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高一读后感700字(2)

关键词: 草房子高一读后感700字,草房子,高一
启智0 分享 时间:

后来,桑桑给爸爸说,爸爸和地方政府向板仓小学警告一番。从此,刘一水便不敢再欺负纸月。

你们说,难道桑桑不勇敢吗?

草房子高一读后感700字4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故事中最撼动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户……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一个区区南瓜不顾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发出人性光彩?是爱!是油麻地人的淳朴,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纯朴、感恩书写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的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荡漾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闪耀在每个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赞叹这极致的美。

《草房子》是一本永远值得我珍藏的书!

草房子高一读后感700字5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小草的嫩芽,生机勃勃;童年是早晨的太阳,活力十足;童年是清润的雨水,晶莹透剔……但在小说《草房子》里,童年是一个梦,一个蕴含了酸甜苦辣的梦,这个梦发生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中,一幢幢草房子中。这个梦里有淘气却不失聪明的桑桑、坚强的杜小康、文静的纸月、善良的秦大奶奶、文弱的温幼菊……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杜小康。起初,杜小康在油麻地称得上是典型的“富二代”,过着其他孩子望尘莫及的日子。但之后,家庭遭遇变故,刚开始,杜小康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假装傲慢,故意在大家面前“暴露”自己,仍然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但内心却是十分孤独的。最终他还是不能把这一形象一直扮演下去,“当他彻底清楚与学校无缘之后,他已是一副邋遢的样子。”杜小康前后性格的不同主要是典型环境的变化引起的,红门落败之前杜小康过着安逸的生活,他有资本高傲,有精力参与集体事件,有时间跟桑桑玩耍。但是红门落寞之后,杜小康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不能读书了,不得不勇敢地站起来,继承父业,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到最后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为家庭生计拼搏的男子汉,留给我们的是他成长中闪光的人格魅力。

看到那一幕幕,不禁想到自己现在的挥霍,当爸妈不顺从自己意愿,任性哭泣时;当自己在电脑、电视前浪费时间时;当自己正在为作业多而喊累时,他正在为家里的生计拼搏,正在为不能读书而困惑,正在积极乐观、精神饱满地过着每一天。想到这,让我无比惭愧,同样的年纪,杜小康已经独自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责任,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坚强独立,不责任担当呢?

读完了《草房子》,我终于明白了童年是什么?童年就是成长,它犹如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纯真无邪是世间一切美好的所在,它美得宁静、温馨、悠远,而且永恒……



草房子高一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最新草房子读后感700字

草房子读后感700字文章

草房子读后感优秀作文

《草房子》的读后感10篇

高中草房子读后感800字

2022《草房子》读后感精选范文

2022中学生《草房子》读后感精选范文

草房子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

高一草房子读后感500字

关于草房子的读后感600字

183055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