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银岛读后感
这里面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吉姆和妈妈开了一家酒店。吉姆无意在船长的木箱里发现了一张藏宝图,于是和其他人买了一艘名叫“希斯帕诺拉”号,招了一些水手和厨子,在岛上经历了西弗尔和水手们的背叛。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金银岛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关于金银岛读后感1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名叫《金银岛》的书,虽然只看到第八章,但却有着许多发自内心的感受。
前八章主要讲了:主人公吉姆·霍金斯在爸爸开的旅店里碰到了一名喜欢喝朗姆酒的老船长,从而发生了一连串惊险的事,最后吉姆从老船长的尸体上搜出了一张藏宝图,并和几个人开始了寻宝旅程。
在这里,我最喜欢的人并不是主人公,而是一位医生兼法官的人,他的名字叫利弗西。利弗西不仅医术高超,而且遇到危险临危不惧,让人敬佩不已。
这只是利弗西让我崇拜的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他有一颗冒险精神以及考虑周到的心。当他得到藏宝图时,就毅然决然的说要去寻宝,与此同时,他还把该有的危险都想到了。
故事中,不仅有很多让人敬佩的人,还有许多精彩的句子。例如,第一张,老船长的第二节。这一节主要描写了老船长的外貌。“他高大、强壮,皮肤晒成了栗色,黏乎乎的辫子耷拉在脏兮兮的蓝外套肩上,粗糙的手上满是伤痕,指甲也泛着乌青而且残缺不全,脸颊上横着一道铅灰色的刀疤。”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船长又脏又乱的外貌以及饱经风霜的身体,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水手。
作者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栩栩如生,让我也同着吉姆激动的心情一起走向结尾。特别是主人公带着母亲逃跑时,我能深深的体会到主人公的他的勇敢以及爱母之情。
好了,不多说了,我要去把剩下的《金银岛》看完,如果你想知道结果,就去看《金银岛》吧!
关于金银岛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著名探险故事书,它便是史帝文生所著的《金银岛》了。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杰夫.何金斯是一个小男孩,他渴望并且热衷於出海寻宝。有一次,他到了金银岛寻宝,与海盗、水手打交道,亲身体验到船员之间真诚、忠实、虚伪、残暴的种种现象,目睹了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读了这本探险故事,使我感触良多。主人翁杰夫.何金斯原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孩子。父亲去世后,他便开始了探险。在探险之旅中,初时杰夫只是一个船舱Y的服务生,但他却勇於与敌人搏斗,后来更从海盗手中夺回大船,并自命为新任船长。虽然杰夫.何金斯经常易於冲动,但他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过人胆识,足以令我佩服不已。
杰夫.何金斯凭著勇气与胆识,由一个胆小怕事的小男孩变成一位夺回大船的英雄。而我们有时遇到难题,便自乱阵脚,不努力探讨解决的办法。试想想,若我们也有杰夫那种勇於尝试和敢於探索的精神,许多难题不是都能迎刃而解吗?
《金银岛》是19世纪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成名作,也是一本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书中描写一个叫吉姆的孩子,从一个海盗那里,偶尔得到一张埋藏巨额财富的荒岛地形图,这事引起了当地乡绅屈利劳尼先生的兴趣。为了找到这笔财富,他们驾驶了一艘三桅船去荒岛探险。不料船上混入了一伙海盗,他们在独腿西尔弗的策划下,妄图夺下三桅船,独吞这笔财富。
吉姆在无意中得到这一消息,他配合屈利劳尼先生同海盗们展开了英勇机智的斗争,最后终于战胜了他们找到了宝藏。
在斯蒂文森巧妙的安排下,浩瀚的大海、荒凉的孤岛给读者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笼罩着幻想纱幕的境域。一个接一个似明实暗、似松实紧的悬念创造出一环紧扣一环的迭起高潮。充满着孩童情趣的生动对话、风浪迭起的气氛渲染使小说从努至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而同时又洋溢着一股朝气与热情。
在故事结尾,杰夫返航后,并没提到他分到多少财宝,他反而发誓再也不去寻宝了。还时常受到噩梦困扰,梦见大海和金币。金币令杰夫做噩梦,而不是富贵梦;一味追求物质的满足,最终只是徒劳;贪婪和欲望永远不会带来美好的生活。如果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便不会发生一些野心家为争夺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事情了。
关于金银岛读后感3
作为两种独立且迥异的文明制度方式,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陆国家和以英国为代表的海洋国家,在冒险方式上差别挺大。中国人对于海盗这个物种的想象,停留在西方文学名著和影视作品中,能为国人理解的是海盗充满了男性荷尔蒙的英雄气息,不为国人理解的是海盗的刀口舔血不知收敛,换个中国本土词汇土匪,有相似之处。海盗其实都是活不下去的普通老爷们,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国内陆文明所以山寨土匪,西方海洋文明所以海洋海盗。同时活不下去的普通老百姓,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很难指望他们能运筹帷幄,甚至就连遵守一定的江湖规矩,不要为所欲为的随性杀人,都需要头目们有足够的震慑力。
金银岛就是一本关于冒险的故事,为了死去海盗头子埋葬的大笔金银宝藏,代表正义的乡绅医生及旅馆服务生和代表邪恶的海盗,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争夺,最后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在那个年代,能写出这样的情节吸引老百姓去看书,已是十分难得,所以不能用现代人的目光和见识去评判那个年代的作家的不足之处,不过现代人仍然可以相对于这个故事进行反思,比如海盗就一定象征着邪恶吗?埋藏在金银岛上的大笔财富,其实是海盗头子省下来的,应该属于整个海盗团队。在海盗头子死亡的情况下,海盗们希望得到藏宝图将财富平分,不论得到财富后海盗是否会因为花天酒地很快挥霍一空,但从财产归属角度上,无可厚非。反观代表正义的乡绅医生和旅店服务生,他们得到财富的立场从何而来?旅店服务生尚且可以用海盗头子欠了旅费当借口抵挡一阵,其他两人,着实没有立场。
回到本书的故事脉络,看看海盗们在寻宝中的所作所为,真是符合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海盗们胆大包天又胆小怕事:胆大包天靠的是一腔血勇一股蛮劲,在战斗的时候冲锋陷阵打头阵没问题,在彼此争夺财富所表现出来的翻脸无情及为财富毫不犹豫插兄弟两刀。胆小怕事表现在对头领的盲目屈从,身体虚弱即将死亡的海盗头子、只有一条腿的厨子高大壮,但凡曾经让他们产生过畏惧,都能凭借余威作威作福。在航行中不遵守规则,随性所欲的酗酒,擅离职守,丝毫不考虑自己的放纵对整条船的伙伴及旅途带来的影响。海盗的确可恨。
然而,海盗们心中也对海盗行为充满了鄙视:比如他们十分害怕绞刑架,只因为这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在正常社会秩序下所应该受到的惩罚;比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撕下圣经的纸张做黑券(海盗们心中的夺命牌),即便已经做了却依然让海盗们惶恐不安;比如在最后寻宝的过程中,正义一方装神弄鬼就已经让海盗们分崩离析,整个团队大溃败。这些都是因为海盗内心对自己行为的鄙视,所以做任何事情如果并非一鼓作气的杀下来,不用三,再就已经没有气势了。所以海盗是可怜的,他们不过是一群没法生存下去的可怜人,同时头脑又不够聪明,也没有足够的正当卖力气的职业提供,所以在尝试过海盗这种只要闭着眼睛还是能有条活路的活命方法后,很难回头。
书中的旅店服务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连接角色,没有他就不能得到海盗头子的藏宝图,不能知道海盗船员的计划及时通知船长乡绅和医生,不能在岛上发现有生力量壮大正义的队伍,不能及时的拿回大船的所有权,所以此书没有服务生,基本不能成书。在服务生身上看到,年轻人容易头脑发热做事,没有考虑后果,偶尔这样冲动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书中发现岛上的活人及夺回大船的使用权,但现实不是书本,期待这种小概率意外之喜的发生,还不如凡是三思而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