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读后感100字
《小英雄雨来》这部作品,1948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上。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英雄雨来读后感1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105158小英雄雨来读后感100字1
暑假里,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雨来是一个机灵鬼,从小爱游泳,有一次,雨来妈妈因为雨来不听话,要教训他,结果雨来跑到河边一头扎进水里,妈妈对着河水发愣。虽然雨来很调皮,但是他爱祖国,爱学习,一本加板纸油印的课本,他都像宝贝似的珍藏着。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追赶,他勇敢地掩护他,不管心狠手辣的鬼子施什么手段,他也毫不屈服。但雨来也不是“省油灯”,被鬼子抓到,他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这本故事中最引起我感情共鸣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是在雨来上夜校的时候,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雨来小心翻开书本,跟着老师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他认真的态度让人敬佩。我想到我们的学习条件,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老师的谆谆教导,而我们还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相比雨来的学习情况,我很羞愧。第二处是雨来被鬼子拷打的时候,虽然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但他仍旧紧闭牙关,严守秘密。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如果是我,我能承受得了吗?
雨来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在那个时代,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他却能勇敢地面对敌人。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有父母的关怀,有老师的教导,而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挑食,我们贪玩,无休止地向父母要这要那,这根本和雨来没得比!
我们要向雨来学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个爱学习的少年,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647082小英雄雨来读后感100字2
在晋察冀边区北部芦花村,生活着一位十二岁的少年——雨来。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雨来多次与敌人斗智斗勇。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与鬼子多次对话,一直保持着沉着冷静的状态,最后成功跳河逃生。为让八路军伤员顺利转移,雨来受到了鬼子汉奸的盘问与威胁,但雨来的机智使得战士安全转移,上演了一招“瞒天过海”。再后面,雨来在伏击战中不幸被俘,但雨来宁死不屈,之后又装病瞒过日伪军队,还策反了李四喜,和八路军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一支日伪军队,夺取了据点,自己却身负重伤。
雨来的形象是抗战中的典型爱国儿童形象。埋地雷,做侦察,把敌人引入雷区。他倾尽全力替杜绍英送信,使这位游击队队长及时获救。对敌人,威逼利诱,不卑不亢;对敌人,勇敢无畏,机智镇定。对八路军战士,他体贴周到,尽心尽力,热情周到。小小的雨来有着大大的能量,他总是奋不顾身,毫不保留和竭尽全力为国家、为人民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什么小小的人儿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呢?为什么小小的人儿能奋不顾身奔忙于抗日的第一线呢?为什么小小的人儿能抵挡凶恶日伪军的威逼利诱呢?为什么小小的人儿在与敌斗争时总能胜利呢?我相信这不是幸运,也绝非巧合,更不是人为或者天命,而是来自雨来心中哪一个最坚定的信念支撑着雨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当日寇长驱直入,国家陷入危难之际,小小雨来总是用其最大力量守护祖国、爱护祖国甚至保护祖国。这份对祖国的爱是如此执着,如此深沉,使他忘了自己,忘了危险,也忘了恐惧,只是勇敢顽强地战斗下去。
如今早已是和平年代,凶恶危险的抗日战争已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挑战无处不在。只有跟雨来一样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积极勇敢滴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才能变得更强大,也更有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宏大的志向。
#668534小英雄雨来读后感100字3
《小英雄雨来》讲的是在晋察冀边区的芦花村里发生的故事。芦花村里芦苇十分多,有条还乡河。12岁的雨来就住在那儿。雨来水性十分好,游起来像条鱼。他一口气能游很远,喜欢玩水,但他妈妈不允许。小雨来只上过夜校,在他好朋友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是东庄学堂的女教师教的。但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有一天中午,小雨来正在炕上背诵着晚上学过的课文,忽然听到外面咕咚咕咚的响声,他连忙把书夹在怀里就往外跑,正撞上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随后便听到了日本鬼子唔里哇啦的声音。李大叔躲到了地道,叫雨来对谁也不许说。鬼子军官想出种.种办法诱惑雨来说出来,但雨来无论如何也不说。鬼子军官要把他拉出去枪毙,小雨来趁机跳进了还乡河里。鬼子忙向河里射击。听到枪响后,老人们都很悲痛,但他们都替雨来骄傲,夸他有志不在年高。等鬼子走后,他们到河边一看,没尸体也没血。他们沿着河找下去,发现雨来利用游泳特长,死里逃生了!
