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左右
推荐文章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左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左右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词写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描绘出朵朵奇异之花,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地陶醉于其中。
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临析,战争纷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逐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窄的周瑜,胸怀大志、知才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左右篇2
《三国演义》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小说,书中主要描写了魏、蜀、是三国统一一国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我,是因为书本中那扣人心弦的文字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性格不一的人物形象。如奸诈多疑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沉着冷静的刘备。不仅如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还把一场场战争描写得那么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我们无一不为胜利的国家感到欢乐,也为战死沙场的战士感到惋惜。书中的故事情节也格外精彩。如三英战吕布,赤壁之战,七擒孟获。
如果说草船借箭是最令我震撼的情节,那么赵子龙单骑救主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赵云一人竟能冲锋陷阵,在敌军的攻击下成功脱身,还救了人。我心想:没想到居然有人这么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救人!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件事。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跳远。同学们个个都兴奋得摩拳擦掌。只有我还是有点儿胆怯:要不别跳了吧。反正我也跳不过,搞不好还会受伤。但是我看到同学们都毫无压力地一跃而过,我的心顿时燃起来,心想:我不能输给他们!可轮到我时,我依旧有点儿手足无措,同学们齐刷刷地望着我,我更紧张了。忽然,我身后传来小明的加油声:“小耿,加油!你可以的!”我顿时信心倍增,奋力一跃,可始终也不能跃过去。“噗”的一声,摔入了坑里。同学们都捧腹大笑,可我并没有生气,因为我跨过了内心的坎,也渐渐地勇敢了。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赵云的“胆”,也不能像关羽一样,大意失荆州。上一次考试,我就是因为觉得试卷太简单,填完后没有检查,所以考砸了。我灰心极了,决定下一次考试绝不大意。于是,在这次考试中,我仔细地审题,认真地答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考了九十多分。但是,这次考得好也不能骄傲,否则就“大意失荆州”了!
做人一定要勇敢,但是在勇敢的同时,也不能大意,必须做到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700字左右篇3
这几个月,我读完了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个个有声有色。故事始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终于三国归晋。这段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曹操、关羽、赵云、诸葛亮这四位英雄好汉。
为什么我要把曹操放在第一位呢?虽然他被世人称为“奸雄”,但是他有勇有谋,在刺杀董卓时,不幸被董卓发现,这是吕布也正好回来,曹操为了保全性命,急中生智,称自己手中握着的是把宝刀,前来献给董卓的,从而躲过了一劫。并且他把关羽困在芒砀山上时,不像普通将士一样只知道杀敌,而是看出关羽是一个少有的人才,列出了“死有三罪,生有三便”,是关羽归降,从而得到了一名虎将。当然,曹操也能文能武,还是一名杰出的诗人呢!
至于关羽,我的第一个理由当然就是忠诚了,他为了找到刘备,过五关,斩六将,当然,他的武力也是不可小瞧的,再次讨罚董卓时,众多将士都敌不过的华雄,关羽如神人合一一样,瞬间斩下华雄,袁绍的两员虎将——颜良和文丑,关羽也很利索的将他们俩给斩下马。当然,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特点,那就是他的机智,再归降曹操前,他还提出了“三约”,着三条约都是十分精练的,也是缺一不可的。由此可以看出关羽的机智。
事实上,赵云和关羽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的。赵云是勇猛和忠诚集于一身的人,他的神勇,在《大战长坂坡》这一章中做了特写,赵云先为了找到刘备,与曹军拼杀了一夜,得知刘备已经脱险时,又转身去寻找刘备的两位夫人,并再杀曹并数十余人,由此战斗时间以及杀死人数足以看出赵云有多么地勇猛。同时,他也是为了刘备的安全而战,同时也可以看出赵云的赤胆忠心。
下面我说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诸葛亮了,他总是以理服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他对机械也很在行,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不是很厉害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