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

关键词: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700字,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启智0 分享 时间:

海底两万里创作小说之初,凡尔纳和出版商赫泽尔(Piere-Jules Hetzel)之间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读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大学生读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1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描绘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说起科幻小说,相信每个人都很喜欢读。它能把人完全吸引住,让你看完一段,就迫不及待想看下一段,而且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读起来很轻松。《海底两万里》就符合上述的条件。他的作者凡尔纳被称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虽然是科幻小说,但凡尔纳笔下的科幻小说却具有科学性而令人信服。有些科幻小说编得实在离谱,让人忍俊不禁,激发不了对科学的兴趣,更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具有科学性”就是凡尔纳的小说能被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

本书讲述的是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仆人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不慎成为这个庞然大物的“俘虏”。阿龙纳斯得知这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是一名叫尼摩的神秘船长在一座荒岛上所建,利用海洋资源发电。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和仆人作海底旅行,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人们从未见过海洋中奇异景物和动植物。十个月后,阿龙纳斯和仆人不辞而别,回到大陆,把海底的秘密公布于世。

让人们幻想最多的莫过于尼摩船长了,他尤其具有神秘色彩。他能发明出潜艇,又在海底进行研究,在那时他的所作所为几乎脱离这个社会,然而凡尔纳的这个幻想早已成为了现实。激发人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这本书里涉及的知识也很多,如海洋、气象、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就如小百科一样。我们在自然界中翱游同样也学习了课本以外没有的知识。而本书的语句也同样生动有趣,及时没有真正看到过海洋里的世界,读了这本书也能自然想象大海里的情景,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这本书还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主人公品德高尚,勇敢拼搏、顽强。不畏艰险的人。书中在个别情节能体现出作者的进步思想,而我们要学习的是人物勇于探索自然,努力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读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2

《海底两万里》这样一部科学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因为在科学的背后还渗透着文学的艺术。有人说凡尔纳的成功不在于他是二十世纪的工程师,而在于他仍然是十九世纪的诗人。

凡尔纳站在时代的门槛上,看到了人与机器结合的巨大力量,机器成为人的精神和体力的延伸,成为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他把科学小说写得诗意盎然,理性的外表下,透出一股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从而感染读者。

我们不妨从艺术的角度去剖拆《海底两万里》真正的魅力,尼摩艇长为了远离世俗,来到了海底,能够逃离不想生活的环境,来到广袤无限的大海深处,这是一种行为上的自由。然而,真正的自由应当忘乎所以,无所限制,毫无顾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自由。但是,在“我”一步步的了解当中,发现了尼摩身上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发现了到了他心中的复仇之火。

尼摩通过对船只进行攻击来满足他心里对复仇的渴望,他难道不是依旧困住现实的牢笼之中,被其束缚吗?这是他精神上的困窘。尽管他追求到了处境的淡泊:衣食住行均取于海洋,与陆地毫无瓜葛,但这终究只是他掩埋仇恨愤懑的一种方式,一种寻求自我慰籍的表面形式,自欺欺人永远无法使他的内心获得平静。

相比而言,同样被困在艇上的“我”就与尼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处境是不自由的,虽然可以在艇上自由行走,但毕竟有所局限,在必要的时候,还会被关在“小黑屋”里,但是我们拥有追求科学的精神。“我”始终怀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心中并没有负面的情绪,这可以说是精神上的自由。

另外,关于尼摩复仇的原因也有交代,不管是因为反对沙俄,还是因为反对奴隶制,这都是为了争夺自由,可以这样说,尼摩因为自由所导致的压迫而去追求自由,却又因为自由而活得不自由,可谓十分矛盾。

大学生读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3

今天我带着这颗好奇的心来到充满神奇的海底世界,感受海的魅力。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它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一八六六年所发生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有不少航行的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大“海怪”,并且有船只遭受到这头“海怪”的袭击。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和公众的呼吁,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结果,追逐“海怪”的船只“林肯”号反被怪物“诺第留斯号”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和鱼叉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诺第留斯号尼摩船长周游各大洋,探尽海底秘密,历尽艰辛和风险。

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设法逃走,重回陆地。

读完这本书,我真是大开眼界,并且对儒勒凡尔纳这个神一样的人物产生了敬佩。儒勒凡尔纳书中的一切科学推测都是十分精准。在一九五九年,美国根据书中的一些描述在北冰洋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许多细节竟与书中不谋而合。问:儒勒凡尔纳在科技落后的时代是怎样知道这么多的?原因就是出于他的勤奋。在写这部作品之前,他曾多次到南特和亚眠做调查,与进出港口的船员交谈……写一部作品竟要做如此多的调查,那么作者怎么能不优秀呢?

儒勒凡尔纳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幻想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所以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要有目的要有方向,更要有准备,这样我们做什么事才能做得优秀,干得漂亮!

18086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