一点也不可爱!”每次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我都会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去看大象,海豚嘛,它可灵活了,我想看它的表演!

的确,我不喜欢看见大象。它那长长的鼻子,蒲扇耳,象牙我都喜欢,但讨厌的而是它的整体。那笨重的身躯——不过我对大象的好感也不是全无。我喜欢坐在大象背上,居高临下的感觉,很不错……

可是……也许因为教科书上的这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让我深刻感到:大象应该也有优点啊!看完文章后,我对大象的感觉不再只是笨重、脏脏的。反而还多了几项“有灵性、重情义、英勇。”

大象属于哺乳纲,长鼻目,象科。是世界上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长鼻目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历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喜欢群居。

177556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