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500字五年级10篇(2)

关键词: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水浒传,读后感
龙苗0 分享 时间:

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位好汉都以诚相待。他们在上山之前,都是善良的老百姓,是贪官污吏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最后走上了反抗之路。他们劫富济贫、帮助穷人的行为,是对“义”这个字最好的诠释。

仗义豪情的宋江,神机妙算的吴用,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还有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英雄儿女,虽性格不同,但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情有义,为国为民,替天行道。虽然,结局是英雄好汉们被“招安”,最终起义失败,但他们打出的“忠、义”两字并没有消失,而是永远留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每次捧起这本《水浒传》,都让人肃然起敬。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新世纪翻开它,阅读它,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五年级7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一松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打破辽军,最终消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仅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我的祖国,对自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对自我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后,对高球之子的侮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资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助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仅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此刻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能够做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能够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只得用生命去奋斗。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

《水浒传》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让我明白“忠”和“义”,期望大家都去阅读这本书。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五年级8

相信大家都看过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吧,它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先生的著作。《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水浒传》这本书反映了北宋末年统治者的腐朽、残暴和黑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激发出了一众英雄齐聚梁山。

在《水浒传》的众多章节里,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武松打虎”,大致故事是:梁山好汉武松回家看望大哥,经过景阳冈,到小酒馆喝了十八碗酒,喝醉了后想着继续赶路,酒家告诉他冈上有老虎,武松不信,执意上冈。在冈上果然遇到了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大虫打死。慢慢的,一步步挨下山冈。我们知道一只成年老虎站立起来差不多有三米,足有一层楼高,重达三百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山林之王。武松却在危机情况下快速冷静下来,转被动为主动,赤手空拳将其打死,足见武松的智勇英武!这也是武松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十四位的原因吧,人们都称他为“行者武松”!

除了武松,《水浒传》这本书中还写出了宋江的仗义、李逵的粗鲁、吴用的细致……一百零八位英雄各个形象鲜明!

快跟我一起翻开《水浒传》,与书中英雄相会吧!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五年级9

这个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这本书讲述了宋元时期一百零八个好汉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因果故事。《水浒传》既用精美的语言词句讲述了好汉在上梁山前、上梁山时、上梁山后发生的故事,又揭露了当时腐败的封建社会:不务正业的皇帝、贪赃枉法的'官吏、凶恶狠毒的小混混,有那么一个好官儿也算是三九天桃花开——罕见喽!

“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是鲁迅先生对《水浒》的评价。

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及时雨”宋江。他曾打下祝家庄、唐城、东平府以及东昌府的城池,还对当时梁山的大头领“托塔天王”晁盖一片忠心,并在晁盖中了史文恭的毒箭而身亡后,管理好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也是他,在大军到来时,执意选择了招安之路,带领梁山这一百单八将,归顺了朝廷。因为宋江曾经就是一个宋朝小官,杀妻后加入了梁山,所以招安对于宋江的诱惑太大了,能够再当上朝廷命官!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五年级10

在慢慢咀嚼那些如泣如诉的语言中,在静静地感受那些细腻悠长的笔调时,眼前时时会出现几个鲜活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今重读《水浒传》,不免又生一番感慨。

掩卷沉思。宋江,他的一生像一条蜿蜒的路:从一个无名小卒到仗义英雄---雪夜上梁山后是公认的首领,到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直至最后悲惨收场。一个“义”字困住了他的一生——在兄弟面前他是好大哥,是可以将后背交给对方的亲人,更是大家心中的“及时雨”。他的心愿却是能够为朝廷出力,可谓是他一生的执念所在。当朝廷派人来招安时,他犹豫,他心慌。可以认为这是他的初衷,至于兄弟们的归属又如何?正所谓忠义难两全,在理想和未来面前,他选择了理想。

宋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他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开创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他是矛盾的: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义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将招安视为义军最完满的归宿;其思想直接关系着梁山的成败;他是《水浒》的灵魂,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

归根结底,腐败的政治统治注定了悲剧。他们的志气,先前的义愤填膺全都化成那无可奈何的叹息,令人唏嘘。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五年级10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水浒传读后感100字10篇

朗读水浒传读后感500字范文

水浒传的读后感500字

家长读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水浒传五年级读后感700字

水浒传30回读后感500字

水浒传小学读后感400字范文参考

五年级水浒传读后感100字通用10篇

水浒传人物的读后感300字8篇

水浒传人物描写读后感600字5篇

181678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