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的读后感800字通用(2)
要想在草原生存,只有遵从草原上的规则。尽管白音宝力格向往、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更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然而,在他所向往的文明社会中,也充满了刻板枯燥的公文、无休无止的会议、人与人之间的不断摩擦、一步步逼人就范的的关系门路等一系列令他心生厌恶的事物,一点点消磨他对所谓的文明社会的向往。渐渐地,他不敢确定到底哪里才是他的“根”,他感到迷惘、忐忑。
虽然,作者张承志在小说中表达了因无法判断草原文化与文明社会文化谁优谁劣而无从抉择的迷惘与徘徊,但是他依然留下了充满光明的念想:
在经历了使人痛苦的经历后,记住过去,循着一条纯洁的理想之路走向明天。人们总是在永远失去之后,才想起去珍惜往日唾手可及的一切,包括亲情、爱情。但是往事不能追赶,
《黑骏马》的读后感800字通用4
《黑骏马》是一部好看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黑骊是由作者休厄尔塑造的。是一匹任劳任怨、性情温和、直觉敏锐的出色黑马。
因为休厄尔刚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乡下祖父母那儿。在农场里,她学会了骑马,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她对马有与众不同的看法:普通人们会把马看成是牲畜,是自己的奴隶,是自己出行的交通工具。而休厄尔把它们当作朋友,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所以,每次休厄尔看到有人虐待马时,就会勇敢地制止他们的行为。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黑骊”是一匹漂亮的优种黑马,从小生活在贵族人家,受过良好的训练,性格温顺,而且聪明、机智,主人非常喜欢他。但是好景不长,主人家里有了变故,黑骏马不得不被卖掉。经历了种种艰辛,最后它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黑骊曾“旅游”多次,它遇见过善良的主人,去过马市,被人虐待过,也被戴过短缰绳,还和好朋友生姜生活过一段时间……它曾经救过善待它的主人一命,也曾经被粗暴的人们折磨得伤痕累累。通过它酸甜苦辣的历程,从中看到了人的善恶丑美。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休厄尔花了8年时间完成的、也是她耗费所有精力的一部著作。这本书讲了一匹黑骏马辗转多人、遭受了不同人的不同待遇的故事。读着这本书,我好像看到了马儿的痛苦经历,故事最后黑骏马找到了一个善待自己的家,我也为而感到高兴。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人类不能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具有生命的动物像机器一样的使用,虐待它们。我们应该珍惜动物,动物也有生命、也有情感,它给我们也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以一颗爱心去对待它们,相信也会获得善意的回报。
《黑骏马》的读后感800字通用5
读完张承志的《黑骏马》,莫名的,一种悲伤席卷而来。故事中的"我"骑着黑骏马去寻找当年一同长大的姑娘,找寻那曾经照亮生命的爱情;然而得到的乃是对于爱与生活真谛的感受。生活在艰难中百折千回地延展着,"我"从工作的地方一路寻来,梦中的那个天真质朴的女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个相对懦弱却又善良的少妇。
这个古朴的悲剧的起点便是主人翁--白音宝力格回到蒙古老家的一瞬,黑骏马--钢嘎·哈拉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悲伤莫名的气氛下,早巳预示不会幸福的他的爱情,便在他的回忆中徐徐展开。索米娅的温柔,索米娅的微笑与哭泣是他记忆中的唯一亮色,但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理想"而抛离了故乡,抛离了亲人,也抛离了自己的情感。因为封建的思想而促成他的背离,使他连从小抚养他的额吉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而索米娅,却也已跨过伯勒根河,嫁为人妇了。一切都变化得这么快定是他始料不及的罢!
跨越了千山万水而找到的,长大的索米娅,却早巳不是当初的那个女孩了,这心中的失落与痛楚,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呢?让人想到了德国作家史托姆的小说《茵梦湖》,以莱茵哈特来说,依莉莎白永远只是宽大幽晴却又僻静无边的茵梦湖中孤独美丽的白色睡莲,可望而遥不可及;是心灵深处撕心的隐痛,正流出汨汩的鲜血。《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的心情应该也是,空虚与对当初的自责一并袭来,这给人的震撼确是无边的。分离竟成了永远的,他们的人生道路延伸向不同的方向。他会成为科学家,在研究院进行无边的设计;而她却只会成为蒙古草原中小小的一个主妇,成天抚养孩子,辛勤地工作。
"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这山梁。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哟,却不是她"。他亲吻着曾带给他无限美丽回忆草地,这里留下的是他斑斑的足迹,留下了温馨的亲情和炽热的爱情,留下了一切的一切。结局处,他怀着一颗更丰富,更湿润的心迎接着明天。
的确,现实并不如童话中的"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样地简单,就算人们如何苦苦哀求有一份简单的爱,却不得不被现实与物质所阻扰。《黑骏马》中的"我"可说并没做错什么,但当他发现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又会怎么想呢?也许,这一段生命的回溯,也是对生命的追索,它铸成了无穷的感伤与古朴,悲剧的美。
遗憾已经无法弥补,只有将现在牢牢抓住,才不会让自己活在回忆中。
《黑骏马》的读后感800字通用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