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炎辉0 分享 时间:

生命是多么宝贵!和平是多么重要!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得幸福!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

读《战争与和平》,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但此作品的深意,我并未完全读懂。

初读《战争与和平》,唯一吸引我的只是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托尔斯泰-把故事安排在战争与和平间穿梭,和谐的宴谈与混乱的战争场面交替呈现,整个故事却仍井然有序,分毫不乱。托尔斯泰对高难度大场面的描绘似乎把握自如,无论是宴会,舞会,或是战争,描写都极其细致入微。每每一读,总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他善用精简的语言将人物的性格心理充分表现。他的作品中,字里行间始终透出质朴之气却又与众不同,从而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

再次细读《和平与战争》,渐渐地,我发现其涉及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各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思想结晶所在。托尔斯泰一生始终在思索和探寻,环境的变迁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信仰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和平美好的环境中,他追求善和美;在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他的思想又一次经历着洗礼,他曾把美好的情感屈从于战争的现实。然而,始终不变的是,即使面对战争,他的内心仍在关心那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关于精神与永恒的问题,他多次借以作品中皮埃尔和安德烈的大脑来探索,借以他们的谈论来商讨。

作为思想家,托尔斯泰也矛盾与彷徨过,他的思想的逐渐成熟,也像《战争与和平》的小女孩,经历过几场所谓爱情后成了一位不修边幅却更成熟沉稳的母亲;随和善良、无贵族架子的皮埃尔,有私生子变成继承人,由不敢爱变成婚后幸福的丈夫,也更有责任和担当;安德烈冷峻聪明,但欠缺宽容,在经历爱情失败后,他在战争中死去,在死前,他也得到彻底的醒悟。

其实,思想的产生与提升,是需要磨练的。托尔斯泰身为贵族,却蔑视贵族的腐朽享乐,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的思想觉悟使他意识到世界的不公,他希望能帮助农民等下层阶级,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也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连家人也同他产生了隔阂。托尔斯泰不如意的经历,似乎是成就他不平凡的思想的关键,也成就了他的多部文学巨着。

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

到昨天,共用32天时间读完了俄国托尔斯泰著《战争与和平》。这一19世纪的显要巨著,敬仰了近20_年,在家乡的小书店里看到柜台后架子上四卷烫金的书脊,威风凛凛地耸立在面前,甚至有点敬畏的感觉。到2月16日晚间才决心去读。

小说从182-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写到182-年俄国专制加强潜伏危机的时刻,以俄法182-年战争为主线,对上至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下至农民、仆役的500余个人物都进行了刻画,包括库图佐夫、巴格拉季翁等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地呈现读者眼前。主要虚构人物安德烈的坚定刚强、娜塔莎的仗义助人,以及彼佳(娜塔莎之弟)的少年血气,都体现了托翁着力表现的爱国主义激情。其中安德烈在波罗底诺战役中负伤牺牲令人惋惜,彼佳在解救俘虏的游击战中不幸殉难则分外可痛了。头号抗法功臣库图佐夫的功成罢官又令人心生悲凉。相比之下,库拉金家族中瓦西里公爵的世故,海伦和阿纳托利的放荡到无耻就更加可鄙了。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题——非暴力改良主义(即“托尔斯泰主义”)主要在彼埃尔的思想历程中体现,另外与彼埃尔志趣全然不同的安德烈重伤临终前对博爱精神的领悟,玛丽亚公爵小姐(安德烈妹妹)视逆来顺受为美德,也体现了这种思想。然而这种至今仍然超前的思想,我是提不起兴趣的,因此阅读时对有关情节也喜欢不起来。

而娜塔莎这个纯洁善良到逃难时还能救护伤员的贵族少女,竟能被阿纳托利所诱骗;军中恶少多洛霍夫后来成了抗法游击英雄,则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

然而这部伟大作品缺乏引人入胜的情节(不是完全没有),而我多年来一直估计的贵族叛国媚敌,向往的广阔的人民游击战画卷,实际上都不存在,因此它的魅力在我眼中就削弱了。

关于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

手捧《战争与和平》,仿佛就置身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这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他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壮阔、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在书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认识了很多鲜明的人物,给予了我很多的启发。

书中安德烈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厌恶上流社会的虚伪,积极参军作战,看到妻子难产死去,一系列的打击使他心灰意冷。但随后他渐渐振作起来,娜塔莎激起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上了战场。他经历了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他的一生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样生活?最终,他为了向往的和平生活付出了自己生命。

而他的好友皮埃尔宽厚善良、乐于施舍、不修边幅,他和安德烈一样不安于自己的生活,却认真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把解决农民的痛苦、祖国的前途当作自己的最终目标。我觉得皮埃尔是英雄,他倾尽家产组织民团,亲赴战场与士兵生死与共......为了国家的和平,他放弃了个人的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去刺杀拿破仑,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战火最终停止了,和平终于来到。而书中的这些人物在十几年的战争中慢慢成长,为祖国和平挺身而出,这是另我最为感动的。

我们身处在和平年代,却在这个寒假迎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型冠状病毒。很多人在这场疫情中不顾自己的安危,冲在一线,正是有他们的无私付出,才迎来了这场疫情的胜利。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英雄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好好学习,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183388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