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和启迪600字
《昆虫记》这本书详细地描写了昆虫的日常生活:如蜘蛛、红蚂蚁、萤火虫、树蛾等等。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了无数个故事,陪伴着我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昆虫记读后感和启迪600字7篇,希望大家喜欢!

昆虫记读后感和启迪600字1
法布尔《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所写,里面讲述的是法布尔和他的儿子观察昆虫的故事。
以前,我一直以为萤火虫是一种非常温和、漂亮而且只吃植物的昆虫,自从读了《法布尔昆虫记》,我才发现,萤火虫其实是食肉动物!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不仅如此,萤火虫的食肉方法还非常残忍呢。萤火虫的食物是蜗牛。它先用它的“工具”(两片弯曲成獠牙的大颚)击打蜗牛的外套膜(这种动作我们称之为“拧”),这是为了把毒素注入到蜗牛体内(也就是把蜗牛麻醉),然后慢慢地把猎物吸干,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只蜗牛已经被吸得只剩壳子和残渣了。
还有胡蜂,它主要以其他较小的昆虫为食。它也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群居于蜂巢上却并没有明确分工,有专门产卵的后蜂,有只管交配的雄蜂和司职筑巢、哺育幼虫、清洁蜂巢、防止入侵的职蜂。职蜂全部为雌性,胡蜂蜇人的功能也全部由雌性完成。雄蜂没有产卵管,因此不能蜇人。雄蜂交配完毕,就逐渐死去。受精后的雌蜂在气温降至6℃~8℃时纷纷离巢,寻觅隐蔽风的角落抱团越冬,数量可达几千只。第二年春天,受精的雌蜂开始活动,由于受到寒冷气候的制约,越冬后成活的雌蜂仅有大约10%,越冬成功之后,雌蜂筑巢育雏,然后就升级为后蜂了。这些知识,我以前都一无所知。通过阅读法布尔《昆虫记》,我认识到了很多昆虫,了解到了很多大自然的知识,受益匪浅。
大自然是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我们要向法布尔学习,仔细观察身边每一件事,每一个东西,我们一定也能更多的从中学到我们未知的世界、领悟出许多道理。
昆虫记读后感和启迪600字2
同样的观察笔记,法布尔的《昆虫记》读起来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这么有启发性呢?同样的观察试验,虽然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的试验方法,但《昆虫记》为什么还是那么有科学性呢?参考价值呢?
《昆虫记》是一本科普书,它发现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蝉是聋子,松毛虫总是排着队转圈子,螳螂是一种自食其族的昆虫,甲虫的装死只是一种习惯,红蚂蚁的嗅视觉和侵略性,萤火虫的光,狼蛛的毒液,蟋蟀的洞穴等等。如果没有达布尔千辛万苦的努力,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是不可能流传百世的!
《昆虫记》是一本童话书,它在不脱离科学事实的前堤上,用童话化、人性化的笔法,写出了昆虫之间的一个个的故事:如红蚂蚁侵略征服黑蚁的故事;蝎子与多种昆虫的决斗故事;小条纹蝶的婚礼…..将永远记在我的心间!对照我写的观察日记:几月几日,发生了什么,单调的流水帐,真是天差地别!
《昆虫记》是一本纠错书,它纠正了封丹寓言‘蝉’的螽斯;它纠正了胡蜂的思考力;它论证了昆虫器官的能力……它告诉我们伟大的前人并一定都是对的,提出问题,不迷信权威才有创造力!但作者纠错时的态度却很谦卑。
为了观察蝎子的习性,作者由每日去山坡上观察,到养在笼子里观察,再在野外建立一个实验室,失败了再失败化了一年时间,我可做不到啊!今天爷爷要我采集紫茉莉的花做一个不同颜色花期的对比试验,我就不耐烦了。
《昆虫记》正如伟大的作家鲁迅所说:“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一本百读不厌的好书!
《昆虫记》里而蕴藏着作者深刻的思想,艺术能力,长期观察,对自然界的热爱,一丝不苟坚毅的科学精神,非凡的观察能力,快来挖掘吧!
昆虫记读后感和启迪600字3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法布尔再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挡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在《昆虫记》的引导下,我要继续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读后感和启迪600字4
《昆虫记》是一部动物类的小说,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法布尔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上学、买书,但他从小热爱大自然,非常喜欢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立志要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动物学家。虽然求学和研究道路困难崎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使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和作家。
法布尔对动植物的喜爱,超过了一般人。他把自己所见、所听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文章中的“我”在自己的荒石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他用自己亲切优美的语句,细致深入的描写,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人们百读不厌。
《昆虫记》是一部动物的百花园,写到了许许多多大家熟悉或者的动物,比如蝌蚪、蚌珠、池鳐、螳螂、田螺、小鸭、虾米等等。我最喜欢的动物非蜂类莫属。《昆虫记》告诉我们,蜂种类繁多,有马蜂、蜜蜂、泥水匠蜂、猎蜂等等。它们形态各异,生活习性也多种多样,真得让人大开眼界。其中,切叶蜂是一种会缝纫的蜂。它常常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还有一种野蜂,我也非常喜欢。它们把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还有一种蜂,把它的蛴螬安置干燥的悬钩子的杆子的木髓里。这些蜂类神奇极了,我非常喜欢它们。
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我觉得法布尔那种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