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1000字读后感

关键词: 水浒传的1000字读后感,水浒传,1000字
晓欣0 分享 时间:

《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浒传的1000字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水浒传的1000字读后感篇1

大家都读过施耐庵的《水浒传》吧?最近,我们学习了里面一个很精彩的故事《景阳冈》,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景阳冈》主要讲的是:武松在酒馆喝了十几碗酒要上冈。店主说冈上有老虎而拦住他。武松不信,不顾店主劝阻上了冈。上冈后,他看到官府榜文,才知道真有老虎。突然,老虎扑来。他和老虎一番打斗,最终把老虎打死,成了百姓心目中的打虎英雄。

故事情节险象环生,引人入胜。当我读到武松不听店家劝阻执意要上冈时,心想:武松的胆子也太大了吧,要是冈上真的有老虎怎么办?他能打得过吗?就在我带着疑问读下去时,发现武松十分勇敢,竟然和老虎打斗起来。他先是躲过了老虎的一扑,再用梢棒打老虎。可是接下来我又担心了,因为梢棒不仅没有伤到老虎,还被老虎撞到了树上断成两截。令我没想到的是,武松居然还能用他的拳头继续作战。老虎从头部到尾巴都能攻击人,可武松不仅没有退缩,还很快发现了老虎的破绽:这老虎只会三个招式,就是一扑,一掀,一剪。如果这三个招式都没成功打到人,它的气性就没了一半,接着就好攻击了。机智的武松乘机跳到老虎背上,用拳头朝老虎的头一阵猛击,老虎用爪子刨土,似乎想钻到地里去。武松趁这个机会把老虎使劲往下按,然后又是一阵攻击。最后,老虎死了,但是武松还不确定,于是又拿起一旁断成半截的梢棒,打了一阵。直到觉得老虎彻底死了才肯罢休。读到这里,我才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暗敬佩武松这种勇敢的精神。如果具有武松这种精神,那还会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对武松这个人物更是描写得栩栩如生。虽然他也会怀疑别人的好意,但这才是施耐庵真实的描写。在店主想留他住宿时,他不仅拒绝了店主,还猜疑店主是贪图他的钱财。武松也很要面子:在他知道冈上真的有老虎时,本来想要下冈,可后来又怕店主嘲笑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上冈。虽然在看见老虎时吓出一身冷汗,但他还是跟老虎做了斗争,一个人凭着赤手空拳战胜了它。“武松打虎”这一场面描写是最精彩的,作者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写老虎,主要运用了一扑一掀一剪。老虎力大无穷,似乎不可以正面抗击。所以,作者只抓住了武松的“三闪”,既体现了他与虎斗的智慧,又体现了他身形的灵活。由此可见,武松并非一介莽夫,在读者心中留下了“英雄”的印象。

读了《景阳冈》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我们应该学习武松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拦路虎”。这时就要像武松一样不慌张,不退缩,敢于挑战自己认为很难的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观察能力战胜困难。

《景阳冈》真是一篇好文章,让我认识了一位英雄——武松,让我学会了一种精神——勇敢。我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

水浒传的1000字读后感篇2

我们全班都在同一时刻看了《水浒传》这一本书。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百零八个有血有肉的人。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两肋插刀、爱国的梁山好汉。我熟悉的里面的人有:林冲、武松、宋江、鲁智深。其中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是:《景阳冈武松打虎》,这其中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武松。

武松在清河县喝醉了酒,打了一人,武松还以为那个人死了,便逃亡到柴进庄上住,碰巧撞上了宋江。宋江当时跐了火锨柄,引得武松急躁便要打宋江,多亏柴进劝阻,并把武松介绍给了宋江,之后两人便开始谈笑风生了,而且宋江还让人给武松订了件衣服,并让他住几天,武松不好推辞,只好住下,数天后,武松知道自己打的那个人被救活了,只好告别宋江,启程准备去找清河县的哥哥。临别时,宋江和柴进送了武松很多银子,而且宋江和宋清还亲自送了武松一段了,可武松让宋江别送了,宋江仍然送了武松二、三里,这时,武松又要求宋江别送了,宋江无奈,正好看见前方有一个客店,便对武松说:“和我吃完饭后再走吧”,武松只好答应。客店中他们还结为了兄弟,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武松只好在这儿与宋江宋清告别,武松又上了路。

一转眼见,武松来到了阳谷县喝酒吃肉后便要过去清河县的必经之路——景冈山,可老板劝阻说:“山上有吊睛大白虫会杀人,现以杀了三百二十个大汉,可武松才不听,他只知道要回家找哥哥去,硬上了山,还不幸的碰上了老板说的大白虫子,于是武松与大白虫的生死搏斗便正式开始了。大白虫首先展开了攻击,它一扑一掀一剪,可武松接二连三躲开了,大白虫的气性没了一半,于是武松抓住大白虫的顶花皮,然后挖了个坑,把大白虫的嘴塞了进去,还吃了武松凭了所有力气打出五十七如钢铁般的拳和一棒头后便败下阵来,那大白虫现在眼、口、鼻、耳都流出了鲜血,来捕杀大白虫的猎户看见了,通报了其他村民,他们高兴万分,还让武松做了官。

武松这个梁山好汉绝对不可小觑,宋江这个首领都对他都有些刮目相看,我也看到宋江和武松之间的情谊,两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结成兄弟,而且情谊也很深,好像两人与生俱来就是兄弟了。我还体会到了武松的勇敢、力大无穷和不畏困难的精神,他不管别人的劝阻,毫不畏惧大白虫子,照样山上,上山后他整整对大白虫子打了五十七拳才没力气,力气肯定大,况且村民拿着工具都打不过大白虫子,而武松只一人就搞定了,再加上这大白虫子都吃了三百二十个大汉了,他听到这个数目还是丝毫不怕,不畏惧大白虫子的威力,明知很困难还要打,他的精神可嘉,很值得我尊敬。

水浒传的1000字读后感篇3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把《水浒传》看作一台大戏,宋江等一百零八将就是戏中的大人物;唐牛儿、何九叔等就是小人物。在这部大戏中,有主角,有配角,又有像唐牛儿这等串戏的小角儿。他们相互关联,演绎出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经典。他们当中无论缺了谁,无疑都会使这部大戏少了味道。柴进在这部大戏中,但是个具有必须线索好处的大角,他的出现对梁山好汉庞大规模的构成具有必须促进作用。但他为什么要接济过往犯人,结识江湖朋友呢

看戏看门道,读书读人生。这《水浒传》里有答案。柴进人称柴大官人,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最有身份。原先,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众叛亲离,主动提出让位,赵匡胤由此简单得天下,柴家让位“有德”,赵匡胤很激动,赐予柴家“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可永久免死。而柴进为柴荣的嫡派子孙,身份更是“显赫”。

与皇家有如此“交情”,柴进该消停了吧但柴进的做派却是另一番模样。

那林冲被发配,由两个公人押往沧州,三人行到晌午,早望见官道上有个酒店。林冲三人进店坐下,等了半个时辰,酒保并不来问。林冲等得不耐烦,把个桌子敲着道:“你这店主人好欺客,见我是个犯人,便不来睬我。我又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店主说道:“你这人,原先不知我的好意。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常常嘱咐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后林冲与柴进相遇时,柴进滚鞍下马,就草地上便拜,还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庄上杀羊抬酒,柴进每日好酒好食款待十多日。公人一再催促要行,柴进又是修书牢城管营、差拨,又是送钱与林冲。临别时还吩咐道:过几日使人送冬衣来与教头。柴进这样殷勤地结交过王伦、林冲、宋江、武松、杜迁等。

大官人卖力地取悦于江湖,必是有求于江湖,否则难道仅是因为仰慕天下英豪吗?

各位看官往下看就明白了。柴进叔父柴皇城的宅子被知府的小舅子看中,柴皇城拿出“丹书铁券”与之理论,竟被殴打。柴进前去与之论理,反被锁进死牢,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柴皇城被抄家,那宅子被高官抢占。

“丹书铁券”在权力面前最后无效。柴进结交江湖,是对体制的不信任,他想取暖于江湖,借力于江湖,即所谓的“信仰缺失”。一个不被人民信任的国家又怎样会得到人民的忠心爱戴呢这种封建社会的体制终会被人民摒弃,而这或许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

185131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