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作文感想700字(2)
多少年以后,我垂垂老矣,倘若有人问我“你将如何祭奠你的青春?”我会忘却身上所有的伤痕与皱纹,或以沉默,或以微笑。
《活着》读后感作文感想700字4
放暑假前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最近天太热,刚好在家啃书,利用了三天时间看完了余华的《活着》,请原谅我在书中划了一些我认为经典的句子。
趁现在有空闲时间,来写写自己的一点感想。六十年动荡造就了福贵悲惨的一生,一次次遭受厄运的打击,令人无法喘息,而他却一次次选择坚强的活着。第一次厄运是他儿子有庆的死,一个五年级学生,多么鲜活的生命,却在一次义务献血时,出现医疗事故而死亡。
第二次厄运是他女儿凤霞的死,凤霞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却因为一次高烧变成了聋哑人,她的人生在遇到偏头二喜后有了转机,她得到了二喜的宠爱,生孩子之前的那段时光她是幸福的,可幸福的时光太短暂了,最终她的生命在生孩子时由于大出血嘎然而止。
可是厄运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紧接着是身患软骨症一直卧床不起的妻子家珍去世,这时这个家只剩下福贵,二喜,还有年幼的外孙苦根(因他一出生就没有了妈,爸爸又是个孤儿,他的命很苦,因此而得名)。总以为厄运不会再找上门来,可接踵而至的又是亲人的离去,二喜在一次外出搬运时被水泥板砸中而身亡。原本圆满的家庭却只剩福贵和苦根祖孙俩孤苦相依。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简单,而简单便也是一种幸福,但好景不长……
那一年,苦根他才七岁,因为孩子生病了,福贵心疼他,于是鲜少地给孩子煮了一大盆豆子,结果孩子由于过度食用而撑死了,“是我,我害死了苦根,我是老湖涂。”他守着老月独自忏悔。从此,他便自己活着,也只能自己活着,在“福贵”这只老牛的陪伴下孤独的活着。
到此故事也就讲完了,真不知道福贵凭啥勇气活到最后?黄昏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福贵守着时光如住常般活着,然后无惧地老去,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活着就是生命的体验,迹是最大的勇气!
《活着》读后感作文感想700字5
正如余华在序里所言,人们感知的现实生活总是充满丑恶和阴险,让人感到无法承受,可当你看完福贵的故事,你一定会自惭形秽于他对生活的洒脱和幸福。这不是矫情,就是这样一个败光了所有家财、受尽了战争和生活折磨、家人全部先他而去的老头子,却真正生来有财还一点没浪费的享受了,绝不旁落,倒是那个龙二成了有财挣没福享的替死鬼。当然历史的偶然性造就了福贵的财气,但他的爱情却是真真的自己争取来的,虽却相互厮守至死。他就是这样乐观的承受着生命遇到的所有“苦难”,不过对于他来说,好像又都不过是生命这河向前流淌时的一点波折,一点浪花。然而,作品所展示的社会是痛苦的。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正是中国最苦难的一段历史,战争、饥荒……但凡经历的人都是伤痕累累。可对于无数普普通通的“福贵”,却依旧顺着生命的河流里向前流淌,乐观而坚强的。
小说看似仅仅描写了福贵的一生,但表现的却是一个纵横五六十年历史的宏大题材,而这个跨度刚好与刚看完的《白鹿原》相似,而且两者也有着相似的主题——通过主人公的一生表达社会的变迁,但是两者的表现风格迥异。《白鹿原》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而《活着》则宛若一条小溪,顺着福贵生命的河流哗哗向前流淌,可表现出的却是社会和人生的大河,还看似不经意地把60年社会变迁的痛点放在了读者的心上,看得你心里隐隐伤痛,虽不撕心裂肺却感同身受。
小说把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背景刻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一个个活灵灵的人物没有一个特意为塑造而节外生枝,发展出另外的线条和情节去丰富,但却个个生动感人。家珍,一个“有活干心里踏实”、信仰爱情的好女人;老丈人就是那从牙缝里省出的一小袋小米;苦根就是一个“不喜欢吃面”的孩子……
这就是人生,经历了多少苦难还能和生活友好握手的人能有几个?看看父辈的生活,哪一个又不是如此呢?人生本不由得你选择。
《活着》读后感作文感想7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